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的一首七律。在七年级上册的期中课外背诵古诗的第一首。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 早自习,我们一起背诵了这首诗。然后,我引导学生去思考四个问题:
? 第一、从本诗你读到了怎样一个故事?
? 按照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来概括诗歌叙述的主要内容。
? 李白在秋天离开清溪前往重庆,夜晚行舟平羌江水面上,峨眉山上半轮秋月如影相随,激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于诗歌写了什么?学生们回答的还不够准确。我想,这个我没有把回答的要素告诉他们,加以指导的缘故。于是,我做了补充。要如何去回答。有规矩可依,他们回答的就流畅多了。接着我们继续思考:
第二、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设计这个题目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诗歌里发现美景,这些孩子们很了不得。他们的语言富有诗意,把诗歌中的美景一一展现。诗歌言简义丰。我让学生想象:你自己就是李白,首次出川,舟行江中,半轮秋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上,黛青色的山峦上,那明月格外皎洁。你坐在(站在)船头,看水面上银光点点,月亮它跟着你一路前行。船飞快地在一道碎金铺就的光带中,飞快前行。这样的想象和渲染,让学生很快就能融入到情境之中,看到了秦时明月汉时关。有一个同学用了五言诗表达出自己的发现,很有见地。
其他同学一听,不敢说话了。认为眼前有景不得,余刘阳题诗在上头,我鼓励他们还可以用散文等其他不同的形式来表现你的收获,结果化天乐、吴紫欣等同学都有出彩的回答。
在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个环节我处理的并不好。因为说到作者的情感,我们必须要联系景物描写和写作背景。学生说有凄凉之感,是不准确的。青年的李白,第一次出川,寻师访友,其目的是觅得飞黄腾达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情和抱负。所以,有憧憬之意。再看描写的景物:明月青山,月影相伴,又有对故乡、家人、友人的依恋和怀念,断无凄凉之感。
? 通过知故事、赏美景、察情感三个环节走进品出,既有了整体感知,又有了想象美景的表达训练,又根据文字和背景体察情感,让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了深刻的把握。最后,我们要去赏析文字的精妙。
李白在短短28个字中,铺设了6个地名,这样的表达可谓是构思新奇大胆,世上少有。你如何评价诗人的构思和语言?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涉足,下课的铃声就响了。我不愿意拖堂,所以,这个问题就留待下节课思考了。这里体现了李白构思精巧,不着痕迹地展现了乘舟飞驰而下,有一日千里之感。表现了作者那种急切走出世界,施展抱负的雄心大志。
? 在学生的回答的时候,我希望学生不要跳出诗歌,一定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序,声音洪亮,一定要足够大到所有的同学都能听得见。以此来训练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口头语言表达和胆量。让同学们能在众人面前落落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感想。
一首小诗,言简义丰;一节家常课,也要精心构思,内容不至于单薄;一篇小文,也需仔细斟酌,条理清晰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 贯穿语文教学的,有读:朗读,诵读,有感情地读,有表情地读。
? 不忘训练的,有表达。口头语言表达的组织,书面语言表达的优美。
精心构思的,有环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加叠垒,让学生几进几出,充分领悟和体会,并表达。
坚持要求的,有书写,有坐姿。
哪怕是一首诗歌的学习,如同麻雀,虽小,也要五脏俱全。
不过,由于是早自习,时间不够,设若时间充足,再加上其他相同主题的诗歌,同时期的诗歌,互相佐证,拓展,是不是更能体现语文课的魅力呢?
拙文有待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