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啸台,也叫阮籍台,是晋代阮籍舒啸处。遗址现在开封尉氏县城小东门南城墙上,东临城壕,西濒东湖,南北皆为干部家属院住宅。啸台创建于何时,年代不明,县志上都载有多篇题咏,啸台诗句和部分记述。据旧志记载:“尉城之东有啸台,高十五丈,广二丈,为屋三楹,晋阮嗣宗(阮籍字嗣宗)舒啸处也……”
阮籍字嗣宗,汉建安十五年(210年)生,卒于魏景元四年(263年),葬于故里尉氏阮庄村。阮籍是三国时魏著名诗人,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生当魏晋之时,感时伤乱,又惧被祸,遂纵酒谈玄。与嵇康、山涛、何秀、刘伶、阮咸、王戎交游甚密,被称为“竹林七贤”。阮籍嗜酒能啸,工行、草书。唐韦续《墨薮·九品书人论》列阮籍书为中之上品。阮籍的诗专长五言,自然壮丽,有《永怀》八十二首,表现暖生忧时,苦闷仿徨,对现实多有所讥讽,独具风格,被后人称为“正始之音”。又工散文,其《大人先生传》很有名。著有《阮步兵集》传世。
阮籍乃晋代先贤,历代名流学士,凡光临尉氏的,总要登台游览,题诗赋歌,以作纪念,唐代包融,宋代苏轼、黄鲁真和明代李萝相等都留有诗句。如苏轼诗:“阮生古逛达,遁世默无言。犹余胸中气,长啸独轩轩。高情遗万物,不与世俗论。登临偶自写,激越荡乾坤。醒为笑所发,饮为醉所昏。谁能与之较,乱世足自存。”
据县志记载,古台历经明、清和民国时期,曾四次维修,但终因年深日久,仍免不了风雨剥蚀和水土流失。抗日战争时期,黄水泛滥,泛区人民无家可归,逃至县城,将古台四处挖洞,暂为栖身之所。再加之以后当地群众拉土盖房,破坏更为严重。解放后,人民政府对文化古迹非常重视,一九五七年,经县人委公布,啸台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啸台才得以保留。
现在的啸台呈不规划圆形,直径约为23米,高约10米,上有平台直径约9米。已被尉氏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开发游览项目,拟将啸台墙土复原,自西向东修筑石阶分级达台顶。石阶两旁分立历代名家游啸台诗词碑刻,并于顶部修一凉亭,亭中塑阮籍舒啸像,台下西侧建一仿古小楼建阮籍纪念馆,馆内塑竹林七贤腊像,挂名人纪念阮籍的书画。台南侧建一仿古小院做为游人品茗所在,配合东湖开发形成较高文化品位的陶冶人们情操的游乐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