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上海变化散文

上海变化散文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嗨,怎么没有上海?如果说苏州是上海的后花园,而杭州肯定就是她的前庭院。美妙的苏杭想不到时过境迁竟成了这个小渔村的点缀了。不错!上海坐西朝东,拥坐在长江三角洲一角。一条浩浩的长江从遥远的青藏蜿蜒而下,幽幽地斜拉出十一个区省市。自西而东,阶梯分明,贫富悬殊,穿越着时间和空间,小渔村变成了繁华的大都市,富贵靓丽,却又掩饰不住岁月的风尘和百年历史的沧桑,婀娜浮躁的面对大海,春暖花开……

 三月的最后一天,来到上海的第一个双休日,我按捺不住已久的心仪,拖着流浪的双腿,独自浪荡在大上海。白花花的阳光碎金般撒落,酥酥的春风吹拂车水马龙,吹拂着川流不息的人群。不到北京,你不知官有多大;不到上海,你不知人有多多。从闵行区起点站莘庄到人民广场,追随人流,涌出地铁,钻出地面,晴空一片狭窄,摩天大楼摩肩接踵,鳞次栉比。穿梭在钢筋水泥构造的丛林里,我多像迈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也仿佛刚进城的陈奂生,在匆匆赶路的人海里,在蠕蠕爬动的车道上,睥睨眨巴着红、绿眼的指示灯,搜寻着一条名噪四方的南京路,我竟找不着北!手里攥着的《上海城市交通图》却宁静地开着缤纷的礼花,点燃了黑缎的夜幕,高悬在东方明珠,烧亮了黄浦外滩。一声不吭地诱惑着我一路前行。

 耐磨的红色地专一字铺开,从我呆立的42码的鞋底悄无声息地纵横延伸,一条深不可测的热闹大街就亮在我眼前:两岸是码得齐整整的高楼大厦,高高低低地摆阔而去,两股涌动的人流浓缩其中,这简直是人头大比拼!万头攒动,一点都不夸张。迎面流动的人群,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洋人真不少。我赶紧搜寻着招牌,打量着街名,不经意就看到了“南京路步行街”.六个镏金大字赫然镌刻在一块枣红色的大理石上,慈祥地提示我——久仰的目的`地到了。不安的心渐渐平息,茫然的眼渐渐明亮,清晰的记忆里缓缓走来了一色军装的好八连:齐刷刷的脚步威慑在我儿时的教科书中。轻军鞋,白手套,步调一致驻守在霓虹灯下;抗贿赂,拒腐蚀,成为全国学习的好榜样。而现在替代的有骑着黑白相间摩托的巡警,不时巡逻在步行街上,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我也调整着自己,轻轻松松开始了闲逛。

 各色招牌的门面招摇在步行街两侧竞相媲美,琳琅满目的商品无声地诉说这里商业的繁华和物价的档次。由西而东一路逛来一路看,真是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如川的人群看的到美女如云,帅哥如云,操着各种腔调的游客扑面而来,擦肩而过。漫游其中,我才感觉到自己高度不够宽度不够钱包也不够厚,满街的商品热火朝天地冲着我,满商店、超市、百货公司、购物中心的游客购物正狂呢;争奇斗艳的少男少女竞相涌来。可不?两条长龙占据了步行街音乐广场。走过去一看:上海东方电视台“第二届我行我秀”报名正旺。巨大的广告炫耀游人的目光,吸引游人的脚步。我只短短一瞥就赶路了。大都市的生活节奏真快呀!到处是匆匆的脚步,到处是流动的人群,犹如在地铁,犹如是换轨。我也匆匆前行,顺着人流,顺着人声……又一块枣红的大理石挡于路中,还有十来个游客在拍照呢。走近一瞧,读到金色的“中国第一街”。好大的口气!我知道1917年,四家华商百货公司设在南京路,就确定了中国商业第一街的地位。

 繁华的第一街,我漫步其间,不为采购,只为闲逛,真有“你在桥上看风景,我在楼上看你”的断章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