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惊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赏析本篇是欧阳散文赋的名作。散文赋讲究押韵的,是辞赋的延伸版,因接近散文,故称“散文赋“。者把无形的秋声写得可见可闻,开始用形象的比喻秋风渐起,触物有声,又如人衔枚,马衔环,夜行军之声,最后再用星月皎洁,四无人声来烘托,一幅萧瑟幽冷的秋景图展现开来,给人以丝丝凉气。秋天不再“春风复多情“,瑟瑟秋风提醒万物,到收获的季节了。作者用变态百端的秋天景象,一变向来辞赋凝重板滞、略无生气的面貌,表现了他在艺术上的独创性。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赏析此两段用赋体的传统铺陈方法,秋天的肃杀和对人的影响,发挥了清心寡欲的老庄哲学,反映了他的消极的一面,本文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即宋仁宗嘉佑四年。由于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但一反文人悲秋的老调,也有可取之处。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赏析他的一番感慨一个童子怎么能理解呢,就像一个学堂的学生一般,听不懂就睡了,倒是小虫子很应景,还一唱一和的陪着作者生生叹息。欧阳修继承并发展了了韩愈文从字顺的正确做法,注重语气的轻重和声调的和谐。毫无滞涩之感。他的散文成就,作为文学革新新运动的领袖,是毫无愧色的。
相关搜索
文学
散文
宋仁宗
欧阳修
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