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人物新论之一
——盛开的泪花
申包胥与伍子胥,两人若不是在一个教室里同过学,或者是在一个单位里***过事,那至少也曾在一个酒场上吃过席。这一点《史记》里没有明确记载,太史公司马迁只是说他俩一开始交往过,至于究竟是什么关系已无证可考,说来说去也只是我个人的妄加猜测。
申包胥无论在当时或后世,他的名望是和伍子胥无法相提并论的,恐怕远远不能望其项背。但,申包胥也自有他的过人之处,套用现今的话,就是具有坚毅的意志品质,继而散发着无穷的人格魅力,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亮点,成就了一段传奇经历。
最初,楚平王听信了谗言,捕杀了伍子胥的父兄。伍子胥在悲愤中选择了逃离,由此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伍子胥在逃亡的路上,历经了千难万险,在出昭关的路上,还差点丢了性命,不过也更加坚定了他“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规划,他扬言说:“我必覆楚。”申包胥听到这些言论后,颇有些不以为然,随口说了一句:“我必存之。”
伍子胥一路辗转,最终投奔了吴国,并且和吴王能谈得来,因举荐刺客专诸,帮吴王阖庐登上王位,遂逐渐得到吴王信任,在吴国上下也算混得不错。他撺掇吴王养精蓄锐,数次伐楚,既迎合了吴王野心,也报了自家的私仇。终于,努力换回了结果,伍子胥率吴兵攻入楚国国都郢城,其时,楚平王已亡,楚昭王仓皇出逃。伍子胥在郢城耀武扬威,仍觉不解恨,挖开楚平王的墓地,鞭尸三百。
这个时候,注定该轮到申包胥出场,他需要为先前说过的话负责,尽管他先前所说之话有争闲气的嫌疑。然而诺言好许,兑现却没那么容易,何况申包胥应该也只是算一介书生吧!楚昭王堂堂一国之君都跑了,这一介书生又当如何?
看看申包胥都做了些什么。他孤身一人到秦国求援,一开始,秦国上至秦哀公下至群臣根本没把他当回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趴在廷前,号啕大哭,期待秦国能出兵施救。那撕心裂肺的哭声,那涟涟不绝的泪水,至悲至哀,一日下来,衣衫已经湿透,三日下来,地上的泪水已汇成一滩,六日下来,两眼里滴出的分明是点点鲜血,七日七夜,声不绝于耳,震颤了大殿,群臣闻之,无不黯然神伤;泪化成小河,浸湿了过往,群臣观之,无不唏嘘叹之。就连秦哀公也慢慢地有些同情他了。秦哀公登上朝堂,向群臣宣布:“楚王昏庸无道,本不该救,但有申包胥这样的忠义之臣,楚不该亡。”于是,决定发战车五百乘,前往救楚。
流散的楚军迅速集合起来,秦楚联合,击溃了吴军,恢复了楚国。功高似乎盖主的申包胥却在书中没了下文,有一种说法是楚昭王计划大大地褒奖一番申包胥,申包胥却淡然谢绝了,带领家人返归山林,躬耕田亩,褐衣粗食,最后安然寿终。这或许是可信的,或许是杜撰的,但是都不重要,他这一哭毕竟比孟姜女哭长城要来得更早一些。
《史记》人物新论之二
——被战火纷飞了的梦想
邯郸人李同,年轻时当然也有自己的梦想,至于说具体是什么却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生在邯郸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而且他的父亲又是传舍吏,相当于现在的招待所所长,算起来也应该是个中层干部的子弟,一定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不必为晚餐在哪里混而发愁。他想的或者是踏入仕途,子承父业光宗耀祖;或者是步入商道,贩贱卖贵家累千金;最坏的打算也是仗着家里有些底子,结交一帮志同道合的人,超现实主义地整点别人整不大明白的所谓的'“艺术”。
可是,生活的轨迹不会重叠成李同的梦想。这个时候,西边的强秦对整个中原虎视耽耽,大军围困了邯郸。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赵国军队殊死抗争,楚国的春申君与魏国的信陵君,这两股外援部队迟迟未到位。赵国形势一片垂危。
硝烟弥散,人心惶惶,平原君不堪重负,忧虑重重。年轻的李同自有一颗滚烫的爱国心,他抛开了他的全部梦想,只身来见平原君。是呀,家碎国破,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梦想?面对平原君,李同显得很冷静,他客观地分析了战况,敌强我弱实力悬殊,若想取得胜算,只求万众同心,但当前邯郸子民吃不饱穿不暖,而平原君的后宫却依然锦衣玉食,婢妾侍者不下百人。李同不由斥责平原君,义正词严地说:“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得全,君何患无有?”
如果换作其他的领导,也许见不得下属有如此的言论,好在平原君是个开明之主,及时采纳了李同的意见,将夫人以下人员编入士卒之间,各尽其能分劳而作,并且将家中资金散出以犒劳作战将士。平原君的做法效果立杆见影,马上便组织起了敢死之士三千余人,这三千生力军奔赴前线,声威甚壮,打了几场硬仗,秦军竟然退却了三十里。后来,楚国、魏国的援军到来,秦国罢兵,邯郸得以保存。
再来审视一下李同,他敢于向平原君进谏,你不得不佩服他的胆识过人,要是一般人,心想反正战败了大家都一样当亡国奴,才不会在战事危机的情况下去和领导理论,说不定惹恼了领导,那可是有立马就掉脑袋的风险。李同凭借着他的三寸不烂说服了平原君,足见其智;李同在随后即加入了三千人的战团,足见其勇。
在无情的战场上李同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奈何却血染黄沙,为国捐躯。他的梦想伴着吹角连营而灰飞湮灭。百十年后,司马迁书煌煌巨著,凡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皆以列传归档,李同的事迹在平原君的列传里虽仅有短短的几行描述,但足以英名流芳,传称百世,为后世所景仰,不知道这算不算当初李同的梦想之一。李同战死,他的父亲因李同之功被封为李侯,也总算在当时有个交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