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优美散文 - 冯杰:诗人、厨子与画家

冯杰:诗人、厨子与画家

《冯杰:诗人、厨子与画家》

灰竹子/冯杰。

十多年前冯杰即是名誉诗坛的诗人,那时他戴一副圆圆的复古眼镜,周身是谦谦君子的民国范儿,在一群写字人中鹤立鸡群,乍一看恍惚有诗人徐志摩的影子。但冯杰骨子里并不是那种热烈的浪漫诗人,他的文字即使醉眼蒙眬,也清醒地扫视着眼前的路,从不会迷失在风月里。艺术家在自我的艺术世界里,要一座山就搬来一座山,要一场雨就唤一场雨,当然全由他来主宰。具体到生活中,艺术家分两类,一类是把艺术的边界扩展到生活中,生命力或是爱的能力超强,比如张大千、齐白石。还有一类艺术家不是这样,他超脱得不食人间烟火,人间一切都成为艺术负累。比如林和靖,这么大一个艺术家,孤高恬淡,清心寡欲,竟然过着梅妻鹤子的生活,只觉得青山绿水与他相宜,他把情感转移到他喜欢的一切风物上来。

冯杰应该属于第三类。他分得清生活与艺术的界线。翻遍他的画作,也不见风月的影子,故其非鸳鸯蝴蝶派。读他的书,是一种乡村植物普及,他竟然知道那么多的野草名字,他又从野草名字中去生发才子佳子的想象,那些童年时的野草让他忆起,在他笔下有了光影,有了传说,成了会行走会说话有故事的精灵。一个个叫起来,都是早年失散的可以慰藉寒凉的朋友。他写地黄,言及是一种泽马之草。我上网查了方知,地黄就是我小时候到地里薅草经常拿来吮吸的那种,它头顶着横七趔八的桃紫色小喇叭花,渴了,我和小青小红们便抽出来一朵朵带着细管子的花,像蜜蜂一样咂吧咂吧它的花芯,甜甜的,安慰一下童年孤独单调的味蕾。

至今仍记得他的散文《月光转身离去》。想是在一个夜晚,乡下的月光,乡下小酒肆油漆斑驳的木桌子一幕幕来到他眼前,乡间的气息、乡间的人物顺着记忆都来找他。虽说他是头顶着光环进城当专业作家,但漠然阔大的城,也会让他生出淡淡的无措。所以,在繁华的背后,他的魂灵常常溜到乡下,去找他熟稔亲近的一切来悄悄聚会。

草木是卑微的,又是坚韧的。冯杰用自己的文字一一寻找它们,和它们相识,索隐,对话。那么多草木的名字,怎么记得那么清楚呢?真让人嫉妒呢。想必是姥姥姥爷教的,他们陪伴了冯杰的童年和少年,许多对生活对世界的认知和经验最初是从他们身上得来的。他写北中原的草木,也是在写自己对逝去亲人的缅怀,那种抚念之疼在叙述中就能轻轻地触摸到。

冯杰喜欢梁实秋周作人一路的文字,闲适的格调,淡雅的笔意,一一呈现着故土的风俗人情。从自然的书写到文化的剖析,他的触角延伸到历史上那些隐逸的、富有才学的,有一肚子不合时宜、与当世格格不入的高士。他在写荆芥时联想到张岱、八大山人、傅山等是一身荆芥味。他如此爱这些草木,引这些人物为同道,连味道也沁入了灵肉。其实,人何尝不是另一种草木,“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草木就是自己的镜子,就是自己最终的化身。

他的《说食画》是他一个人的私家菜,搜集来自北中原的食材及烹饪方法,让人感觉他是一个从小就懂得烹饪的厨子。而以他的身份,又不是一个普通厨子,他用诗与色彩烹饪了来自北中原大地的一道道豫菜,读者见识了他的食谱,也品出了艰涩人生的味外之味。

在现代社会里,读冯杰的书感觉我们还生活在乡土田园里,生活在手工制作的温暖里,姥姥与母亲在物质匮乏时期,把一些可吃的、别人弃掉的,都想办法做成嘴里可嚼食可填肚皮的食物。这种虽然贫朴、仍不失一家融融灯火的影像,深深地留在对亲人的追忆里。而现在网络世界,生活大不一样了。好多年轻人不会做饭,不肯学厨艺,整天以外卖打发日子;即使坐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即使家里冰箱满满,也还是懒得动手。厨房清冷的家是没有温度的家,源于家庭的爱也会大打折扣。吃着饭店商业生产的饭食,一点也品不出家的味道。现代人失去了这种福分。

这两年冯杰画画如火如荼。每天在微信里可以看到他的新作随着早晨的日头冉冉升起。他把那么多中原人熟悉的草木、牲畜、小兽、飞禽,无一不渗入他的笔墨与色彩中。

仿佛是他与人的对话越来越少,与他的这个色彩王国对话越来越多。艺术家在自己的世界里是自由的。他的画越来越画出一种自信,画出一种气势来。别看是小品画,冯杰兄笔下的钟馗李逵皆咄咄逼人,格外神气,挥起斧头来自有一种扫尽人间一切害人虫的厉色与勇猛。冯杰画的苏东坡,人物旁绘的是象征气节风骨的碧竹,题款为苏子的词《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有一种道家的洒脱与超逸。尽管冯杰说他不信佛也不在道。我看他天天在宣纸上画这些已经是“五迷三道”了。

再看他的书法,无论从内涵还是形式都十分入苏,写得一手漂亮的苏体,一眼看上去,好像都与苏子的词句 “莫听穿林打雨声”有关。他那倾斜的苏体因了风雨从右上方那个方向潲过来。诗人的字总是带着想象的痕迹,带着自然风物的气息,沐浴其中,发丝会掠过一丝丝凉意。

都说顾城是童话诗人,他把太阳下的沙滩看作正在烧烤的面包。但我觉得冯杰兄是童话画家,或者是寓言画家。他听得懂草木与走兽的语言,是它们的代言人。他写大树,写瓦,写北中原的种种美食,赋予他们一种风神。他画一只葫芦,便听得出“葫芦有声”。他画一棵白菜,便想到“我心素如此”。即使画两牙西瓜,他也把它们看成两座红山,何其童真澄澈,语言仿佛镶着太阳的光边。

你是鱼吗?/冯杰。

偶有新诗/冯杰。

书法和鸭子/冯杰。

谁说他的文字不涉足政治,他的《水浒》系列人物画顾左右而言他,时不时朝现实放一两枚箭矢,然后归纳为一句话,宋朝距现在一千多年,今古依然。

冯杰的诗文在华人圈负有盛名。一次又一次,他的书越过那一湾浅浅的海峡,在对岸亦引起不小的热度,收获众多的嘉誉与褒奖。台湾诗人痖弦在河南文学院与河南诗人的一次见面会上说,冯杰在台湾获的奖项如此之多,他家的房子都是拿奖金盖的吧。这话一定没有假。在画界,他也愈来愈拥有自己的文人画地位。在街上,偶尔会遇到茶店里挂着的冯氏猫头鹰,在城市的水泥丛林里,栖息得有点寂寥。他墨色淋漓的芙蕖,倒是越画越肆意张扬,莲的身姿努力从重重的墨叶里挣扎出明亮的节操与风骨。

总觉得冯杰到《故事家》作主编有点不妥,一个吟诗弄墨的书生混入了志异书怪、引车贩浆的热闹与传奇中,有点格格不入。每次拜访他之后,包里总会装满花花绿绿新出版的《故事家》。幸运的是,他在此任上,依旧用自己的方式诗意地叙述北中原的风物。骨子里的东西不可改变,他仍然以自己的方式独标于时代。

从他客居郑州到现在,已十多年。有一次在孙公的农庄,大家饭后去散步,他告诉我,我就不去了,腿疼不得劲。你看拜伦就是这样。他真够风雅的,身上的一点毛病也要跟诗歌联系起来。这就是他身上抹不掉的诗歌精神与诗歌的尊严吧。

“犹恐星坠惊梦醒,不敢独擎长夜灯。试问能烧几斤愁?门外空枝正连风。”冯杰当郑州人十多年了,一直没把这里当作真正的家,以“客居”称。好几次周末打电话,他都以长垣腔告知,“我在长垣呢”。

那里有他的听荷草堂,那里有他熟悉的乡村美食。大概他又回去为家人当厨子去了。

写下这个题目,忽有人提醒我,日本古代高僧、书家良宽生平最不喜“书家的字、厨师的菜与诗人的诗”。莫不有逆?深入其禅理、书法方知,良宽意在崇尚自然,讨厌匠气,主张自性。他淡泊物质,乞讨糊口,栖息在一间草庵里,乐于与小朋友嬉戏玩耍,童心未泯。稍加思忖,良宽的妙言放在我书写的对象上竟是一种契合。嘿,这就对了。wy

美编 敏子 jiminzi512@163 编辑 饶丹华

生动的木鸡/冯杰。

中秋的故事/冯杰。

怕他个鸟/ 冯杰。

诗言志柿也言志/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