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听说晓东是因为县作协副主席我的文友宏志的介绍,记得宏志多次说到“盐站的闫晓东文章写的不错”的话。我因此知道这个人的存在,却并不知道关于他的更多情况。后来在市文联刊物《白桦林》嫩江专刊上不但看到了他独特的小说,还在封面照片里看到了这个帅气加斯文的大男生。
虽然如今我已经记不起那篇小说的名字,但他创作的那个精彩的故事我却至今都记得——那是一个关于网络情缘的故事。通过主人公的行为、心理等一系列传神的描述和刻画,不但让读者了解了一个全新的东西,还告诉了人们该如何对待那个新生事物。
自此,一提到晓东,我就会自然想到他写的那篇小说,同样地,如果遇到类似题材的小说,我也会想到晓东和他的那篇小说。
就这样感觉和联系了不知道几次,却始终没有见过晓东的庐山真面目。
2012年春天,在一个朋友孩子的婚礼上,经过宏志的引见,我终于看到了眼镜后面高高大大的晓东。
我当面表示很喜欢晓东作品诙谐幽默却现实感极强的文风,就是在这次相遇时,我将嫩江文友之家群号告诉了他。我是希望更多的文友能有机会阅读他的作品,也希望他能够认识大家并且与大家一道将高雅的爱好进行到底。
记得那天晚上,刚进群的晓东,为了表示他的热情,他就转发了一个搞笑的小段子,逗大家开心。管理员还不认识他,以为是来捣乱的,就将他踢出了群。
在晓东的执着和熟悉他的人的解释下,才得以归队。我很有感触,换了一般人,随便加一个群,被踢了是不会回头的'。晓东能够回头,足见他是多么爱文友之家和文友们了。
进群之后晓东的一贯表现,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多才多艺,笔耕不辍,佳作连篇。他在基层工作,很忙,但只要有时间就写文章,来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即使是去大兴安岭扑火,他都没有忘记留心观察那些耳闻目睹的人事和景色。读了他的那篇相关的精美散文,我才知道他不只是小说写的精彩,散文也很漂亮。他对待文字的态度是谦恭的,正如他的网名嫩江渔樵。将自己当成渔人樵夫,表面了他的低调儿和勤奋。正因为如此,晓东的文章才能既多又好,题材体裁一律贴近生活覆盖面也很广。主题更是积极向上。读他的文章不辛苦,却能够每每收获颇丰。
以前对晓东几乎没有什么了解,自从他进了文友之家群,通过参加群活动,我和大家同样地发觉,晓东是一个不仅外表美而且内在也美的人。他虽戴着显得深沉的眼镜却因为总是面带微笑而令人没有一丝刻板的印象。每次文友家有个大事小情的,他得到消息后都会风尘仆仆地从乡镇赶回来捧场。即便不能全程在场,也能够做到关键的时候不掉链子。
他敏而好学的习惯由来已久。记得,在外地的文友洪波回来时,当谈到洪波多年前在《读者》上发表的一首诗歌时,晓东竟然能够在时隔十几年后,还能背诵出来那些精彩的句子,就连洪波本人都记不起来了。当时在场的文友在赞叹洪波文笔功夫了得的同时,都很钦佩晓东的博闻强记。而且,毕竟在晓东最初学赏洪波的诗歌时,还不知道洪波是何人,为此,洪波都感动得当着众人流泪了。
晓东的文才和为人,通过这篇短文,我丢东拉西地算给各位介绍了一些,虽然还很不够,但我相信,通过这些显得有些零散的了解,读者朋友对晓东的了解总可以达到以一斑窥全豹的境界了吧?哦,您说还不能啊,那也没关系。今后的时间还多的是,反正通过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您和晓东已经认识了,您就自己来和他深交好了。我敢打赌,晓东一定非常非常乐意被更多朋友了解也希望结交更多的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