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优美散文 - 冈仁波齐散文的散文

冈仁波齐散文的散文

“我们研究自己,最终是为了忘记自己”是铃木隆基说过的一句话,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是我们很多人终其一生追寻,但都达不到的境界。

安妮宝贝说写作对她来说,只是一条道路,她在其中试图发现和寻找自己。这与“我们研究自己,最终是为了忘记自己”何其相似,二者的道理根本是相通的。

我所理解的忘记自己,不是真的忘记,而是在达到了某一种境界之后的我不再是我,是***我的状态。这么说似乎很深奥,但其实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不只有一面,不同年纪,不同阶段,都或多或少会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产生也就使得之前的自己不再是最初的样子,这何尝不是某种意义上的忘记。

忘记过去那些刻意藏起的部分,形成一种新的自我。而那些被忘记大概只是换一种形态存在。可在现实的眼中,它自然是被忘记了。

《得未曾有》这本书是2014年6月安妮宝贝以庆山这个笔名发表的第一本书,散文集。

2013年下半年开始到2014年,安妮宝贝发生了一次多段组成的长途旅行,把与四个他人直接的相会和交集,写成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得未曾有》,源自佛经:得未曾有,心净踊跃。

因着这段旅行,安妮宝贝遇见了一些朋友和老师。同时决定改一个笔名,庆山。她说:“以现在的状态和心境,可以有一个新的名字。名字很简单,更多理解是在意会之中。”

安妮宝贝的这段旅行,自北京出发、抵达、回来、再出发……如此循环,路线从江南延展到甘肃,遇见四个以前不相识的人。

01 爱做画也善于烹饪的厨子,倡导他的饮食方式。

“生活可以很自在,并非每天需要大鱼大肉,我们的快乐和享受可以来自很微小的事物。”这是安妮宝贝给第一段旅程写的前言,亦是总结,她将这段旅程取名为拾花酿春。

或者在这里开始该叫她庆山。安妮这个名字按她自己的话说是融化于“庆山”这个名字之中,已经得到它的位置。

庆山遇到厨子刘汉林是在顾家的家宴上,刘汉林以一桌当季家常食材为原料,用原生态方法烹饪出的菜肴,一壶自酿的酒,众人一起喝茶时,时时起身为他人添水的动作,给庆山留下印象。当得知七月庆山生日,他答应为她做一桌菜,两人就此结缘。

九月的一天,两人在杭州碰面,一起到了醉卢。两个人聊了很多,主要是刘汉林在讲,庆山在听。刘汉林讲自己,讲醉卢,表达自己对做菜,对生活的态度,对园林的向往。庆山时而提问,两个人的交谈很是愉快。

醉卢的生活很闲适,人人向往,但很少人做得到放弃城市的灯红酒绿,到乡下守着自己的小店过小日子。

庆山在与刘汉林交谈的同时,在用心观察,在感受,在记录,这其实也是在表达自己的态度。

02 摄影师回归乡居,以作品系列礼敬故乡和大自然。

庆山称这段旅程为还乡记:内心宁静的话,守着几棵树,一样可以过一辈子,它们可以成为你永久的知己。

魏壁是摄影师曾翰的朋友,庆山在曾翰口中知道魏壁《梦溪》系列的作品及他生活道路的变化。

一次她知道世纪坛有摄影展,有魏壁新作,就去了。在展厅里,庆山感觉到她试图在寻找的,也许是一种清晰而诚恳的自我表达。在展厅拐角的墙上,看到魏壁的作品。内容多为农村传统或古老的用具,被废弃的生活用品,也有田间的植物和作物。拍法单纯,事物沉静,照片上用毛笔题字。文字朴实无华却简单真实。

看完这一系列的作品,《梦溪II》。庆山决定去湖南找他。

梦溪镇是魏壁作品中令他魂牵梦萦的故乡。与魏壁联系过,说好在荆州站等候,他开车接上他。车上两人开始交谈。魏壁谈他在梦溪镇的生活和工作,讲他少年时读书的一些记忆。他在聊天中时常带些反讽和自嘲的幽默感。

到家时,魏壁的妻子娜娜和孩子开着灯在等待。路上母亲和妻子轮番打电话,殷勤问询他到了哪里,是否快到家,这是一个被亲情密实包裹着的男人。

他让娜娜去厨房煮面给大家吃,开始介绍这座房子。讲房子的结构,讲房子里的一切,包括回忆。他一边讲,庆山一边观察、用心记录。吃面条时,他说着家常话,让庆山觉得自然而朴实。

在梦溪镇的日子自然且真实,他们每天家里家外转,聊天,讲花园里的树,谈对生活、对艺术的感受,魏壁细说自己的经历,表达感悟。依然是魏壁主讲,庆山倾听,偶尔提问。

03 年轻僧人,以诗歌以唐卡以修行以感悟,供奉信仰。

庆山称这段旅程为渡过轮回梦海:我生活在佛陀的觉悟里,行走在自己的梦里。我想用这些贝叶经书做一只船,离开轮回苦海。

桑济嘉措,二十四岁,在拉卜楞寺学习的藏族僧人。庆山偶然看到他的微博。他记录和表达自己在寺院里的生活。通过他的图片和文字,庆山了解拉卜楞寺和置身其中的僧人们的生活。并且被这些文字所发射出来的思考、感受、美感和活力所感动。

于是关注了他的微博,某天早上收到他的私信,也刚好看到。然后约了见面。吃饭,聊天,喝茶,就这样成为朋友,相识相知。

七月他再次到北京,八月一起去阿里冈仁波齐转山,旅行期间,有了很多对话,涉及到许多话题和观点。九月,决定去拉卜楞寺找他。

再见亦是初见,因为他说再次相见就当是初初相识,重新开始。

再见面,他依旧一席红色僧衣。庆山跟着他开始逛拉卜楞寺,听他讲寺院的历史,讲转经的藏人,讲他的学习、辩论。他的小书房,塞下所有对他来说有保存意义的东西。谈论艺术大师,电影和音乐,表达感受。讲僧人的自由和戒律。任何戒律都是为了在现在和以后不伤害自己和家人。

谈论唐卡,他说有禅意的或是思想上给人指引的唐卡是很有力量的,像一个真理,不需要太多解释。

关于修行,他说心的状态是最重要的。人的修行一开始要遵守戒律,但最终应该获得超越。他说作为僧人,他学习的目的是获得证悟和终极的自由。

04 以古法弹奏的老琴人,年过八旬,心守一事。

庆山称这段旅程为素琴.古音.淡味:岁月冉冉,而人的心可以做到平稳从容,大抵是有怎么样的心,才能有怎么样的音。

古琴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乐器,它的声音,强弱平衡,深幽有余韵。抚琴一曲,并不单纯是表演,用音色去取悦他人,更深远的意味是,让这个仪式与弹奏者自己的内心应和。

叶老师八十四岁高龄,待客不便,经过周晨和桐含两位当地与叶老师相识的朋友联系,差不多持续半年时间,最终定下与之相会的时间。

叶老师几乎每天弹琴,在处理简单的家务之外,她依然教琴,每周授一次课。她说教琴因人而异,要按照自身条件。一般可以专心的、有时间和经济条件的,学起来快。喜欢古琴,对其认识深,能够欣赏了解,学起来也快。

她觉得要尽量地宣传、弘扬、推广古琴,使更多的人知道。文化遗产应该推广、传承下去。

叶老师因着父亲的喜好而学琴,最开始跟家在扬州的杨子镛老师学,学了十个月。后来杨老师回扬州,她就在父亲朋友的介绍下加入当时今虞琴社。通过参加社里的雅集(每半个月或一个月一次)进一步提高琴艺,其间又拜了张子谦、李明德、徐元白三位老师。

叶老师从十四岁开始学琴,至今未曾中断。学了琴又学画,跟着张大千学了一年。之后跟着他去成都。

叶老师说弹一首琴曲要表现它的内涵。真正到了某种境界,觉得事情就是这样,该怎样就怎样。

叶老师通常就事说事,表述质朴而直接,没有任何多余结论和抒发,给人感觉是一个撇去自我的人,基本听不到她自己的一些观点,因为她会不知不觉溜走。她只有谈起古琴时,才会有自我的理论。

这四段旅程都是庆山自然的因缘。她与他们一起度过的时光一部分被萃取成为文字。而相续依旧延伸。

庆山在这段长长的旅行里,探寻心的源泉,发现自己。她在写他们,表达他们的表达,实际上这也是她自己想表达的态度。

她遇见的四个人过着我们想象中的生活,似乎不太真实。但谁又知道,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这一切都真实发生着,正等待我们去发现,去追寻,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