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牙,啜口“梁子粥”
(前言)梁子,工作之余,擅长舞文弄墨。写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写“长不开”的姑娘情怀……
俗子均有情,恣心追快意,极身为作乐!
? 但能知一点凡心,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其中之乐,唯心自知?
《女子如粥》
《好山好水》公众号推荐.
女子如粥,慢熬方能出光阴静好。
天渐冷,寒中寻暖,想起木心说的话:“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念予毕生流离红尘,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避开文字的美,凭着女人的直觉,感觉木心所找的“似粥温柔的人”应是个女子。也觉木心是个肠胃不好的人。因为在中医里讲粥的功效:具有温,软,淡,香,黏等特点,便于消化吸收,又可以保护胃黏膜,增添津液,特别是粥熬好后,上面漂浮着的一层黏稠物质,中医称为米油,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甚至可以和参汤相提并论,对于老年人来说常喝粥,还可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女子如粥,柔韧有度,包容性强。甚有八面玲珑之称。不仅要有能耐下熬粥的性子,还得深谙粥的质地性情。粥的丰富来自它的简单,比饭柔,比水硬,包容性和可塑性都极强,你有什么,它就用什么,就着现有的材料发挥。平常至无需寻觅,有米,有水,加点火,即可融入平常百姓家。闽粤近海,遂海鲜粥历史悠久;北方盛谷物,喜粗粮,简单爽口的小米粥一直是人们的心头好 。
腊八节那天,小燕子拿我发朋友圈的一段视频问我:“怎样的岁月淬炼,方有如此这般之谧静芳华?”
我回复她:“这岁月如熬粥一般吧!要达到丫儿所说的“谧静芳华”则需努力再努力,始终保持微火熬制方能成可口之粥。”
“保持,微火,应是最佳最为长久之状态。微火———具温润之感”小燕子有种超凡脱俗的灵性。
女子如粥,处世温润。要熬制一碗好粥,不仅要有一口好锅,好米,好水质和适中火候,更要把握好它们之尺寸。木心在《少年朝食》里写:“美粥岂易得,煮粥犹填词;稀则欠故实,稠则乏精致。”多一分水则似汤,少一分水则近饭。清朝诗人袁枚也有云:“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可见虽不过是水和米,拿捏起来也耗去一番功夫。而我说,女子如粥,若里外合一,堪称“好”!女子内外通透表现在她的处世之道:宠辱不惊。心安神定。达到叶曼先生有言:“理无碍,则处处无碍。”那种境界。没有现实骨感的熬制是不成的,所以,女子要使自己的内涵拥有粥的稻花香,必须在内在把光阴当柴火,在先人智者的文字里慢熬。这好比我们在粥内下工夫,煮成咸粥,用前天剩下的米饭下锅煮开,然后从剩菜里挑一些海鲜、香菇、紫菜等等一起倒入,昨日的滋味混在一起就变成了“新的滋味”;又或者是在粥外下功夫,通过周边的菜肴去平衡它的“单薄”,搭配一些煎炸小食,就着粥,不仅解油,还能填补粥不好饱腹的问题。
女子如粥,微火慢熬。一个“熬”字,道尽生活不易。村上春树曾说:“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愿失望罢了。”而女子熬粥,必须先拥抱孤独,因为当孤独成为一种常态时,愿望才能成为日常,“熬”字有了现实的存在感,心方能踏实于脚下,如粥的米来自土地。你来不得半点虚假,实相的感知产生了尊重之心,尊重一粒米,一滴水,一把柴火。方寸间把一颗浮躁的心,放在碗面的蒙蒙雾气里,一口一口吹凉,一口一口啜,光阴便被弹得笃悠悠的,心自然跟着慢下来,便滋生了寡淡之情,而这种寡淡好像会将人的心也磨得更定静,“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在寡淡的“无味”之中又能咂摸出另一番滋味。清粥小菜,甜粥喜滋,梁子与你***熬时光荏苒之粥。
“天冷,喝粥舒服。”
“我愿与君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
(梁子简介)
梁子,是一位资深瑜伽老师,一位擅长写散文与诗的准女作家。散文与诗刊登于《晋江经济报》、《金浦报》等报刊,勤于笔耕,才思敏捷,迄今发表作品七十多篇。所写的诗曾在漳浦电台“为你读诗”节日中播出。也曾因所写的散文《年味》,受邀到漳浦县人民广播电台与主持人聊“年味”。被戏称为“写文章的女性中瑜伽教得最好的人,教瑜伽的老师中文章写得最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