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英雄形象:
在小说《社戏》中,作品通过一系列的画面展现了一幅幅优美的乡村风景图,塑造了一群利索、能干、热情的小英雄形象。聪明能干的双喜:他的“大悟”,让我们借用了八公公的航船;他的“打包票”让家长放心,“我”才能如愿以偿……由此可以看出双喜的聪明,善解人意。当母亲追出来叮咛时,双喜是拔前篙,点开船,,桥石上一磕,就出了桥。可见撑船的技术之高。突出了农家少年的能干。憨厚无私的阿发,为了偷豆之事不被暴露,他宁愿让小伙伴们摘自家的豆子。足见其特有的纯朴,憨厚的性格特点。在《故乡》中也塑造了一个活泼可爱、富有表现力的少年形象。少年闰土是一个天真活泼、聪明能干的小英雄,“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他总有滔滔不绝的话语,如何捉鸟捕雀,如何看瓜时刺猹,他知道海边有五色的贝壳,沙地有跳着的鱼等,说话都是脱口而出,干脆利落朴质而又生动,充分体现了少年闰土的多知、能干、热情、纯真。
从这些形象中可见鲁迅先生对儿时美好生活的记忆。
二:愚昧麻木的农民形象:
木偶式的中年闰土:少年是热情纯真的闰土到了中年却精神麻木,木偶人一般。三十年后,再见到的闰土是:“紫色的圆脸”已是“灰黄”的,且有“很深皱纹”的脸;“红活圆实的手”而成为“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如“松树皮”的手……这一切变化绝不仅仅是岁月流逝打下的印痕;那灰黄的脸色,那眼睛周围的红肿,那深深的皱纹,那粗笨开裂的手,那瑟索的身躯,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是过度操劳引起的憔悴。说话也是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表现说话人的迟钝、麻木。
豆腐西施杨二嫂:杨二嫂是一个可笑、可气、可恨而又可怜的人物。她原来是开豆腐店的,为了豆腐店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她擦着白粉,终日坐着,实际上是用自己年轻的美貌来招待顾客,当自己的青春已逝、美丽不再的时候,她就把任何东西都拿来当作获取物质实利的手段了。她的人生完全成了物质的人生,狭隘自私的人生。
他们都是现实社会折磨下苦难的代表,这些正是阶级压迫最有力的的印证。
勤劳朴实阿长:鲁迅小时的保姆,没有什么文化,很迷信,但一心对鲁迅好,以至多年后鲁迅仍然十分怀念她。 她虽目不识丁且又喜欢切切察察,说长道短。她还有百班禁忌,对少爷管的多,晚上睡觉的时候,让给他的地方又太小,他迷信记得很多祖传下来的规矩,都是琐碎之至,麻烦之至。但阿长她做事专心,对少爷关怀直至,特别是买〈〈山海经〉〉的事,体现了她的母爱。过几年以后,鲁迅还不能忘怀这分恩情,惟有这一份慈爱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这就是这为连姓名也没有留下的普通劳动者值得敬爱的地方。
三:迂腐落后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孔乙已”的形象,其实算是一个落迫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所上演的一场悲喜局。知识分子的清高、自负完全集中在孔乙已一个人身上,他算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人”,孔乙已深受科举制度毒害,却又耻于和“短衣帮为伍”,他的悲剧在于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处境,且以“君子固穷”自居自慰。他受欺凌但不想起来反抗,被压迫也不想起来斗争,而是用瞒和骗的自欺欺人的方法来对待人们的侮辱。麻木不仁,自甘堕落,好吃懒做,这是孔乙己的基本特征。
孔乙己的悲惨的命运是造成的?他的性格特征是怎样形成的?答案只有一个,是万恶的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科举制度造成了大量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物,他们爬不上去就是跌下来,穷困潦倒一生。几千年来,有多少这样的青年就这样地被罪恶的封建教育制度吞噬掉了啊!孔乙己正是其中的一个。孔乙己的悲剧不只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救救孔乙己是必要的,而疗治这个病态社会的毒瘤才是根本之策。
四:恩师形象:最古老的教育莫过于私塾,最时髦的教育莫过于出洋留学。正巧的是,鲁迅都经历了。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和日本的藤野严九郎这两个教师的形象,分别出自于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两文都摘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回忆的都是求学时代的美好生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少年时代的生活散曲,《藤野先生》是青年时代出国留学生活的恋歌;两文都活跃着一个很有个性的教师形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作家的启蒙老师,在那里,鲁迅受到的是正统的封建文化教育:每天无非刻板地背书、听书、习字、对课,不听话就遭到呵斥,甚至打手掌心。但鲁迅先生仍旧很尊重他。因为,在鲁迅先生的眼里,他是一个很正派的人:极方正、质朴、博学。他对鲁迅十分关心,对劳动人民十分同情。他对学生要求严格,但从不体罚学生,是个慈祥的老师。《藤》文中的是作家出国学医的洋教授,藤野先生是个俭朴的人,他对鲁迅这个中国留学生十分热情,诚恳,并没有因为鲁迅是中国人而产生偏见,反而更关心他:为鲁迅修改讲义,对鲁迅的学习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着鲁迅。在鲁迅心中,他是个伟大、正直、热情、诚恳的老师。荀子说:“亲其师,信其言。”要使学生亲师信言,教师必须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充分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用自身规范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潜移默化学生的心灵。这是我从以上两位老先生身上得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