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三十多年前我在庄里上中学时,在一篇有关家乡的作文里写到:站在庄里北关遥望,沿着一条蜿蜒东北而上苍白的马路,直达依稀可见的桥山脚下,那里便是我的家乡,一个尚未走近就已是浓香扑面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
那时农村包产到户,对于解决粮困以期温饱的迫切,和改善住房条件的极度渴望,人们短视地砍掉路边占地五六米宽的大树,腾出一片增产的田地,也添置了搭屋盖房的木料,曾经林荫掩映没有硬化的马路,就这样裸露在人们的视野里,伸展在没有如今工业化污染的蓝天下,一览无余。即使一个并不熟悉的异乡人,从庄里北关启程向北,一直顺着这条较为宽阔的马路而不异岔小道,抵达我的家乡也是很容易的事。
我的家乡背靠雄壮的桥山,处于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于渭北旱塬的一部分。干旱,大概算是我的家乡最显著的特征。小时候,常年发生的旱灾不仅使农作物减产歉收,更使人畜饮水都成为问题。遇到大旱的年份,生产队仅有的几口储水的水窖,因为长时间天旱而收集不到新的雨水,很快就会用尽见底。除了国家派遣消防车送水救援以外,人们不得不跋涉六七里的山路,深入村后的山中,牛拉人挑,从鸿沟巨壑之中的月亮湾或五龙泉里,一桶桶,一担担,一脚一步,穿行于坎坷崎岖的山路,把宝贵的水源运回家,一济水荒之困。所以,处于这样的艰苦条件,吃粮问题自然是人们的头等大事,对于发展经济作物的心思也就无人旁骛。可问题是,村南较为平整的良田种粮还好说,而村北的梯形山地环绕山梁,出入羊场小道,通行极为不便,加之土地贫瘠,保墒性差,常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却是产不抵出,令人失望,可到底该种植些什么作物才合适,让人颇费思量,却并无良策。
正在人们对山地利用一筹莫展之际,邻村的陈家套人,听说韩城人利用山地种植花椒获得不错的收益,就由队长带领几个人前去考察取经,看到韩城花椒发展的喜人景象,大家觉得花椒耐旱,对肥力要求不高,一致决定借鉴韩城经验利用种粮不好的山地种植花椒。而去参观学习的人里就有我的老舅,队上便让老舅负责带领一干人开地辟园,种植花椒。老舅是一个极为认真负责,勤劳能干,而又颇具公心的一个人,每天起早贪黑,率先垂范,带领人把从韩城采购回来有限的花椒树苗,按合理的间距栽培到位,又从本土品种荠椒里优选出产量好的花椒树的种子,育种新苗,以满足扩植的需要。秋去春来,挑水担肥,保墒培土,细心管理,随着树苗的成长,精心修剪。三年过后,零朵的花椒就登上枝头,给予人热切的期盼,到了第四年,满坡的花椒树便是红红的椒朵缀满枝杈,让陈家套人收获了一份令人心动的回报。这份喜讯迅速传遍方圆的村村落落,紧邻的我们村首先行动起来,成立了专业花椒植树组,把整个山地栽满了花椒树。不几年,层层的梯形山地,满眼的花椒树行齐阵列,蔚然成林,阳光下绿叶荧光闪闪,椒红盈盈,香溢四野。
其实我的家乡并非不产花椒,只是一直都是零散栽植于个别人家的房前屋后,品种老化,椒粒瘦小,仅供自家调料所用。而韩城的花椒由于有下放到此地的农林专家的改良与技术指导,很快发展成为规模化种植创收的产业,名扬四方。
花椒正常成熟在八月,虽然依然是三伏天气,可似火的骄阳却无法阻挡人们上山采摘花椒的热情。一大早,全队的女社员在妇女队长的带领下,戴上草帽,拿上水壶,提笼走进椒园开始采摘。望着眼前的椒红朵朵,人们喜不自胜,欢呼雀跃,顿时,寂静的山野笑声回荡,喧嚣沸腾。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可能是第一次摘花椒。花椒树浑身长满三角形的硬刺,而椒朵就长于这硬刺中间,所以摘花椒是一件需要耐心,耗时费人的活计。摘花椒讲究“稳”与“准”,就是要看准椒朵柄根,稳稳下手,伸出食指与拇指合力一掐而摘,若是有所偏差,要么摘不干净还得二次下手,耽误功夫,要么会被刺伤流血,饱受麻痛之苦。这不,就听见心急不小心被扎疼的开始骂娘。也许是意识到掉以轻心的后果,人们开始专心投入于花椒的采摘,椒园的喧哗也渐渐变得安静起来。大概世上所有的好东西都是需要付出一定的艰辛方能所获,而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则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摘花椒一直摘到十一二点方才回家,休息一阵吃完饭,到三点过后,又开始上山采摘花椒,直到日落而归。手慢的一晌也就能采摘六七斤左右,娴熟手快的则会摘上十几斤。每人每天所摘的花椒一一过秤,按斤论酬。不过,有人反映个别不自觉的人将所摘的花椒用手帕私藏身上,偷拿回家,惹得群情激愤,妇女队长便在每天下工时对所有人搜身一遍,以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摘花椒本来就是人们暴晒在太阳底下,人人汗流浃背,酷热难耐,伸手在椒刺里讨取花椒极是不易,可令人更为恼火的是,一不留神还会被突袭而来的马蜂蜇伤。不得不说,马蜂可谓是极其聪明的家伙,一般情况下,它会选择在通身长刺,能够天然防卫的酸枣树上筑巢,如今看到这浑身是刺的花椒树,也许更有高大上的感觉,纷纷占枝而巢。若是未有察觉,上手采摘,就会遭其群起攻击。人们不得不设法捅掉蜂巢,然后扔于别处,等几天之后马蜂绝望而去,再去采摘那一树的花椒。
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以后,生产队的椒园也被分到了各家各户,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一个个纷纷上山走进自己的椒园,见空补缺,深耕勤锄,筑堤拦截雨水,培土保墒。春秋时节,一场透雨过后,给每一棵花椒树都施上肩挑背扛上去的精选的有机肥,整个椒园被打理得不见杂草,树植齐整,生机盎然。此外,人们还买回花椒种植的专业书籍学习提高花椒产量与品质的方法,从病虫害防治到分枝修剪,相互交流探讨对花椒管理的心得与经验。无疑,人们对花椒的种植热情空前高涨,一时间,闲置的地头沟畔,以及深沟山顶所分得偏僻的'田块,布满了栽植花椒树的身影,而一些肯干更能吃苦的人,则会在打理好自己分得的椒园之外,去开垦更远处的荒地,开辟出自己的新椒园。
当然,在精心管理之外,人们更是祈愿在花椒开花坐果时避免霜冻的降临,期望结实后助长的几场透雨,期望花椒成熟时及时的降水能让花椒饱满上色,以鲜红的成色获得一个好价钱。而采摘时纵使炎阳炙烤,看到繁盛的花椒艳色满园,人们也是毫无所怨,心花怒放,因为这正是晒椒的好天气。
随着粮食问题的彻底解决和花椒价格的节节攀升,丰厚的收益已使人们不满足于山地花椒的种植,再加上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扶持,人们开始在自家的院落或门前辟出一畦方田,选上优良品种花椒的椒籽下种育苗,大面积在原先种粮的良田里种植花椒。花椒的品种也由较为单一的荠椒枸椒,拓展为与大红袍,狮子头和晚熟的豆椒等多品种栽植的格局,通过不断的优化改良,加强管理,花椒的品质和产量都得到大幅提升。虽说现在人们手法的娴熟使得每天的采摘量显著提高,但即使全家老少全部出动,采摘一月也不能采摘完自家的花椒,而那会有落地损失的风险,人们不得不大量雇用外地的劳力,提前在七月下旬就开始采摘,管吃管住。当然,离家近不愿住的,主家会早晚用三轮车来回接送。有些离家两三里外较远的椒园,为了免除路上不必要的奔波,节约时间,采摘到中午是不回家的,家里有专人送上饭菜,就地用餐休息。可谓是,花椒成熟时,满山遍野的花椒园,人头攒动,欢声笑语融进浓浓的椒香里随风飘散。
沿着桥山一脉,整个摘花椒大概要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而个别面积过大或人手少的人家,也许会持续更长的时间。一季花椒摘下来,人们的双手可谓划痕累累,采摘的手指也是斑斑点点,犹如蜂巢般的麻石,见证了家乡人的辛苦与勤劳。
摘回家的花椒一大早就晒满农家窑洞平房的屋顶,晒满院子和门前的场面,就像喜事临门铺展的一块块红地毯,辉映着家乡人收获的喜悦。花椒一直晒到下午四五点,人们开始用扫帚扫到一块,再用筛子或网罗筛去椒籽,然后用簸箕将其他杂质颠簸出去,这才收获纯净的花椒,卖给走街串巷收购花椒的小贩。而此时,外地来收购花椒的客商早已在附近的集镇----雷村,扎满了营盘。日落黄昏,就见乡间通往雷村的路上,拉着花椒的三轮车面包车鱼贯而往。整个雷村西街,灯火通明,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客商在一一查看了花椒的成色与干净程度,与小贩们经过一番议价之后过秤成交。这样火热的场面一直持续到深夜,几近黎明。
我的家乡的花椒品种以本地优选改良的荠椒为主,在农历的七月就上色红染,成熟飘香。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相较于韩城的花椒明艳的大红色,家乡的花椒则呈现一种沉稳醇厚的酒红,香味更为浓厚。如今,家乡的花椒因为香气浓郁,麻味适中,皮厚肉丰,色泽鲜红,广受各地客商的青睐。花椒的价格由原来的六七块钱一斤一路上涨到现在的三十多元,而摘花椒的工钱也是水涨船高,由原来的每斤五毛钱变成了现在的三四元,花椒产业已成为家乡带动经济全面发展的龙头产业。而在国家生态环保政策的推动下,家乡原有支柱性的石材产业悄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关停了开采石矿污染方圆的石渣厂,取而代之的是由享誉海内外的柿饼所带动的柿子产业,成为家乡又一新兴的支柱产业,助力家乡人民小康生活品质的跃升。走进我的家乡,硬化的村道青砖围栏,翠松植绿,古朴典雅的路灯路旁挺立,清澈的自来水也通到了千家万户,一排排崭新的民居绿树环绕,一幅和谐自然乡村的美丽画卷呈现于恬静的桥山脚下。农闲时或走进图书室看书读报,或走上广场唱歌跳舞去健身,逢上节日敲锣打鼓吹唢呐,人们的日子犹如满枝浓香的花椒,有滋有味,更如那秋后红红的灯笼般高挂枝头的柿子,甜在心头。
朋友,在这七八月火红的季节,我的家乡又是椒红香满园,在外打工的人儿也都返回家乡,到处是如火如荼采摘花椒的繁忙景象,如果你有空不妨到我的家乡来,当你走进林园,浓郁的椒香会沐浴得你如痴如醉,随处可见的野兔和漂亮的野鸡会让你忘记红尘漫卷的喧嚣,而清风里百鸟的歌唱,则会让你释放人生所有困窘的压抑,令你神清气爽,心情愉悦。来吧,朋友,热诚好客的富平人民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