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优美散文 - 华山缘何奇险散文

华山缘何奇险散文

“华山”,这是个与“险”字密切相联的名山。华山之险,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绘声绘色地描述过、渲染着。游过华山的人,也无不为它的奇险而惊叹和折服!

 历代描写华山之险的诗词华章汗牛充栋、数不胜数。曾隐居学道于华山,扶佐朱元璋取吴越、收中原、平定天下的元末明初著名诗文大家刘伯温在《题徐资生华山图歌》中就如此写到:

 华岳插天七千丈,丹崖翠壁开仙掌。

 壁间擘出黄河流,大禹以之分九州。

 河流滚滚赴溟涨,华岳拔出天河上。

 云宫雾窟疑本无,石室金台俨相向。

 玉泉高通玉井津,中有莲实如车轮。

 时人肉食未羽化,可望不可聊相亲。

 高堂晚清图画展,眼明一见心自远。

 世间尘土今纷纷,吾当拂衣卧山云。

 此诗格调高雅,意境超凡,词语奇妙,将华山赞颂得崇高神圣,宛若仙境。

 华山以奇险名冠天下。那么,华山缘何如此奇险呢?我们说,华山的奇险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其一,华山奇险与它所处地质构造位置有关。华山在大地构造上为秦岭隆起上升区,与它相邻的关中平原为相对下降区,二者之间为深大断层所隔,一“升”一“降”,二者高差悬殊。华山地区构造运动活跃,断层发育,断层倾角较大。这样的地质构造基础,导致了华山的高隆奇险。

 其二,华山奇险与它所构成的岩石性质有关。华山的山体是由花岗岩构成的,花岗岩岩性致密坚硬,岩石的孔隙率很小(仅为1%左右),岩石的耐酸耐腐蚀性强,抗压强度达1000—2600公斤╱平方厘米,远较砂岩等岩石大得多。因此,花岗岩极耐风化,是著名的“顽固不化”的硬石头。这样的硬石头,在自然界的风风雨雨中,它不像砂岩等那样的“脆弱”,它可以任凭风吹雨打,傲然屹立。另外,花岗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也比较特殊,抗剪角度达六、七十度,当发生断裂、崩塌、陷落时,会形成坡度陡直的地貌形态。这也是华山奇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三,华山奇险与它构成的岩石时代有关。华山花岗岩为燕山运动时的产物,形成时代较晚。在地球45亿年的漫长历史中,曾发生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每一次的构造运动都会有岩浆的侵入,从而形成花岗岩等岩浆岩。这些岩浆岩,由于形成时间不同,“年龄”有老有少,“阅历”有长有短。有的岩浆岩形成于距今数十亿年或数亿年前的'吕梁期、加里东期或海西期,已经进入了老年或中年期;而有的形成于距今约几千万年的燕山期或喜马拉雅期,正当青春时期。年老的岩体形成时代古老,饱经了地质构造变动和风霜雨雪的沧桑,满身疮痍、疏松破碎,常常被风化侵蚀夷为平地;而年轻的岩体形成时代较晚,“履历”短暂,正当“风华正茂、血气方刚”之时,岩性坚硬,不易被风化侵蚀,可以傲然挺立。华山地区的燕山期花岗岩的年龄不足一亿年,属于年轻的岩体,就很容易成为髙拔奇险的地貌形态。

 其四,一个山体的产出形态和所构成岩体的构造节理特征也是决定地形地貌的原因。华山是由一个整体的花岗岩岩体构成的,这个花岗岩岩体,实际上是岩浆侵入时形成的一个整体“岩株”。

 华山这个整体岩株,表现了四壁陡直的产状。当岩株周围的古老软弱片麻岩被剥蚀,岩株露出地表后,其“尊容”就呈现为“华岳灵峻,削成四方”(郭璞《太华赞》)的形态。

 花岗岩虽然坚硬,但它并非铁板一块、无懈可击。华山花岗岩有发育的多组节理,这些节理相互交错,使整体的岩株破裂成很多块体。这些破裂的块体,又极其容易地在地质构造运动和风雨洪水侵袭时,发生整块的塌落现象……这些,对于形成华山的突兀地形也起了很大作用。

 其五,华山地区的气候因素也是华山奇险的原因之一。华山地区的特殊地理、地形、地貌环境,使其成为地形雨的中心。因为是地形雨的中心,华山地区降雨量较周围地区明显偏高。据多年气象资料,华山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000毫米,高出关中地区将近一倍。另就降雨的分布时间而言,70%以上的雨量降落于5—9月份,尤以7—9月份最多,雨量分布不均匀,且多暴雨。这样的降雨特点,这么丰沛而集中的雨水,容易产生洪流的侵蚀作用,使多组节理裂隙发育的岩石塌落滑下,易于形成险陡的深沟峡谷地形。

 在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华山花岗岩之上的古老片麻岩被风化侵蚀剥蚀殆尽,处于花岗岩岩株周围的片麻岩也很容易地被削低了,比花岗岩的岩株低了五、六百米。这样一来,奇险挺拔的华山就“鹤立鸡群”了。

 华山直挺黄河边

 雄视东方函谷关。

 西接昆仑成一脉,

 千峰万壑护中原。

 这是开国元勋之一的朱德委员长生前写的《华山》七绝诗。该诗极其通俗易懂地概括了华山的奇险雄姿,气势磅礴、气吞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