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优美散文 - 唐宋时期的常州

唐宋时期的常州

唐宋时期的常州:诗词散文,成就卓著,名家辈出。小说、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绘画,均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经学、史学、方志学等方面也都出现了繁荣景象。

唐代新乐府首倡者李绅、散文家萧颖士、田园诗人储光羲、戴叔伦,宋代学者胡宿、邹浩、丁宝臣,以及寓居常州的独孤及、杜牧、陆龟蒙、皮日休、李纲等,或见地独到,富于创新;或勤于笔耕,著述丰硕,在当时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宋元时期的文化,虽然尚不及后来明清时期的繁荣,却为日后常州文学的极盛,为常州古文发展为“阳湖文派”,为常州逐渐发展成一个足以吸引众多文人来此聚居的“诗国”之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隋唐宋元时期,常州被称为“东南文明之地”。唐宋元时期的常州文化,是在齐梁文化积淀基础上的顺势发展。唐宋元时期,常州涌现了众多知名的文学家,虽然尚不及后来明清时期的繁荣、辉煌与个性,但这一时期,科举兴盛,常州士子、文人星河灿烂,文采斑斓,领一时风骚。

唐代常州刺史李栖筠创办了常州历史上第一所官学——常州府学(市二中现址),推动了地方教育的发展。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生前十余次来到常州,两次上表乞居并终老于常州,带动了常州文风、诗风兴盛。王安石为常州太守时,写下阐述改革的万言书,促进了后来新政的实施。

常州的地理环境:

常州市位于东经119°08'—120°12',北纬31°09'—32°04'之间,地处江苏省南部、长三角腹地,东与无锡市相邻,西与南京市、镇江市接壤,南与无锡市、安徽省宣城市交界,与上海市、南京市两大都市等距相望。总面积438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36.18万公顷、水域面积7.33万公顷。

常州市海拔2米至9米。其中,平原5米至7米;沿江湖岸区2米至4米;圩田2米至5米;中南部6米至9米。低山丘陵地形占常州市总面积的15%。除东北、西北、东南各有少量低山外,大都分布在西部和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