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阅读和写作过程中的解析文章的一种结构方式。开头提出论点(开门见山),中间若干分论点,结尾总括论点(或重申论点,或总结引申),而几个分论点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层递关系、对比关系等等,但不能是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
1简述
总:就是中心意思.想表达的一层意思
分:分层叙述
总体来说就是表示总叙和分述的关系的结构方式。
2总述
先是一个短小的开头,或是下文分述内容的起因,或是下文分述内容的总说,一般用概括的语言表现。接下去就是分说,分说有两种情况,一是并列式的分说,彼此之间互相并列,没有明显的时间推移痕迹,如一个人的几个不同侧面,一件事的几个方面,同一中心下的几件不同的事。二是连贯式的分说,彼此之间有比较明显的时间推移,如事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连续几天内的不同事情等。不管是哪种形式,都由一个个片断组成,短小精悍,各自独立又服从于同一条主线。分说的几个片断之间,可用小标题表示,又可用空格显示,也可像普通分段那样,但有较明显的跳跃性。文章的结尾,又是总说,可以是开头呼应,也可以作总结性结尾。
总分法不仅存在于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而且也存在于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总分法又表现为三种基本形式。让我们先来看《放风筝》(五册)中一段话: 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那金黄色的“小蜜蜂”翘着两只绿色的翅膀,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那鲜红色的“大金鱼”,尾巴一摆一摆的,好像在水里游。还有那精致的“小卫星”,闪着金光,仿佛在宇宙中飞行…… 这段话第一句总的写风筝“越来越多”,很“热闹”,然后第二、三、四句具体写了三种风筝放飞的情景,显然这前后构成了先总后分的关系。再如下一段话:“松鼠的肉可以吃,尾巴上的毛可以制画笔,皮可以制作衣服。松鼠真是一种既可爱又有用的小动物。”则是先分后总的关系。还有一种方式便是先总再分后总,比如《太阳》末段。
3分类
总分结构又分为3种:并列、对比、层进。
(以坚强为例)
A并列:有4种:(1)坚强是××(2)坚强能够××(3)我们坚强,是因为××(4)要做到坚强,我们应该××
B对比:先正后反。先说坚强有什么好处,然后中间过渡(然而……),再说不坚强有什么坏处,最后总结
C层进(这种比较讨好,既有话写,又显得思想比较有深度):坚强是什么——为什么要坚强——要坚强就要怎么做——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4范例
秋天的遐想
秋天终于来了.我生长在南方,对南方的秋天有着不一般的喜爱和依恋.在南方,夏季来得漫长,以致秋天的到来总会比北方晚些.然而,南方秋与夏之间区别还是明显的.
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一场秋雨一场凉,前几天一场秋雨过后,不再有酷热难熬的气温,肆虐的秋老虎倏忽不见了踪影.人们可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尽情享受秋天别有一番的风景;秋天不再有放射灼人的紫外线,晒得皮肤火辣辣的,秋天的阳光给人的感觉是柔和妩媚的;淫威的台风,狂啸的暴雨也已远去,秋风给人的感受是爽快和惬意.
秋与夏的区别除气候外,还有许多.比如树叶,秋和夏树叶的颜色反差彼大.一到秋季,树上的绿叶没有那么鲜绿了,慢慢地由绿变黄,随着秋天的深入大部分树种的树叶一片金黄,辉煌璀璨,在阵阵秋风扫荡下,片片黄叶也开始纷纷飘落大地,颇为壮观.乡村小道上,泥土气息渐渐浓郁起来,晨练和傍晚散步时,习习吹来的风带有丝丝的凉意.
秋夜,月色不再朦胧,月亮皎洁明亮,清辉溢耀.郊外,散发出野花杂草阵阵清香;林中夜莺声声,清脆动听;树木花丛中,小鸟叽叽的叫,赏心悦耳.伴随秋而来的天籁之音美妙极了,疏落的蛙声,稀弱的蝉鸣声,似乎传递着夏天的离去.骤雨的停歇,鸟儿的歌唱则告诉人们秋天开始了.
秋天是成熟收获的季节.乡村里,一片金灿灿的稻浪;山坡上,遍野的柑,橙,橘,柿等果实;瓜棚上,攀满瓜果藤芋与成熟的瓜果,等待着播种者的采摘,收割.
我喜欢秋天.是因为它没有病菌,害虫的侵袭;是因为它没有暴风骤雨,没有雷电的打击;是因为它没有烈日和酷暑的炼狱;是因为它没有冰冻和寒冷的冷酷.我喜欢秋天的秋高气爽,喜欢秋天的硕果累累.秋天给我的印象,一幕,一幕,明朗,清晰……
我喜爱秋天,赞赏秋天,依恋家乡的秋天,期盼每年的中秋在家乡与远方的亲人团圆.
5总分总优点
文章一般分为“总分”、“分总”和“总分总”三种结构方式。
所谓“总”就是文章的总起或总结,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指的是分层叙述。“总分总”的结构是先抛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再分层叙述,逐层深入,最后对文章加以总结。
相对于“分总”的结构方式,“总分总”的结构在一开始就将文章要点就交代清楚,使读者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文章最重要的信息,有效地稳定了读者的阅读情绪。
相对于“总分”的结构方式,“总分总”的结构在结尾处对文章整体内容作以收尾、总结,与开篇内容遥相呼应,使文章脉络互相贯通,各部分各有特点又紧密联系。
当然,这几种结构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写文章时,具体运用哪一种结构方式还要依文章的内容和特点而定。
总分总结构
总:就是中心意思.想表达的一层意思
分:分层叙述
总体来说就是表示总叙和分述的关系的结构方式。
总分总是阅读和写作过程中的解析文章的一种结构方式。开头提出论点,中间若干分论点,结尾总括论点(或重申论点,或总结引申),而几个分论点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层递关系、对比关系等等,但不能是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
总分总是议论文常用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还有总分、分总、分总分等几种变式。
阅读材料的时候,考生如果可以有效的把握材料的结构,明确每句话在整个材料中起到的作用,那就可以从整体上把握重点语句,找到主旨。做题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材料结构包括:
总-分结构、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分-总-分结构和分-分结构。
所谓分-分结构,就是作者把要表达的意图分条的罗列了出来,并没有用一句话总的概括分句的含义,几个分论点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层递关系、对比关系等等,但不能是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分-分结构中,因为没有一句总的概括,那么就需要考生把握每个分句,把分句的内容并列加和,概括出材料的主旨。
例、从羊皮纸、竹简到纸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从摩尔斯电码、二进制代码到影像的数字化,文化产品的载体越来越轻盈,精神产品的传播也越来越迅捷。特别是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打破了文化内容传播的时空界限,让文字、视频、音乐可以在瞬间传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同时,借助科技创新的种种新工具,人们可以以更快捷的速度,制作精彩纷呈的动漫游戏、数字影视、手机报纸、网络出版、有声读物等等,并由此创造出一个个全新的文化产业。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 文化的进步包含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B. 科技创新使文化创新的潜力变得无穷
C. 科技创新大大推进了文化创新的进程
D. 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工具和载体
首先根据设问“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确定此题为主旨概括题,接下来运用主旨题的解题思路,阅读材料,寻找材料的主旨。材料第一句讲了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产品的载体越来越轻盈,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速。材料第二句使用举例法讲了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让文化传播没有了时空的界限,第二句补充了第一句。第三句讲了科技创新的帮助人们进行文化创新提供了工具。分析过材料的三句话可知,前两句和最后一句是并列结构,材料整体为分-分结构。并列加和两个层次的意思,可知正确答案为D选项。
分总结构——尾句为中心句
例题2历史证明,每一轮经济危机都伴随着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然后逐渐走出低谷并开始复苏。不得不承认,金融危机让“中国制造”遭遇空前危机,这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各地区都在抓产业升级。但同时新的问题出现了,在“抓大放小”的惯性思维下,不少人认为,产业升级是大企业的事,与中小企业没有多大干系。显然,这是一种误读。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是科技创新,而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力量。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产业升级过程中中国企业面临的新问题
B.产业升级过程中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参与
C.技术变革是企业渡过金融危机的最好手段
D.产业升级是使“中国制造”渡过金融危机的关键
解析:此题答案为B。
文段首先指出金融危机的直接结果是各地都在抓产业升级.然后由“不少人认为”引出一种对产业升级的看法,即产业升级是大企业的事,与中小企业没有干系。最后由“显然.这是一种误读”引出作者的观点,即产业升级过程中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参与.即B项。
总分总的结构和先概括后具体的区别
“总分”式与“概括具体”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总分”式指文章的结构形式,这是作者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题材所作的组织安排。文章的结构形式大体可分为顺连式、平列式和交错式。顺连式指按照时空的变化、事情的发展、事理的联系来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如《景阳冈》可分为四段,是按“吃酒——上冈——打虎——下冈”的事情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的,就成了顺连式。平列式指把和表达中心有关的事物、思想观点等平列起来,***同表现中心。规章类的公文是典型的平列式。“总分”式也属于这种结构形式。如《桂林山水》可分四段:第一段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交代观赏的原因),这是总起;第二段讲桂林的水,第三段讲桂林的山,这是分写;第四段合起来描写桂林的山和水,这是总写。交错式就是指顺连式、平列式两种形式的交错配合。
“概括具体”式指文章的表达手段,这是作者根据内容需要作出的详略安排。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三个自然段各为一段:第一段,概括介绍画面的全景;第二段,具体介绍11个正在拉纤的纤夫;第三段,概括介绍这幅画产生的年代和作者。这篇课文就是采用“概括——具体——概括”的表达手段。
从上面谈到的几篇课文来看,“总起——分写——总写”结构的《桂林山水》中,体现不出“概括——具体——概括”的表达手段。因为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可以说每一段都是用概括的抒情语言写的;尽管一、四段比二、三段相对概括一些,但也不能就认定是采用了“概括——具体——概括”的表达手段。同样,“概括——具体——概括”式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也不存在“总起——分写——总写”的结构形式。因此,“总分”式与“概括具体”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不过,两者在同一篇文章中有一致的时候,即总起部分也是概括叙述部分,分写部分也是具体叙写部分。如《伟大的友谊》,第一段总写马克思、恩格斯是好朋友,同时又是概括叙述;第二段讲恩格斯在生活上帮助马克思;第三段讲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产主义事业上的合作,这是分写,同时又是具体叙述;第四段讲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这是总结,同时又是概括叙述。
分享:
13
喜欢
1
赠金笔赠金笔
阅读(3760)┊ 评论 (1)┊ 收藏(1) ┊转载(2) ┊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排行榜
前一篇:拥抱互联网,挖潜认识你的消费者
后一篇:中国走出去的对外投资战略(下) 试卷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发评论]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发评论
灌水赞美好顶顶顶开心路过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记住登录状态
分享到微博 新 评论并转载此博文新
按住左边滑块,拖动完成上方拼图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
拥抱互联网,挖潜认识你的消费者
后一篇 >
中国走出去的对外投资战略(下) 试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不良信息反馈 电话:4006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