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论文 发表刊物 1985年第3期 新妇用典之我见 《文学遗产》 1985年第6期 严羽不落言筌说的美学内涵 《学术研究》 1986年第3期 汉魏风骨与正始之音 《文学遗产》 1986年第5期 《采薇》并非以哀景写乐 《学术研究》 1987年第1期 一个从玄学向美学转化的论题论言意之辨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学术研究》 1987年第4期 征实求是的科学精神 《文学遗产》 1988年第1期 换骨夺胎二法本义辨识 《中山大学学报》 1989年第3期 唐诗分期的几个问题 《文学遗产》 1989年第5期 从破体为文看古人审美的价值取向 《学术研究》 1990年第1期 传统文学批评方式的历史发展 《文学遗产》 1990年第4期 江山之助 --中国古代文学地域风格论 《文学评论》 1990年第4期 生命 感悟 理性 《中山大学学报》 1991年第2期 整体性地把握文学批评发展的轨迹 《文学遗产》 1991年第2期 古典风格学的形成及特点 《学术研究》 1991年第4期 辨体与破体 《文学评论》 1991年第4期 文学上的南北派与南北宗 《中山大学学报》 1992年第1期 人品与文品 《文学遗产》 1992年第6期 历史的观念--中国古代文学史观初探 《文学评论》 1993年第1期 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历史发展 《中山大学学报》 1993年第4期 集句论 《文学遗产》 1993年第4期 从体到派 《学术研究》 1994年第1期 生命之喻--论中国古代关于文学艺术人化的批评 《文学评论》 1994年第2期 释《文赋》怀霜凌云 《学术研究》 1994年第4期 论题壁诗 《文学遗产》 1995年 儒学与评点之学 《华学》创刊号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5年第1期 评点之兴 --论文学评点的起源和南宋的诗文评点 《文学评论》 1995年第3期 遗音与前奏 --论晚明小品的历史地位 《江海月刊》 1996年6期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第一作者) 《复旦学报》 1996年第1期 《帝京景物略》与竟陵文风 《学术研究》 1996年第2期 论谣谶与诗谶 《文学评论》 1996年第2期 论张大复的散文小品 《中山大学学报》 1996年第4期 唐诗中的留别与赠别 《文学遗产》 1996年第5期 论古诗制题制序史 《文学遗产》 1996年第6期 钩沉拾遗 探源溯流 《文学遗产》 1997年4期 论晚明清言 《文学评论》 1997年第5期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与彭玉平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 1997年第6期 晚明心态与晚明习气 《文学遗产》 1998年6期 论《四库全书总目》在诗文评研究学术史上的贡献 《文学评论》 1998年第6期 古代兵法与文学批评 《文学遗产》 1999年创刊号 策问与对策 《新国学》 1999年第4期 一个期待关注的学术领域--明清诗文研究三人谈(第一作者) 《文学遗产》 1999年第6期 唐代判文文体及源流研究 《文学遗产》 1999年7月 从传统形态诗文评到现代形态批评史(第一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研究的世纪回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0年第4期 论宋代隐括词 《文学遗产》 2000年第6期 明代八股文文体研究 《中山大学学报》 2000年第6期 简论八股文对文学创作与文人心态的影响 《文艺理论研究》 2000年第7期 文字游戏与汉字诗学 《学术研究》 2001年第1期 先秦盟誓及其文化意蕴 《文学评论》 2001年第4期 文体形态:有意味的形式 《学术研究》 2001年第5期 诗可以群(第一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 2001年2月 诗牌谱研究 《古典学的现在》日本京都大学 2002年第3期 汉魏六朝挽歌考论 《文学评论》 2002年第3期 五四与晚明 《文学遗产》 2009年第2期 宋代文章总集的文体学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 2010年第4期 “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国古代对于诗人的集体认同 《中国社会科学》 2008年第5期 从章句之学到文章之学(吴承学 何诗海) 《文学评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整理 花城出版社 1988年
●《瞎骗奇闻》整理 花城出版社 1988年
●《糊涂世界》整理 花城出版社 1988年
●《最近社会龌龊史》整理 以上四种与卢叔度合作 花城出版社 1988年
●《封神演义》整理 与卢叔度合作 花城出版社 1996年
●车王府曲本选 主要整理者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0年
●车王府曲本菁华·元明卷 第一整理者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2年
●车王府曲本菁华·明清卷 主要整理者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2年
●菜根谈 呻吟语 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5月 詹安泰文集(吴承学 彭玉平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庆祝王运熙教授八十华诞文集(与曹旭合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