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优美散文 - 天目山有什么景点

天目山有什么景点

天目山

天目山矗立在黄山和东海之间。龙凤舞霸吴越,狮蹲如东南里围镇。东西两峰遥遥相对。东峰海拔1480米,西峰海拔1506米。两座山峰的顶端有一个水池。犹如仰望天空,故名。天目山是江南著名的宗教名山。东汉道士张道陵曾在此修道,史称三十四洞。佛教始于晋代。梁昭明在这里写的文字。正宗元代狮子寺的祖峰和中峰,被尊为江南活佛。佛教名师青林创立禅院,弘扬了林佶教的风格,成为东南地区的名寺。乾隆皇帝两次巡山,钦赐《无量寿经》,御笔赐《心经》,封树王。

历代名人和知识分子都曾踏上征程,留下了代代相传的佳作。民国时期,日寇入侵,天目山曾是浙江抗战救国的中心,周恩来冒险进山***商救国大计。中华人民***和国成立后,天目山是第一批颁布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纪末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世界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种类繁多,珍稀物种云集。它是国家重要的教学和科研基地。国家先后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天目山,古木葱郁,怪石险瀑,享有大树王国和清凉世界的美誉。

是古今揽胜的景区。天美不胜收,山深十里,赋予人类取之不尽的灿烂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魅力。天目山以大树遮天闻名天下,有学者感叹天目山遍山美景,林深十里。天目山,山清水秀,文化灵魂源远流长,是融儒释道于一体的文化名山。现在天目山景区分为禅院寺景区、登山体验景观带、树王景区三个部分。禅院景区,以建于明代(1425年)的林济宗中兴宗祠——禅院为中心,周边是各个时期修建的人文景观和地质景观。是天目山太子庵风景名胜区儒家文化的代表,有子午台、洗眼池等古迹。

周恩来演讲纪念亭、浙西一中校庆碑、残存的香椿屋,是浙西抗战最直观的见证。七星排列如北斗,对神秘天目山的解读只是冰山一角;双喜体现了大自然造物的公平。体验登山景观带,天目古道,寂静之时,飞鸟飞舞,人间之路断。踏上古道,跟随先人的脚步,体验大自然造物的匠心,呼吸远离尘嚣的清新天然气,感受笼外世外桃源的野趣。夫妻树,缠绵千年;化身窑,轮回的起点;这些藏在禅林中的物件,诉说着鲜为人知的美丽传说。银溅玉,胡夫瀑布,点睛之笔,天目山因之而生。

七座古亭将永远伴随古道,期待世人的光临。树王景区是天目山的核心部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目不暇接。天目山银杏是世界银杏之祖,五世同堂,国之瑰宝;柳杉群落世界罕见,其中以树王为优;劲松是世界顶级的同类树种,田冲树傲然挺立,直冲云霄;老山寺,正宗狮子;张的住宅是天然的 四亭,天目山景,形象地指:旭日峰立于亭南,满山流翠;兆丰、洋河峰耸立亭北,松竹俏丽;东临清泉,西临古寺,在视觉上汇聚古今,汇聚山水精华,反思记忆,激发激情,奋发图强。

倒挂莲花峰,又名莲花台,有青墙石峰如刀斧劈开,有石笋立于其上的台,高数尺,五石分景,各石挺立,状如莲花。传说元代的峰僧是一个沙人,在禅峰上坐了三天三夜,累了,反峰,扶僧。这座山峰因此得名。方台上,古有西寺,后建云渡亭。开山故堂开山故堂位于树王景区,狮子岩以东。寺庙的正式名称是狮子正宗禅寺。始建于元代至元十六年(公元1275年)。元佑第七年(公元1320年),量授。西木佛教始于晋永和年间(公元350年左右),但当时入山的僧人多以石头为房,以草堂为根,属于拓荒阶段。

唐末,虽然在九思码头修建了宝芝寺,在南麓修建了鉴明洞寺,但规模仍然很小。狮子正宗禅寺建成时,天目山佛教兴盛,名僧众多,僧数千。在中国,它成了林济宗的中兴之地;在国外,有一批高僧来参观学习。13世纪初,高丽、蒙古、南邵、暹罗、天竺等地的僧人来到这里,日本佛教团体也经常来天目山寻根祭祖。

正宗的狮子庙,元末明初两次毁于兵火。清初禅院建成后,香火移至山下,旧址称为开山老庙。民国十七年(1928年),徐世昌撰《大树堂》。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胡适手书对联:有据说几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1985年,叶手书《开老庙》。中堂联想到写的《天目灵山靠前人开拓,天然宝库全靠新人经营》,郭写的。大树王西天目山以大树冠闻名,拥有世界罕见的柳杉群落。据2002年全省古树名木调查,DBH在2米以上的有19株。1米以上664株。胸径最大2.75米,单株材积81立方米。

柳杉妙不可言,像一面顶天立地的绿色屏风,又像一顶绿色撑起的华盖,浓缩成一片壮美。柳杉的树龄在500年以上,有500多株,集中分布在吴丽婷至开善老店一带。DBH超过2m的有15株,DBH超过1m的有36株,DBH超过1m的有398株。1米以下的柳杉有上万个少年。

一棵柳杉早在宋代就被称为钱球树,在明代是一棵直径超过2米的大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清朝乾隆皇帝南巡西天目山时,曾将此树命名为树王,但因人为破坏和环境影响,于20世纪30年代死亡。树王右上方的141号柳杉,材积75.4立方米,生长旺盛,已被公认为天目山新树王。专家认为,天目山的柳杉世界罕见,堪称中国一绝。位于树王景区,是开山老殿下悬崖上最古老的银杏树。22根小树枝世代从它的基部发芽,可谓五代同堂。银杏是中国特有的中生代孑遗植物,其野生状态仅分布于该保护区。

世界上有40万种植物,还在不断被发现。上世纪20年代,植物学家秦仁昌在天目山采集植物标本时,发现了秦科技大学的乔木,陈焕勇老师第一个以天目山命名为ostrya rehderiana chun,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被称为地球上唯一的孩子,名副其实。天目铁木自花授粉不育,对环境湿度要求较高。而且不能发芽,很难自然再生。天目山只有5种植物。浙江林业大学张若辉教授、关副教授与天目山专家***同研究繁殖方法,培育苗木,拯救濒危树种。

其中,在世界银杏之祖水稻前种下一株,使这里的五大珍贵树木全部完整。田冲树学名金松,落叶乔木,高得惊人,树干笔直,有树脂;树皮深深地裂成狭窄的鳞状碎片;分支分为长支和短支。叶线形,柔软,长3-7厘米,顶端尖。主要分布在海拔300-1100米的地区。平均树高45.5米。生长在开山旧址前的第15棵金松,1988年测得胸径106厘米,高56米,居世界同类树种之首。古银杏、柳杉、柳杉堪称天目山古林三绝。狮子口在开山老馆西边。

上面栖息着一块岩石,岩石的头部高高耸立。形似狮子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故名狮子岩。里面有一个空洞,像狮子口一样清凉,故名。有雄关、死关之称。元代高峰禅师入山时,曾坐于此,以示坐山之志。高峰临终遗书:来(即生)时从不入死隘口,去(死)时从不出死隘口。铁蛇潜海,撞倒须弥山。坐在这里。明朝刘继卣的诗从0755年到79000年都留在了世界上。20世纪30年代,方友庄写过一首诗《狮子岩》:西方来的狮子,唯尊者,蹲伏于千尺危岩之巅;期待文殊来驾,闫妍一向有礼。在狮子山旁边,元代有一座重檐悬空寺,现在有高枫塔。1985年,狮子亭建在狮子口东侧。相关景点:悬空寺:狮子山旁,元代有一座重檐悬空寺,现在有高枫塔。

1985年,狮子亭建在狮子口东侧。美人岩:在狮子岩的西面,有一个象鼻峰。象鼻峰上有佛面石,又称美人岩。这块岩石五官齐全,美轮美奂,占地绝对胜利,与狮子岩对峙,两边陡峭,高音量半天。禅院禅院禅院位于昭明、旭日、翠微、洋河四峰之下,青龙、白虎、古黑龙、清溪环绕。这座寺庙建于明朝(1425年)。清康熙四年,佛教徒林玉在双清庄旧址重修隧道,辟出新门道,修旧翻新,逐步恢复丛林。全寺占地40余亩,房屋500余间,分16所,堂屋齐全。在全盛时期,有1300多名僧侣。

雍正十一年,皇帝上书《禅院寺》赐寺。龙皇帝两次南巡,到寺庙讲经。咸丰寺十年被兵破坏,几十年过去了,还在不停的修,却没有恢复旧貌。治十五年,菩萨韦陀祈雨,皇帝赐福千城(千城,清代定于乾县,今临安市位于前镇镇)于额上,挂于殿中。1941年4月,禅院遭侵华日军轰炸,部分房屋被毁。天堂山入口的第一个大厅,是用朱漆的砖和木头制成的。在寺庙的前院,有一个 有昭明遗址:阅楼,又名文轩楼,昭明太子在此书写《登狮子岩》,故名文轩楼,建于明代。

砖木结构,浮雕木刻,古朴华丽。读书楼里有一口古井,名叫太子井,一年四季永不干涸。在读书楼的东侧,有一个洗眼池,据说是昭明太子读书的地方。他的眼睛肿了,用水洗了眼睛,这样他的眼睛又能看见了。钱文轩在这首诗《昭明文选》里游着:一个父亲懂得修一座寺院,一个儿子修一篇散文,却有两组睿智的诗人。太昭明在哪里?一峰犹倚松云。现在,修道院西侧新建了一座静修院,风景优美,环境优雅。相关景点:洗眼池:位于昭明峰脚下,相传昭明太子读经,双眼迷离,用水洗眼,眼睛又能看见了。钱文轩游部分诗《昭明峰》:一个父亲懂得修道,一个儿子修炼一篇散文,却有两组睿智的诗人。

太昭明在哪里?一峰犹倚松云。四峰在倒挂莲花峰以东100米,北接玉龙岗,三面深谷。山顶上有松树和杉树,树叶翠绿,有树冠。它在峰峦和山谷之间鹤立鸡群,居高临下,悬崖陡峭,谷底变幻莫测。它的形状势不可挡,非常危险。从峰顶正面望去,宛若千军万马,腾云驾雾。脚下山峦起伏,林海无边,深谷幽谷,云雾缭绕,色彩绚烂,犹如进入仙境。明代沈梦《昭明峰》称四面峰为幽深、幽深、幽静、奇美。古时候叫鹏彩仙岛,真的是独一无二。

这是天球上的第一个奇迹。山顶有李煜亭,整座山的景色一览无余。1934年,绘画大师徐悲鸿带领CUHK美术系学生前往西天目写生,住在开山老馆,在此作画,留下油画《游天目记》幅。仙人峰,古称金仙峰、天柱峰,位于西天目山之巅,海拔1506米。俯瞰此地,时而云海无边,银波翻滚,如置身大海;时而云开雾散,山麓、田野、房屋、河流、道路历历在目,犹如海市蜃楼,变幻无穷。钱江如带,西湖如镜,依稀可见。黄昏看日出日落,云蒸霞蔚,颇为壮观。

偶尔还能看到华丽神仙送来的佛光。严冬的几个月,爬山看雪景就更奇怪了。漫山遍野银装素裹,冰如珍珠,山舞银蛇,原蜡大象。比如面对北国,李道南对这一幕赞不绝口:辽阔望四方,江海失陷,万米山捏,呼吸云霓,吞日月。而追求远山,如千骑、雷云,不能指分;群峰汇聚,如拱,如串,如坠,真是一大奇观。民国23年秋,竺可桢在附近的观日亭写下谁能来此,可视为神仙。1939年3月,在黄的陪同下登上仙人顶,东望钱塘。

侵华日军蹂躏,烟火弥漫。周劝黄联合抗日,黄作诗《天目秋色》,意为从此答周。相关景点:天池:在任贤的顶部,有一个两尺深、两尺宽的水池,大旱不干涸,长雨不溢出。东天目山顶龙潭对面,东西潭,唐代称为天眼。古代每逢大旱之年,四方求池水祈雨,雨后仍往池中送水。明代,仙池被称为梁昭明太子洗眼之地。田恒《满江红》:西边是仙池,昭明洗眼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