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优美散文 - 名人的另一棋局

名人的另一棋局

在木谷实对秀哉的一局棋前5年,曾有过一盘轰动日本,后来载入史册的棋,这就是吴清源对秀哉的挑战赛。当时,吴清源只有19岁,正处在和志同道合的木谷实进行新布局研究的“癫狂时期”,因此在布局的1、3、5手石破天惊地走出了“三三、星、天元”。这一开局,在吴清源是很自然的。但是,却在本因坊一门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三三”一手,是在本因坊门中被列为“禁手”的。而在社会上,棋迷中虽有人喝彩,而“岂有此理”这样的信件,一像雪片一样寄到了新闻社。

在80年代,当70高寿的吴清源正式宣布引退的时候,他曾对人回忆过这一段往事。后来,在台湾的报纸上,登载了长篇连载。作者黄天才在《吴清源棋坛恩怨风云录》中,这样写道:

当时棋赛的各种规章法则,不像现在这么周密严格,加以,秀哉名人的地位太崇高,棋院及读卖新闻社也不敢特别制定比赛规程来约束这位一代宗师,于是,这场全国瞩目的大棋赛,除了按传统惯例进行外,特别规定之有两项:一是双方的用时限制,各为24小时;一是每周只对弈一次,原则上是每周一举行。由于规则不够严密,结果出现了很多毛病,譬如:因为没有规定这场棋赛必须在若干天内赛完,结果,这一局棋从昭和八年10月16日开赛,直到昭和九年1月29日才结束,整整拖了三个半月!当时,秀哉地位高,名气大,吴清源只能听任他摆布。秀哉兴致来时,就通知吴清源去对弈;秀哉弈到疑难不决的地方,需要慢慢考虑时,就说一声“今天到此为止”,遂即打挂休息,吴清源也只好听命。其间,第八次对弈时,秀哉坐定后,打出一子--这是他休息考虑一个星期而决定的一手棋,吴清源略加考虑,两分钟后,应了一手,秀哉名人随即陷入长考,默坐了3小时17分钟后,宣布打挂休息,起身走了。这一次对阵,等于只下了一手棋,弄得在场观战采访的新闻记者们都抱怨连天,不知道如何写新闻。如此随时随意可以停手的棋赛,对于辈份较低的棋士,真是不公平,而且还容易出弊病,因为,当时还没有采行所谓“封手”制度,作弊是很难防止的。

尤其,在当年吴清源挑战秀哉名人那一局时,每星期才对阵一次,三个半月中,一***对阵14次,每次休兵,都是吴清源摆下黑子后,名人秀哉宣布打挂,因而,每次休兵,秀哉都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来从容考虑对策,他所占便宜实在太大了。但弊端还不止此,重大弊端还出在有帮手助拳的事情。当时,竟然闹出这么一个纰漏:

在昭和九年1月15日,第十二次对阵交兵的时候,秀哉名人的白棋已经相当不利,陷在处处受制的困境之中,所有观战的人都看好吴清源的黑棋。那天秀哉只下了两手,当吴清源摆下了他的第159手时,秀哉发觉形势更紧,所受压力愈来愈大,遂宣布打挂休兵;回到家中,本因坊门下徒众群集,大家遂围拥在棋盘边***同研究起来。当年,像秀哉名人这样的顶尖高手出战,他的门徒亲友群集家中列阵摆谱***同研究,本也是常有的事情,大家七嘴八舌提提意见,当然也难免。但这一次,既是如此重要的一盘棋,而对手吴清源又是匹马单枪挑战的小后辈,日本棋界的一般公正人士都让为本因坊门下徒众应该自重自束,不能以众欺寡的,不料事情有意外裙话说休兵一星期后,第十三次对阵交兵,落子幺后,全局改观,吴清源全力抢救 也挽回不了已被翻盘的危局。此后,棋势急转直下,进展快速,一星期后第十四次交兵,就全局结束了。吴清源黑棋以两目败。

黄天才先生在写这一段的时候,还是带着浓厚的感情的,他在列举事实为吴清源抱不平的时候,却忽略了一个常识。对手能在某一手就力挽狂澜将一局棋翻过来,那么在自己的一方,就要研究,在前面有什么问题了。在一般的棋谱中对本局的评论,是平和多了。在《围棋名局赏析辞典》日本卷中,有这样的评价“黑157,错过了次序,是本局的最后败着。”

第157手在160手之前,显然是吴清源给秀哉以机会了。

当然,秀哉在局后召集门徒和利用打挂拖延时间思考绝不是什么堂堂正正的大家风范。正是这样的一群人对一个人的比赛,长时间对短时间的比赛,给吴清源以很大的不公平,棋盘上的败着,其原因或许要到棋盘外去找。

这犹如天兵神将的160手,当然成为大家谈论的中心,在谈论中,竟爆出惊人的内幕:原来这一妙棋,不是秀哉本人想出来的,而是秀哉的高徒--当时被视为棋坛新锐的前田陈尔的杰作!这个传说,愈来愈盛,竟成为日本棋界公开的秘密;这一局棋,遂成为日本棋界的传世名局之一。

这一局棋,对吴清源的一生有上深远影响,不但有助于他的威名传播,而且,使他的名字与日本棋界后来普遍采行的“封手制度”联在了一起,因为,在这一局棋后5年,本因坊秀哉引退,棋界为他举办纪念棋赛,由全国高手互战选出战绩最佳的一位挑战者,向秀哉挑战一局。此时,吴清源因病未参加比赛,而由吴的战友木谷实赢得了挑战权。在挑战赛开始之前,木谷实鉴于吴当年落败的教训,遂坚持要求实行“封手制”,以示公允。自此之后,“封手制”才普遍采行。棋界中人没有不知道吴清源与“封手制”这段掌故的。

这一段背景,比吴氏自己的传记还要明白。在受到不平待遇的年轻的一方,经过失败和斗争,才争来了平等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十分珍贵的,木谷实要全力捍卫一权利,当然没有什么错。

在川端康成的一面,他将一位悲剧人物写出来,用自己的美学观念,用自己的感情,也没有什么错。

在读者来说,将小说和事实作重合的对比的时候,是会发出自己的思考的。欣赏文学和研究历史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川端康成是在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他在获奖时的演讲是《我在美丽的日本》,这是一篇谈日本文化之美的散文。当中国的文学家严文井得到这一篇文章的中译本的时候,将它介绍给陈祖德。当时陈祖德以他的《超越自我》,进入了创作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