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优美散文 - 北影散文

北影散文

电影《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说。原小说分五段写五个人,改编的时候,删去了“姨娘”全部和"驴打滚儿"的后半部。

剧本完成后,原计划拍摄这部影片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因不明原因取消了拍摄,错失经典。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陈荒煤向上海电影制片厂举荐《城南旧事》剧本。上海电影制片厂看后如获至宝,立即拍板投资拍摄《城南旧事》。

上世纪80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一部电影的平均投资是29万元,而上影厂为《城南旧事》投入了57万元,高出的两倍之多 。北影若知上影如此看重这部影片,不知做何感想。

很多人不知,这部京味十足的电影是在上海拍摄的。198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去北京选景。当时的北京已经找不到小说中原汁原味的老北京街道和胡同。片中的胡同,街道包括影片中偷儿躲藏的那块草地,都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美工们在废弃的上海江湾机场实景搭出来的。影片中除了西山红叶和"疯女人"家小院子是真实的之外,其他都是剧组搭的景。不得不佩服美工们的技术高超。

城南旧事透过一个小女孩的纯真眼光展示了上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 社会 风貌,为中国的散文电影提供了一个范本。

《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弓对演员的选择和使用是相当成功的。英子的那双清澈、纯真、 探索 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衬托出干净的心灵,足以让语言逊色,被誉为“清澈的女孩”。

影片上映后,英子成了国产儿童片的不朽形象,小说作者林海音女士看完电影后,对沈洁非常认可约沈洁见面,两人情同祖孙,交往一直持续到林女士在台湾去世。

沈洁出演该片时年仅十岁,和许多幸运的新人一样,《城南旧事》成就了沈洁,起点即是巅峰,但也意味着艺术成就不可能再被超越。

《城南旧事》后,沈洁还在在《这不是误会》、《上海屋檐下》等影视中担任清纯少女的角色,然而在英子面前,这些角色都黯然失色。

1992年,沈洁赴日本留学,转行学法律。一次经过一个教室,突然听到她在《城南旧事》里的声音,还有那首“长亭外,古道边”的歌。沈洁这才知道《城南旧事》在日本的影响力巨大,影片被选为中文课的教材。了解到沈洁的身份后,沈洁被邀请在一些大学里介绍中国文化。毕业后,沈洁有了自己的文化传播公司,重又回到影视文化行业。

沈洁说《城南旧事》是她的一个童年纪念,“我很幸运能参加这部电影的拍摄,它给了我一个特别的童年,也影响了我以后的生活。”

宋妈的形象也十分成功。郑振瑶在影视剧大多都是演公主、贵妇或者知识分子,在《城南旧事》中她突破以往形象饰演一个从北方农村出来的佣人。郑振瑶朴实、含蓄、精湛的表演把人们带入进宋妈悲惨的剧情 。

为了符合片中角色的形象,化妆师先剃掉郑振瑶鬓角和额头上的一些头发,把郑振瑶原先很秀气的脸型变成北方农村妇女的方型脸,然后描粗眉毛、将头发扎成那种撅起来的髻。化好妆之后,郑振瑶一看镜子就把脸给捂住了 。

1983年,因饰演宋妈,郑振瑶获第三届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城南旧事》也同时获得最佳导演、最佳音乐等多项大奖。影片还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