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散文随笔1
浑浊的环境中,过多掺杂着情感,是自己着想太多,这边情结,因何而起?不得而知。或许,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其实这些也不过是自我的某种想。和别人无关。那么,对于那些不明事儿的人来说,真的是只看眼前,不过是一个笑话,可能还是个冷笑话。
做的多,又怎样,积极,哪又怎样?是自己想的那么理想,就要面对现实的骨感。在他们眼中,稍稍出许些差错,就会别放大,变成了利器,如此,真有种悲恸感觉。想这或许是一种默然委屈,纵有千种,更与何人说?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曾经何时,轻抚微风吹细雨,雕阑曲处,依斜阳,梦好难留。难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诉说这千般情愫。
世事纷扰,在这纷扰之中,寻找属于自己内心的宁静,让浮躁的心得到归属。不在因小利而失去方向,不因小事而迷失自我,看清楚,也听明白。不在太累。不是一个英雄,也不是雷锋,不需要标榜自己是多麽辛劳。可笑,总是把自己的位置放的太高,可是,在他们看来,又是怎样呢。只不过“勤快”二字可以打发而已。看到这样的团队,只有几处悲悯。好似自己是这么大义凌然,或许,就是为自己的懒做找个合适的理由。
利益面前,那些丑陋肮脏,都显露无疑,于是用一种貌似华丽语言,这块遮羞布来掩盖。以为很是熟悉,忽然间,特别的陌生。让人几分生寒。或许,这也是他们可悲,也是我们的可悲。
利益散文随笔2曾经看红楼梦的时候真还没注意,87版里面那个演秦钟的是女扮男装,难怪眉清目秀的,只是之后送丧那段似乎缺少什么,看过黛玉传之后才发现,少了馒头庵那段,虽然不能大大咧咧拍摄秦钟和小尼姑的爱情,但至少得含蓄地透露一下吧。黛玉传里,通过宝玉让秦钟向小尼姑智能儿讨一杯茶,宝玉打趣说“我去要,不过是白水,你要来的才香”,隐含秦钟和智能儿关系非浅。
其实在红楼梦里我是不太喜欢秦钟的,这男人一点骨气也没有,不仅胆小如鼠,而且缺乏主见,对家长惟命是从,这也太不没骨气了,谁要是嫁给他,那不就是要照顾一个大孩子吗,太不合算了。不过书中描写的秦钟简直帅到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程度,我要是见到他,说不定也会一见钟情的,不过相处下来就会不喜欢了。
也许是来不及,也许是不上心,对于秦钟这个角色我只是匆匆略过。直到那天打开电脑,搜索歌仔戏红楼梦时,才发现这个角色也是举足轻重的,在宝玉心里他可是个开心果,越看到后来,感觉秦钟和我很像,都是乐观的小羔羊,只是我比他幸运,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其实我不看好她和小尼姑的爱情,以秦钟的个性,他会被女人困得死死的,小尼姑这样可怜的命运,可能会是一个解不开的.包裹,遇上宝玉是他的运气好,可他看不透宝玉的心境,如果他知道宝玉一直把他当闺蜜,肯定会死心塌地做他的跟班。
自以为会比秦钟好命,可如今看来我是错了,生活并非我想象的那样简单,很多时候我都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唯心的笑容依旧,突然觉得我还不如秦钟,他至少有宝玉这样一个痴心的知己,可我身边的朋友却是一个比一个自负。反正我不是自己一个过,我才不管这么多呢,总是这样想的,在我的心里其实也需要一个像宝玉这样贴心的朋友,只可惜现在的人都很现实,利益之下岂有真情。
利益散文随笔3微信,互联智能时代的产物,聊天交流方便的同时,“朋友圈”里的信息量更是多得惊人,且不说什么广告、谣言、各种歪理邪说,仅是其中或真或假的消息都让人应接不暇。我的原则是,看过便了,无需为此费神求证。隐约记得其中有一则关于“某寒区小学为了美观而强制学生冬天订制不御寒的呢子大衣当校服”的贴子,求广大网友扩散和转发。当时看了也觉得这些校领导一味追求西式和洋化不顾具体实际的做法的确不妥,但总觉离自己很远,也不是咱这小老百姓所能管得了的事,愤概归愤概,也就一看了之。没成想这些东西有一天会活生生地在身边上演。
某天,一文友头像闪动,打开,问我在吗?她说正郁闷,我问何故?她说刚跟孩子老师吵了一架。话匣打开,原来是因为订校服的事。学校也是让订冬季校服,呢子大衣,四五百元,钱且不说贵与不贵,关键那呢子大衣在咱们西北这种寒区根本就不实用,又不让在校服外套衣服,不是纯粹为了美观而对孩子不负责么!她说今年光孩子校服都定了四套,来回改样子,这纯粹是换着法子折腾人。这要是穷人孩子在这儿上学,光这校服都买不起。她去问老师,老师说学校让订的,有意见去找校长,再说我们又不是强制学生订。可实际情况呢,你不穿他们规定的校服,很多集体活动老师不让孩子参加,你说你订还是不订。而且咱们市的实际情况是小学老师实行跟班制,无特殊情况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是同一个老师带,这样的情况又有几个家长敢跟老师叫板,除非你不想在他们班里混了。孩子的内心自尊而又敏感,集体活动因为没有校服你不让他们参加,这会在孩子的内心造成什么影响?听了她的这些话,我觉得这学校也做的是够让人反感的。这个文友属于“秋菊”性格的人,凡事爱较真,更认死理,她认为对的事情一定会坚持。为此,她还真就去找了校长,当然,校长更盛气凌人,说这是学校研究决定的,来上学就得服从学校的规定。她气不过,为此还找了教育局,教育局也是搪塞一番说这种事情是各个学校自己决定的东西,我们不好插手管。上告无门,她决定借助媒体,将这个事情打电话给了晚报记者,晚报记者来进行了专门采访记录,但第二天,晚报记者来电话说这稿子发不了,原因是总编不同意发。她气愤不过,但也无奈,只好找我来发发牢骚,我劝慰她几句,凡事不可太过较真,咱们改变不了这样的社会大环境,孩子还得在那儿上学,只能忍气吞声了。她最后说,也不知道这些做校服的厂家给了学校多少回扣,现在这学校也都黑了心!我不置可否。毛主席他老人家当年都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想必这来回折腾着换校服那也是多多少少会有些“爱恨”在里面的!聊过后,这事便慢慢淡忘了。
去年秋季开学,小外甥女在这里上小学一年级。平时我工作忙,孩子上学这些事情都是妻一手操办。开学那天她带着去报名,我正上班接到她的电话,说是老师安排让每个新生必须全部要办“校讯通”,说是为了与家长沟通方便,并且指定了地方,就在学校门口有中国电信的人员专门办理。我说儿子上学时不是有移动公司的那种七元包月,移动公司定时把作业和通知都用短信发到手机上,你还办这个就行了。她说人老师安排了只能办这种“中国电信的校讯通” 。去那办理的地方问过了,要重新办一张中国电信的手机卡,而且人家的手机卡是专用的,不支持其它网络,咱们两个的双卡双待手机都不支持,所以还要买他们电信的定制手机,有五百和九百两种机形,五百的每月返十五元话费,但必须每个月强制消费四十九元,而且要用满三年,九百的强制消费就更多了,这样我粗略一算,就算是买那个最便宜五百的机子,除去每月返还的话费外,我们这三年还要强制给电信再交至少一千两百多元的话费。我问不办行不?她说老师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办,这是学校安排下来的,而且老师特意交待有人问起来还不能说是学校让办的,都说是自愿办的!妻说这是人家的孩子上学,她爸妈给的有钱,办就办了吧,孩子还得在老师手底下六年呢。我虽生气,却也无奈,毕竟是人家的孩子,我又能说些什么呢?可这事情让人觉着怎么就那么让人心里堵得慌呢?那一刻,我才深深地体会到了此前文友所说校服一事的无奈。原来这其中真的有利益瓜葛,不然他们又为何不遗余力地安排让大家买?现在谁家没有两三部手机,都是用了多年的号,怎么可能轻易就换掉?现在又多买回来一个废物手机,你就是不用都得按月缴钱,还一绑三年。这其中的猫腻已经不说自明了。
按说学校是读书的地方,老师是育人的先生,怎么这一沾了些许利益就将自己的本忘了呢?硬逼着家长办,还要让学生和家长有人问起来了说是自愿办的。从开学的第一天就教着孩子和家长去说谎,那这样的学校和老师能教育出祖国的未来吗?我们的为人师表难道就是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这让我感到深深的悲哀!记得看电视剧《心术》时,里面一个陕北老农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俺们那哒,欠谁的钱,俺们都不会欠郎中和先生的钱!”可想而知,郎中和教书先生在国人的心目中有多么崇高的地位。而如今呢?医生又有多少以前那种悬壶济世受人敬仰的好医生,老师又有多少万世师表沤心沥血的好先生?这几年央视为什么每年都大张旗鼓地评选《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老师》?说白了就是在当下经济大潮中,人们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信仰出现了危机,医德、师德也出现了重大危机,迫切需要我们的社会去塑造一批典型人物来激励大家,来让大家学有榜样!我不知道这些是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易经》有云:利者,义之何也! 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以个人利益为目的的人,他根本就没有什么道义可言.也就是"见利忘义"。”诚然,商品经济社会对利益的追求我们无可厚非,但我们既冠上了人民教师的头衔,又拿着国家发给的工资,我们就需要尽职尽责。我们不能把校园这方净土因为那些校服厂商、电信运营商给付的蝇头小利就一手毁了我们这个民族数千年来所树立的尊师传统,一旦我们从神坛跌落下来,我们将再也回不去!这将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对于“利益”的词条解译,我从百度查询后得知其解有二:一是指对人或物有良性影响的事物;二是指佛教中利生益世的功德。而缘何我们的学校和老师只沾了利,却未修出那益世的功德呢?
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