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学生找到作文的“源头活水”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写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每到期中或期末考试,往往能看到老师在“抓”题,学生在背作文的古怪现象;更有甚者,有的班级十几个学生考出来的作文居然都是一模一样的。师生均是为了考试在写作文,而不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其实,作文本应顺其自然,有感而发的。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事物,悉心体味生活,谈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一、引导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更要来自于现实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他们平时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所感所想随时记录下来。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因此,老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物,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例如要写春天,当春天来临时,带着学生去野外走走看看,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留心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写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
二、学以致用,积累素材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因此,当学生有了写作材料,并学会了使用规范化语言时,我们应当有意识地把“书本”与“乡土”紧密联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指导学生写有“洋味的”的“乡土文”,逐步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使作文能力不断提高。
我告诉学生,“课文就是作文”,如果我们能写得像课文那样,就是好作文。因而,我常结合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的规范语言,通过经常性的仿说仿写,用规范的语言来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就说“猫”吧,为防鼠,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把它当作活宝来喂养,而真要让学生写关于猫的作文时,他们往往无从下手。在学习老舍的《猫》时,我发现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浓厚,都被猫那种古怪的性格所吸引,眼神里流露出求知的强烈欲望。于是,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当天回家后仔细地观察猫、研究猫,并回忆平时养猫的体验,然后以“猫”为题,写一篇有特色的作文。因为有老舍的《猫》作参考,又有亲自观察、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加上亲自喂养的切身体验,学生的作文都写得很有味,其中有这样的一个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家的猫呀,不但淘气,还挺馋,总挑食儿……它遇到不合口味的,轻则扭头就跑,重则把饭碗抓翻;而遇上有鱼时,却恨不得把碗用口水洗干净……”小作者观察得多仔细,描述得多形象呀,虽模仿了老舍的某些写法,可也不乏自己的特色呀,让人一看,就喜欢上这只淘气的“馋猫”。
总之,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积累词汇,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外阅读,扩充素材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语言积累明显不足,就会出现写作文时无话可说,学生只有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看一些写景、写物、写人、或童话的文章,还可阅读中外名著等。
在不同作者的笔下,同一事物是千差万别、绚丽多彩的。老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备笔记本,随时摘抄妙词佳句,精彩片断,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并将所学段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为自己的文章增色生辉。
四、勤写多练,用好素材
俗话说:“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仅依靠作文课堂上学生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日记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内容不拘,可长可短,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仅能大大增加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当然,引导学生写日记,关键是激发兴趣,启发自觉,不做必须完成的作业来布置。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当学生有一点进步就给予鼓励,这样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笔的热情就能经久不衰,习惯成自然了。学生习惯了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写作的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艺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总之,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写多练,在练中用好素材,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立足农村,优化作文教学”是乡村学校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所在。我们只有从农村实际出发,根据农家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养成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练笔、乐于交流等良好习惯,指导他们把生活实践、乡土题材与阅读和写作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促使他们形成技能技巧,逐渐地爱写作文、会写作文、写好作文。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一年多来,我愈发感受到加强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什么是朗读?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响亮的声音把书面语言清晰、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它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是一种言志传神、负载丰富思想感情地口头表达艺术。朗读有什么作用呢?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识字写字、写作、口头交际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朗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力、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感情,陶冶学生的性格。翻开小学语文课本,你会发现每课的教学目标都有这样一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好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
然而,现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情况却不尽人意:有的是因为语言不规范、地方化,有的由于学生接触朗读的面窄、缺乏兴趣,有的是因为教师对朗读重视不够、没有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而是以析代读,让学生成了不折不扣的“注水鸭子”。这一切一切,都导致了朗读教学出现令人心痛的荒芜现状。归纳起来,学生在朗读时存在着以下弊病:字音读不准;多字、漏字;轻声、儿化、变调不能读好; “一字一顿”,用手指着读,速度过慢;“唱读”,拖腔拖调,读出的是同一个节奏;速度过快,无法品味,小和尚念经似的,有时还喜欢“恶作剧”地这样读,认为好玩,不管别人能不能听懂。那么,针对这些弊病,教师该怎样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呢?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预习环节要加强朗读
在预习课文时,先让学生读上几遍课文,避免浮光掠影地读上一、二遍的现象。努力使人人做到三读:一读得正确,结合查字典,清扫阅读障碍;二读得通顺,做到“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三读得流利,做到琅琅上口,了了于心。如果取得家长的援助完成这些预习任务,无疑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朗读预习习惯。
二、课堂教学要注重朗读
首先,要发挥老师的示范作用。有一句话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教师的朗读水平高,在课堂上能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读得入情入境,对学生就会产生很好的示范作用。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他们也会学着老师的语音、语调,节奏等来朗读课文,这样久而久之,就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凡是朗读水平高的老师,他所教的学生朗读也会很好。再说,朗读也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范读是对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语言文字功底和对文本再创造能力的综合检验。教师的每一次范读,都是一次提高朗读水平的好机会。放弃这个机会,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冷漠,对自身来说是一种损失。所以,教师亲自“下水”练习,能够大大提高自身朗读水平。教师要牢牢抓住指导学生朗读的最佳时机,即兴范读。要把所有的朗读要求融于声情并茂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之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和老师一起对朗读的内容产生***鸣。在教师的范读中,有时可范读全文;有时可范读重点段落;有时可范读优美语句。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老师的带动和影响下,学生的朗读兴趣高,朗读的水平也会“水涨船高”。
其次,要精心指导学生,教给他们朗读方法。文章特有的情趣和韵味,往往是难以用讲解的方法传给学生的,须通过高、低、强、弱、缓、急的语调反复吟读,才能准确而深刻地体味和领略到。因此,对于来说,教给朗读的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
通过训练,让学生逐步懂得能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的一些特殊的词,要读重音。而为了增强表达的效果,一些表示强烈的兴奋或悲伤的地方,可采用重音轻读的方法;通过训练,在实际的朗读中,让学生逐步体会到表示欢快的、赞美的、喜爱的、美好的情感的课文要读得高昂激动、响亮明快;表达悲伤的、难过的、失落的情感的课文要读得深沉舒缓;通过训练让学生知道,表示欢快、激动、高兴、愤怒的词句,一般读得要稍快一些;表示悲愤、忧郁、抒情的重点句段,读的速度要慢一些。在整篇课文朗读中,要有快有慢,富于变化;通过训练,让学生明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做到读悟结合。
再者,要发挥同伴的监督作用。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个别学生起来朗读,而没有关注到其他学生,造成大部分学生觉得别人读书与自己无关,注意力极度涣散。因此,教师在让学生朗读前,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学习任务,如一人读其他人带着问题边听边思考,做到有的放矢。又或者让同学听听读的人读得对不对,准不准,好不好。这样,读的人读得认真细心,听的同学也很专注入神,对同伴的读能给个公正的评判。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可以自读自评、教师点评、学生互评,以此唤醒学生的灵感、激励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倾听能力。而且,为了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体读、合作读,可以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是一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全班同学之间的合作。朗读形式中还有竞赛读,教师引读,配乐读,齐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等(低年段可多采用分角色、开火车读)。特别是开展朗读比赛活动,把竞争机制引进朗读之中,更贴近小孩子们的心理。学生如果在朗读上你追我赶,朗读水平自然提高了。
三、发挥教学辅助手段
现在,不少学校教学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教学设施齐全。磁带、图画以及多媒件课件的的广泛运用让孩子们能亲身感受到了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读时身临其境了,感情豁然而出,溢满书声中。
总之,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师一个重要的环节,然而,朗读能力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写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每到期中或期末考试,往往能看到老师在“抓”题,学生在背作文的古怪现象;更有甚者,有的班级十几个学生考出来的作文居然都是一模一样的。师生均是为了考试在写作文,而不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其实,作文本应顺其自然,有感而发的。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事物,悉心体味生活,谈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一、引导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更要来自于现实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他们平时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所感所想随时记录下来。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因此,老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物,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例如要写春天,当春天来临时,带着学生去野外走走看看,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留心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写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
二、学以致用,积累素材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因此,当学生有了写作材料,并学会了使用规范化语言时,我们应当有意识地把“书本”与“乡土”紧密联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指导学生写有“洋味的”的“乡土文”,逐步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使作文能力不断提高。
我告诉学生,“课文就是作文”,如果我们能写得像课文那样,就是好作文。因而,我常结合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的规范语言,通过经常性的仿说仿写,用规范的语言来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就说“猫”吧,为防鼠,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把它当作活宝来喂养,而真要让学生写关于猫的作文时,他们往往无从下手。在学习老舍的《猫》时,我发现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浓厚,都被猫那种古怪的性格所吸引,眼神里流露出求知的强烈欲望。于是,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当天回家后仔细地观察猫、研究猫,并回忆平时养猫的体验,然后以“猫”为题,写一篇有特色的作文。因为有老舍的《猫》作参考,又有亲自观察、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加上亲自喂养的切身体验,学生的作文都写得很有味,其中有这样的一个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家的猫呀,不但淘气,还挺馋,总挑食儿……它遇到不合口味的,轻则扭头就跑,重则把饭碗抓翻;而遇上有鱼时,却恨不得把碗用口水洗干净……”小作者观察得多仔细,描述得多形象呀,虽模仿了老舍的某些写法,可也不乏自己的特色呀,让人一看,就喜欢上这只淘气的“馋猫”。
总之,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积累词汇,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外阅读,扩充素材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语言积累明显不足,就会出现写作文时无话可说,学生只有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看一些写景、写物、写人、或童话的文章,还可阅读中外名著等。
在不同作者的笔下,同一事物是千差万别、绚丽多彩的。老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备笔记本,随时摘抄妙词佳句,精彩片断,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并将所学段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为自己的文章增色生辉。
四、勤写多练,用好素材
俗话说:“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仅依靠作文课堂上学生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日记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内容不拘,可长可短,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仅能大大增加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当然,引导学生写日记,关键是激发兴趣,启发自觉,不做必须完成的作业来布置。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当学生有一点进步就给予鼓励,这样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笔的热情就能经久不衰,习惯成自然了。学生习惯了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写作的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艺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总之,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写多练,在练中用好素材,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立足农村,优化作文教学”是乡村学校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所在。我们只有从农村实际出发,根据农家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养成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练笔、乐于交流等良好习惯,指导他们把生活实践、乡土题材与阅读和写作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促使他们形成技能技巧,逐渐地爱写作文、会写作文、写好作文。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一年多来,我愈发感受到加强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什么是朗读?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响亮的声音把书面语言清晰、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它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是一种言志传神、负载丰富思想感情地口头表达艺术。朗读有什么作用呢?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识字写字、写作、口头交际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朗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力、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感情,陶冶学生的性格。翻开小学语文课本,你会发现每课的教学目标都有这样一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好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
然而,现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情况却不尽人意:有的是因为语言不规范、地方化,有的由于学生接触朗读的面窄、缺乏兴趣,有的是因为教师对朗读重视不够、没有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而是以析代读,让学生成了不折不扣的“注水鸭子”。这一切一切,都导致了朗读教学出现令人心痛的荒芜现状。归纳起来,学生在朗读时存在着以下弊病:字音读不准;多字、漏字;轻声、儿化、变调不能读好; “一字一顿”,用手指着读,速度过慢;“唱读”,拖腔拖调,读出的是同一个节奏;速度过快,无法品味,小和尚念经似的,有时还喜欢“恶作剧”地这样读,认为好玩,不管别人能不能听懂。那么,针对这些弊病,教师该怎样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呢?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预习环节要加强朗读
在预习课文时,先让学生读上几遍课文,避免浮光掠影地读上一、二遍的现象。努力使人人做到三读:一读得正确,结合查字典,清扫阅读障碍;二读得通顺,做到“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三读得流利,做到琅琅上口,了了于心。如果取得家长的援助完成这些预习任务,无疑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朗读预习习惯。
二、课堂教学要注重朗读
首先,要发挥老师的示范作用。有一句话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教师的朗读水平高,在课堂上能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读得入情入境,对学生就会产生很好的示范作用。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他们也会学着老师的语音、语调,节奏等来朗读课文,这样久而久之,就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凡是朗读水平高的老师,他所教的学生朗读也会很好。再说,朗读也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范读是对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语言文字功底和对文本再创造能力的综合检验。教师的每一次范读,都是一次提高朗读水平的好机会。放弃这个机会,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冷漠,对自身来说是一种损失。所以,教师亲自“下水”练习,能够大大提高自身朗读水平。教师要牢牢抓住指导学生朗读的最佳时机,即兴范读。要把所有的朗读要求融于声情并茂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之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和老师一起对朗读的内容产生***鸣。在教师的范读中,有时可范读全文;有时可范读重点段落;有时可范读优美语句。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老师的带动和影响下,学生的朗读兴趣高,朗读的水平也会“水涨船高”。
其次,要精心指导学生,教给他们朗读方法。文章特有的情趣和韵味,往往是难以用讲解的方法传给学生的,须通过高、低、强、弱、缓、急的语调反复吟读,才能准确而深刻地体味和领略到。因此,对于来说,教给朗读的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
通过训练,让学生逐步懂得能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的一些特殊的词,要读重音。而为了增强表达的效果,一些表示强烈的兴奋或悲伤的地方,可采用重音轻读的方法;通过训练,在实际的朗读中,让学生逐步体会到表示欢快的、赞美的、喜爱的、美好的情感的课文要读得高昂激动、响亮明快;表达悲伤的、难过的、失落的情感的课文要读得深沉舒缓;通过训练让学生知道,表示欢快、激动、高兴、愤怒的词句,一般读得要稍快一些;表示悲愤、忧郁、抒情的重点句段,读的速度要慢一些。在整篇课文朗读中,要有快有慢,富于变化;通过训练,让学生明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做到读悟结合。
再者,要发挥同伴的监督作用。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个别学生起来朗读,而没有关注到其他学生,造成大部分学生觉得别人读书与自己无关,注意力极度涣散。因此,教师在让学生朗读前,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学习任务,如一人读其他人带着问题边听边思考,做到有的放矢。又或者让同学听听读的人读得对不对,准不准,好不好。这样,读的人读得认真细心,听的同学也很专注入神,对同伴的读能给个公正的评判。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可以自读自评、教师点评、学生互评,以此唤醒学生的灵感、激励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倾听能力。而且,为了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体读、合作读,可以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是一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全班同学之间的合作。朗读形式中还有竞赛读,教师引读,配乐读,齐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等(低年段可多采用分角色、开火车读)。特别是开展朗读比赛活动,把竞争机制引进朗读之中,更贴近小孩子们的心理。学生如果在朗读上你追我赶,朗读水平自然提高了。
三、发挥教学辅助手段
现在,不少学校教学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教学设施齐全。磁带、图画以及多媒件课件的的广泛运用让孩子们能亲身感受到了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读时身临其境了,感情豁然而出,溢满书声中。
总之,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师一个重要的环节,然而,朗读能力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兴趣。那么,学生的朗读兴趣会越发浓厚,朗读水平也会得到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