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理解“三部曲”
1.初读文章,整体感知,明确“写什么”。要求同学们对内容有个大概了解,知道“写了什么”。如《故乡》初读时,应知道写了“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重点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就行了。
2.细读文章,部分深究,明确“怎样写的”。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通过品读课文中最能表现主题的重点词句、重点段落,以及篇幅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懂得课文是“怎样写的”。如《故乡》,文章重点主要是写闰土和杨二嫂的不幸遭遇。为了反衬中年闰土的不幸,作者先写了少年闰土的可爱,然后再从正面写闰土的不幸。通过“深究”,了解到是什么原因使闰土由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年,变成一个说不出苦的“木偶人”,也明白了杨二嫂怎样由“豆腐西施”变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
3.精读文章,整体优化,明白“为什么这样写”。一篇文章,通过对“部分”的深究,再回到整体上来,得到对整体的概括认识,这时的认识已不停留在某个词句,某个段落,而是对文章主题和结构的认识。如《故乡》回到整体上来,就应明白:原来作者是要通过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描述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痛苦的根源。怎样表现这一主题呢?作者巧妙地插入了对少年闰土和年轻的杨二嫂的回忆,将过去和现在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揭示主题: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深重的经济剥削和阶级压迫使得农民日趋破产,农村经济日益凋敝。通过以上深究使认识由量变上升到质变。
二、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
1.要能根据文章的内容,分辨文章的类型。比如,阅读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这类记叙文其中心思想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叙述描写表现出来的。其中有的是以写人为主的散文,有的是人物通讯。要会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描写的分析,了解人物的思想品德及文章的中心思想。而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其中心思想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通过对事件经过的叙述、描写表现出来。这类文章大多要交代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要能通过分析事情的经过,揭示事情的意义。以借物抒情为主的记叙文多属于抒情散文。其中有的是以一定的具体事物为对象,侧重于抒发作者的情怀,有的是以物喻人。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的特点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思融于景物描写之中。 2.结合记叙文的文体知识对文章内容进行具体地分析。要会分析记叙的要素、人称、顺序,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能根据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理清文章的思路,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文章的详略与表达中心的关系。能从文章中找出重点段落和语句,理解它们的作用,并体会关键性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3.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叙述、记叙、述说人物的活动和事情的经过,把人物和事情的基本情况交代清楚。描写:对人、事、物、景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刻画,使读者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感觉。叙述和描写常常结合起来使用,阅读时要能充分注意文中的叙述和描写,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会起很大作用。
4.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揣摩文中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要从记叙文的特点出发,不能脱离其语言环境。记叙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可以从词语、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去品味揣摩。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钻”字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前面再用“偷偷地”加以修饰,又写出小草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生长的,生动的表明春草的活力与情态、长势,“嫩嫩”、“绿绿”则传神地写出春草的质地、色泽。仔细体会这些词语,便会很自然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草图了。
三、小说阅读方法指导
1.塑造人物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阅读小说首先要了解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如《社戏》塑造了阿发、双喜等农村少年的形象。这些少年都非常能干,阿发单纯又无私;而双喜是聪明机灵,胆大心细,善体人意,做事周全和敢于负责。我们要善于用词语准确地概括出人物的品德。
2.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既有概括介绍,也有具体描绘;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我们要认识这些方法及其作用。如《孔乙己》一文中,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写他的衣着是“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写出了他迂腐、虚荣的性格,也反映出了他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3.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社会环境描写,主要作用是揭示时代背景,这些描写能表现出人物性格的时代根源;还有自然环境描写,主要内容有地点、时间、季节、气候及景物,主要作用是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行动、心情,渲染气氛等。例如《故乡》开头描写了故乡萧索、荒凉的景象,交代了“我”回故乡的时间、原因、心情和背景。小说中的景色描写,当然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在景色中渗透了作者的意图,我们要结合故事情节,体会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