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生活,万卷书万里路2017年8月20日,连续1000天阅读日志第170天。
8月出行的几天,欠下几篇文章未写。回家后,一直在念叨着要把这几篇文章补上。
素材是有的,且数量很多。八月阅读过的书籍很多,可都还没写书评呢。
这几个月,对于阅读过的书籍,我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所有你读过的书,倘若没有写出书评,几乎就等于没读过。
我很清楚自己的阅读习惯:总是一目十行囫囵吞枣,没有耐性一字一句细细品味。就连阅读考试书籍,都是这样:快速读完一遍,再重复阅读第二遍,一般要把书读完三遍才敢进考场。而不是像很多细致的人那样,一次就记住很多细节。
我这样的行事风格,也体现在很多事情上面。比如:从小到大,考试时,几乎都是不检查的,所以每逢考试,我经常是第一个交卷。而家里的书,之所以越来越多,以至于弄得家里书泛滥成灾,除了我本身确实崇拜书本,还跟自己的阅读习惯有关:我总是迫不及待翻开一本新书,总是妄图把某一个领域,某一个我喜欢的作者的书一本不落全部买回来。
又比如,就连写文章,我几乎都是一气呵成,还几乎从来不愿意花费时间去修改。以至于我的文章总是经不起推敲甚至错别字和病句连篇。
所以,读完一本书,脑袋里常常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或者,用一句话说。读完一本书,脑袋里常常还是一团浆糊,只知道这本书确实好,至于好在哪里,可能只能用三两句话说出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其中一两点。
悲哀,作者如此呕心沥血的心血结晶,竟遭我如此薄待,内心里不免愧疚万分。
记得俞敏洪在那本名为《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带有自传性质的书中说:他在北大四年,读了800本书。
大学四年读这么多书,确实是一大可以引以为傲的谈资。但,时过境迁后,现在的他却认为,如果当初自己选择精读其中的一部分,肯定比那样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泛读方式要好得多。
读完他这段话,我当时立即想到自己,我正是跟大学时代的俞先生有同样的读书习惯。这,看来确实是要改正的。
可是,几十年养成的习惯,岂是说改就能改的!
于是,我还是一方面疯狂买书并快速阅读着,另一方面却总在安慰自己:这本书,下个月要重读,那本书,明年一定再次拜读……
可往往,新书成堆往家里搬,旧书便悲催地放在书架上蒙尘。
这么说来,我实在算是一个喜新厌旧的浅薄之徒。
看着书架上那一排排曾经翻阅过的旧书,严重的自责像虫子般蚕食着我这颗真正爱书人的心!
直到最近几个月,我找到了一个治疗这个心病的好办法——写书评,方才如释重负。
快速读完一本书后,思想上的触动总是或多或少有些的。趁着他们还在脑海里,赶紧用手中的笔记下一二三来。
因为要写书评,首先,你必须把那本书的标题细细斟酌一番;然后再前言都到结语,并其他人的推介语,你都需要回过头去细斟细酌;同时,你还要再次面对作者的目录部分,研究再研究。通过这三个步骤,这样才能把握好作者的行文脉络。而只有把握好了作者的行文脉络,你才能写出书评来。
在以上基础上,你需要把前面阅读过的那些重点语句和段落从头至尾再读上一遍甚至多遍(说明一下,我读书,喜欢在书上划线做笔记,有时一本书读下来,整本书犹如鬼子进村般的惨不忍睹)。
再次做了一遍这样的工作后,你才可以胸有成竹地提笔写书评。否则,写书评会是一桩相当痛苦的事情。痛苦到什么程度?以我个人的体会,那是跟写随笔,写散文,完全不同的境界。甚至比写那些单位指定我写的所谓学术论文还要让我精神苦闷,真如古代没有止痛剂没有麻醉针的妇女生产般的痛苦!
所以,以我每天至少十万字的阅读量,我每个月阅读过的书籍至少有15本,但是我提笔写下的书评,寥寥无几。
因为,写书评,实在不是一桩容易事。
世间事,跟精神生产有关的,几乎都要经过精神的阵痛,又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实现?
不过,做好了充分准备工作的书评,写起来就容易多了。
而且,写完了一本书的书评后,对那本书的了解也就全面了,基本可以说抓住了它的精华部分。
这样的阅读,也才算是有效阅读。
曾经有人说,凡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我是不是要说,凡是不写出书评的阅读都是作秀式的阅读?
好吧,从现在开始,对自己看过的书籍,硬着头皮,一一写阅读感受去。
人说,只有不断走出生活的舒适区,我们才能不断成长。
而成长,不管是10岁,20岁,还是40岁,50岁,甚至80岁,都是我们生而为人,最重要的课题。
不要担心浪费时间。人,你成长,终有一天,会有一堆土馒头;而,你不成长,也会是同样的结局。既然如此,何不让自己日复一日往前走,让自己,年岁见长,学识智慧亦同步见长呢?
附: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亮那颗红心哦!
或许读者诸君有更好的有效阅读的方法,那就请不吝赐教,在评论区留言,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