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名于明朝末期开始流行。
《唐宋八大家文钞》是明代茅坤编定的一本书。此书流行以后,“唐宋八大家”的说法才得以固定下来。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任青阳、丹徒两县知县,迁礼部主事,又转任吏部稽勉司,曾受牵连而谪为广平通判。后又屡迁广西兵备佥事、河南副使。由于镇压广西瑶民起义有功而升为大名兵备副使。终被忌者中伤,落职归家隐居50余年而卒。
茅坤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主张,提倡学习唐宋古文。他评选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在当时和后世有很大影响。此书选辑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家文章***164卷。每家各为之引。总序中说:"世之操觚者往往谓文章与时相高下,而唐以后且薄不足为。噫!抑不知文特以道相盛衰,时非所论也。"所以茅坤选文目的在于宣扬八人文章中得"六经"之精髓者,对韩愈尤为推崇。他评述文章艺术形式也不出八股文笔法范围。他评点注释虽多有疏漏、错误之处,但此选本繁简适中,可作为初学者之门径,因此几百年来盛行不衰。"唐宋八大家"的名目也由此流行。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他们的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所以也称“唐宋散文八大家”,其文章不但震撼唐宋文坛, 而且是后世散文的楷模,炳彪于文学之林。
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位散文家的合称。明初朱右选韩柳等八家古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取八家。明末散文家茅坤承二人之说 ,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此书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 ,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 。清代魏 源有《 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 》(8卷)。
韩愈(768-824)
被推举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出生于官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都做过朝官或地方官。父辈能文者有韩云卿,李白称他“文章盖世”。韩愈也说:“愈叔父当大历世,文辞独行中朝。”,叔父与兄都以文章名世。但这幸福的一切,都成为了他不幸的源头。韩愈三岁而孤,由其兄韩会抚养。其身世甚似李密所言:“零丁孤苦”“茕茕独立,形影相吊”。然而,这名凄苦的孩子却有着惊世的天赋。韩愈“生七岁而读书,十三而能文”,真可算是英雄出少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考察一番,八股文给了韩愈一个很好的考验。韩愈二十岁赴京师求官考试,三试不第,到了二十五岁始中进士。韩愈为官正直敢言,二十多年的仕途生涯,曾两次被贬,皆因直谏,一次是《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一奏,另一次是《论佛骨表》一事。尽管后来仍在朝为官,依然掩盖不住韩愈“十年谋官,两月即贬”的遗憾。
柳宗元(773-819)
最悲惨的,莫过于一生失意,客死异乡的柳宗元,逝时仅47岁!与韩愈相似的是,柳家世代为官;与韩愈不似的是,柳宗元出生于没落的柳家。柳宗元成长于动乱年代,经历了安史之乱的余波以及建中之乱,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对人民遭受的苦难有一定的了解,对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认识,这对他以后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建树不无影响。柳宗元二十岁进士入朝为官,但由于其后参与王叔文的政治改革而被贬。“二王八司马事件”,永州一行,一去就是十年。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在京城时,他直接从事革新活动,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永州十年,是他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永州之贬以后,他被召回京师,但不仅不被重用,更是再贬到柳州。柳州四年,柳宗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一番兴利除弊的改革,遗惠一方,实际是王叔文改革在局部地区的施行。长期的贬谪生涯,生活上的困顿和精神上的折磨,使柳宗元健康状况越来越坏。年仅47岁的柳宗元便带着一腔悲愤离开了人间。
欧阳修(1007-1072)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也同样仕途坎坷,他先后在中央和地方任职,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但多次被贬,又多次起用。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成果斐然。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发生过很大影响。欧阳修不仅个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对后人的提拔更是显示出他领袖的风范,为中国文坛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三苏
苏洵(1009-1066)
苏轼(1037-1101)
苏辙(1039-1112)
苏洵可算得上是八大家中仕途最为平坦的一个。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两年以后被任为秘书省校书郎,此后仕途平坦。虽然在官场上没有一枝独秀,但苏洵是很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苏洵见解独到精辟,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三苏中仕途最为坎坷的,是为人兄长的苏轼。苏轼一生多次被贬多次召回,情形与欧阳修相若。苏轼嘉佑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苏轼擅长诗词文画字,可算得上是中国史上最全才的才子。作为弟弟的苏辙也曾在仕途上遭遇挫折。神宗时,王安石以执政领三司条例,命苏辙为下属。王安石行青苗法,苏辙力陈不可,被贬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右司谏,累迁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绍圣初年因上书谏事被贬,筑室于许(今河南许昌),名曰“遗老斋”,作《颍滨遗老传》万言,自述生平经历。
王安石(1021-1086)
八大家中政治成就最高的是王安石,最大起大落的也是王安石。王安石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王安石从地方官一直到官拜丞相,不断地提出以及实行变法。但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1074)第一次罢相。熙宁八年(1075)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熙宁九年(1076)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曾巩(1019-1083)
曾巩是八人中最幸运的一个,曾巩的仕途可算是一帆风顺,不曾大起亦不曾下落。曾巩幼年聪慧,十二岁作《六论》,一挥而就,言简意赅,气势雄浑,得到欧阳修的赞赏,从此名闻四方。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后,调任太平州司法参军。翌年,召回京师,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1079)先后在齐、襄、洪、福、明、毫等州任知州,守正不阿,颇有政声。元丰三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
从各人的生平中,我们不难看出,一帆风顺的只有曾巩与苏洵,而其他六人皆在官场中跌跌宕宕地一步一步熬过来。然而,在政治与生活的磨练中,各人都以无比的勇气与毅力,以广阔的胸襟与气度,闯过一个又一个人生的低谷,最终以生命的笔墨为中国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