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中学语文试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中学语文试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问题的层次性

中学语文课堂问题的设计,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到基本技能等的培养应有层次的统筹安排。这符合三维课堂教学目标(即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的要求。譬如:我在教《沁园春 长沙》这篇课文时,是这样处理的。我问了一系列问题:“你了解词吗?”、“你知道意象是什么吗?”、“你能找出这首词中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吗?”“你能各用文中的一个最具有表现力的字来说说各个意象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假如把它换成其它的字,你觉得表现的效果会如何呢?”、“你觉得毛泽东笔下的这幅秋景给人的最大感觉是什么(四字成语)?”、“笔下的秋景如此充满生机,这和作者的情怀有什么关系?”、“你能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创造性的化用古诗句来增加文化底蕴?”、“你知道作者何以“长沙”为题?”。通过这样一些深入浅出的问题,让学生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了毛泽东“携来百侣曾游”的“长沙”美景,一同感受他博大的胸襟和对革命青年给予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愿。这难道不令人为之兴奋和激动么?“生活是激流,这股激流扬起的水花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然而始终朝着‘唯一的海’奔去,却不停止。我们不能够确定地知道‘这唯一的海是什么’,但总能在生活激流的搏斗中懂得很多事情。”巴金如是说。

二、问题的针对性

老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心中要装着学生。对好、中、差学生要兼顾,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让语言的魅力和生活的情趣深入每个学生的心灵,净化他们的灵魂。比如在教《世间最美的坟墓》时,我考虑到学生普遍能从文中找出体现“朴素美”的语句,但有些同学由于认知水平的局限,对“平凡和伟大”的话题,不能充分理解,而这又是本文的一大“亮点”,于是问题由此产生: “如果我们忠实于我们的眼睛,托尔斯泰墓应该是‘世间最的坟墓’(填空:朴素)。那么它的‘朴素’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拿笔划出有关的语句。”、“读完了这些文字,除了‘朴素‘,不知道同学们还感受到了什么没有?”、“托尔思泰墓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神奇力量?”、“平凡的人能不能也很‘伟大’呢?”。这样的发问,有利于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深化对主旨的理解和把握——托尔斯泰坟墓的美,其原因不仅在于它的形式,还在于托尔斯泰本人的一种人格的美!是他的形象宏伟,品格感人!其实“美”不仅仅是指能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的有形的东西,它还包括那些强烈地冲击人们的心灵的,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力的事物。震撼越是强烈,审美的效果便越好。“美”还在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三、问题的趣味性

课堂的生动与活泼,很多时候是由于问题的趣味性激发的。学生就像一池水,教师的提问便是投石激水,往往一些灵感火花便是在这样的提问中产生。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问题的趣味性是学生体验学习快乐与成功的一条有效通道。语文教学趣味性能把学生带入艺术的、有情趣的境界中去,娱悦其耳目,触发其情思,激动其心灵,使他们心驰神往,兴趣盎然。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状态,使他们的注意力保持稳定和持久。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可以创造最佳的教学效果。它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我在这一方面做了不断的尝试。例如在学习《与朱元思书》一课时,学生对山水游记类的文章虽然有感觉,但仅仅是停留在语言这一层面上,还未真正深入其中,从吴均在作品中所渲染的意境中体会他的语言运用的巧妙,才应是深入挖掘本文的重点所在。为此,我设计了一个情境:让班中有绘画特长的两位同学到讲台前各画一幅富春江的秋景图,然后让大家做评委,比较两位同学谁画的更好?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画的比较好的是景物搭配协调、和谐的那幅,给人以一种惬意、恬静的感觉。通过这种绘画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自然重新燃起了热爱和向往之情,充分体验到原来“美”无处不在,关键是要有一颗“会感受”的心。

四、问题的人文性

人文性即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中学语文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对问题积极思索、领悟、总结,提炼其中蕴涵的道理、思想,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交流,获得利用他人的力量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比如赵丽宏的那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是一篇读来动人心弦的佳作,“我”对着朋友“你”诉说,腊梅又向着“我”说话,因而显得特别真挚、亲切。对此学生应要好好体味。于是,我接连问了几个有想象空间的问题:“这篇文章中哪些地方令你感动?”、“你愿意做这样一株腊梅么?”,让学生四个人一小组,交流讨论,为了避免流于形式,组长负责记录,派代表发言,要求是有真情实感的充分流露,要敢于说出心里话,大实话。学生畅所欲言,大多数同学能在合作中探讨,深入到问题的实质,谈出了“人应该有点儿精神”、“生活需要感动”、“美原来可以这样来说”……通过师生互动,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地显露,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五、问题的开放性

“开放式”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开放性问题是指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回答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问题设计也要具有开放性。

从情感的角度设计

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态度。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对文本中的人或事物会产生喜爱、厌恶、赞赏、痛恨等情感。教师由此设问,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我这样设计问题:毫无疑问,本文是赞美居里夫人的,可文中却插入了大量别人的言语或事例,这是作者在一个劲地炫耀自己的学识广博么?这是否偏离了主题?学生甲:居里夫人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她的才华是有目***睹的;学生乙:这是借用类比的写作手法,反衬出她的与众不同;学生丙:这样写有助于情节的丰富和充实,自然而然使人们联想到她背后更可贵的“美”,起到深化主旨的作用……当学生的内心情感大门被打开后,他的灵感和个性便会随之悄然出现,并把自己带入崇高的精神世界中尽情地遨游。

从想象的角度设计

“空白”指的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透过可知部分去想象、思考,而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越丰富,创新能力则越强。因此,有效利用文中的空白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的结尾处只是轻描淡写了老贝尔曼为了画上自己一生所渴求的“那片叶子”,在悲凉中失去了自己脆弱的生命,不能不让人感到惋惜和无奈。这时教师设问: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这位老艺术家是如何把那片救人于危难之间的“叶子”画到墙上去的,小说并未详细写,现在请你发挥自己的形象,把这处“空白”,但又是不可或缺的细节部分补全。经过这一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有所提高,更可惜的是有的同学在心理描写这一环节上可以说是入木三分,把老贝尔曼当时的焦急心情刻画的淋漓尽致,主题在补写中自然而然地被挖掘出来。由此可见,适当地给学生留有“余地”,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呀!

(三)从体验的角度设计

体验是人由客体的刺激而生成的切身感受。《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一部作品,由于读者的认识水平、生活经历、思想境界的不同,体验也不一样。“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学习《〈激流〉总序》一文时,我这样设问:文中出现了许多具有哲理性的语句,谈谈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比如“生活并不是一个悲剧”,有的学生谈到巴金的人品,有的说到“悲剧”的根源和指向,还有的则把周围的人和事也联系到其中,不能不惊叹学生想象的丰富和体验的真挚、深刻。

六、问题的生活性

语文三维教学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道德和价值观的形成,而最终通过一节语文课的学习,不仅仅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和能力这一浅层面上,作为生活在日趋信息化和市场化的新时代的人,理应具备高尚的人格修养和审美情操,否则,手捧一堆文凭、证书,却无感动之心、孝敬之礼、处事之道,人又何所谓人呢?

人们常说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设计问题时,应多备学生,备他们的思想,备他们的生活。老师应多了解学生圈子里的事,去了解他们爱读什么书,去了解他们爱看什么电视,去了解他们崇拜的偶像多是些什么人,去了解他们的交友观、消费观等,也许只有走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灵,才能真正和他们产生***鸣。

同时,老师还应在问题的设计上有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语文的资源是无穷的:图书馆、影剧院、大街上、家中等无处不在;语文的触角是纷繁的:同学、书籍、电视、报纸等满目皆是。语文“小课堂”向“大世界”的时空推移,使语文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静止走向灵动。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积淀了底蕴,又扩张了语文的“磁力”。

学生会在生活化的语文学习中激活灵性,更为重要的是,在自由而宽松的环境中学生的观察力、审美力、批判力、创造力等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选自《史记》的《垓下之围》,展示了“西楚霸王”项羽于数重围困中仍指挥若定,从容不迫的英雄气概,以及他斩将突围的骁勇,还有那“泣下数行”的多情,乌江自刎的壮烈,他因此被定格为一位立体的悲剧英雄。而这一事件的发生至今已有几千年,这么久远的历史如何让学生顺利地接受,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显然成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项羽和刘邦今天还活着,那谁的发展空间更大呢?这一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今天的视角审视两人的性格差异,进而了解项羽悲剧的根源。问题进一步引申开来:你愿意做项羽还是刘邦呢?同学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有的说:要做项羽因为他讲义气,有男子汉的气概,我喜欢;有的说:项羽太爱钻牛脚尖了,不然也不会遭到杀身之祸了,我不要做这样的人……无论意见怎样不一致,应该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做学问之前应先学会做人,我们应有点“西楚霸王”身上的倔脾气。

七、“探奇式”的提问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还能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即“曲径通幽”的方式提出,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找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问题,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要琢磨提问的角度,尽量使问题提的巧,问得新,产生“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

如:以伟大的母爱为主题的叙事性散文《合欢树》,通过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笔触,向人们展示了母亲对“我”一生所起的导航员和助手的作用,然而这一切都是通过母亲亲手栽种的“合欢树”体现出来的,可以说它是母子合欢的见证,也是母爱的载体。而散文结尾处说“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中的“孩子”可能指谁?这一问题既让学生感兴趣,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最后我和学生达成一致,认为:“小孩”很可能是代表一个生命体,一个生命从出生那天起就一直在接受母爱的滋养,但却总习惯于此,不懂得理解这份真情,往往会像史铁生一样错过许多宝贵的东西,所以作者呼吁每个人都能心怀一颗感恩的心,对别人多一分关爱,多一分理解和支持,这其实也是对自己最好的回报。“奇”中见“意”,回味无穷,可见设计好一个问题是多么的重要。

第一、二个原则是最基础的,而其余五个方面是可以融会贯通的,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积累和反思,做到熟能生巧,游刃有余,那么,课程的实施就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新课堂教学模式就会更有效地形成,相信到那时,社会上一定会出现越来越多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审美情操的“健全人”,成为新时代的“骄子”。

综上所述,提问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当然,我们既不主张烦琐的“地毯式”的低幼化问题充满课堂,更不主张高深莫测曲高和寡的问题充满课堂。课堂是线,问题便是闪眼的珠子,如何将这珠子穿好,穿的恰当、得体、漂亮,真的要老师一番匠心。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的“提问式”教学,不但应该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而且能展示出语文教师的教学的特色,从而让提问成为架设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成为教与学合理互动的一座桥梁,成为能给师生都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