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优美散文 - 养蜂人的散文随笔

养蜂人的散文随笔

农历八月十四上午,我带孙子骑电动车去徐港西庄,送几只月饼给孙女吃。家中已有大孙子,照看不过来,只好将小孙女放在她外婆家照看。

 去时对孙子承诺,说回来看蜜蜂。徐港小学对面马路旁有一开阔地,前不久,一个外地养蜂专业户来这养蜂,有百十只蜂箱摆在那开阔地上。

 回来的路上,真的在养蜂处下车。只见许多蜂箱摆放在地上,许许多多的蜜蜂在蜂箱的出口飞进飞出。

 孙子有点怕,挨着我紧紧的不敢挪步。

 “别怕,不惹它,不要紧的。”我牵着孙子手,慢慢地走进蜂箱区。

 我发现蜂箱的高度 跟以前见过的不大同,原先看到的蜂箱是扁扁的,单箱,不高;现在的怎么这么高,好像是两只蜂箱叠起来的。我就问正在作业的师傅,他说:

 “现在是两层箱,上层(继箱)是生产区,产蜜;下层是繁殖区,供蜂王产卵,幼蜂生长。”原来,蜜蜂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昆虫,做事很有条理。它一边生产粮食,一边不断繁殖后代。每块脾巢都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产蜜,下部产卵繁殖,很有规律。但是,在取蜜时,要损坏卵巢,自然幼蜂要遭殃了。后来,养蜂人根据蜜蜂的这个规律,将蜂箱叠加一个继箱,蜜蜂就自觉地在上层产蜜,下层由蜂王产卵,育幼蜂。这样取蜜就方便多了,只需取上层蜂蜜,根本不要动下层的`脾巢,下层的卵巢也就安全了,幼蜂就保住了。

 经过短暂的接触,了解到,他是赣州人,姓叶,祖辈都是养蜂。他三十来岁,长得很俊,也很朴实。夫妻二人,刚从内蒙呼和浩特转来。内蒙古主产高粱、荞麦,花多。从开春到农历七月,由河南转到内蒙,随花源迁移。过了农历七月,北方的温度低了,花期也就结束了。这时就又转到南方来。南方主要是五培子花,一种野生灌木,到处都有,而且多。五培子蜜,白色通明的,口感好,也算是上等好蜜。

 “地下怎么有这么多的死蜂?”我指着地下的死蜂问。小叶师傅说这是中了毒。现在养蜂好难,农作物上都有农药,残留期短的好些。残留期长的,对蜜蜂危害就大了。蜜蜂有时也去采稻、棉的花粉,稻花、棉花都有残留农药,蜜蜂采这些花就会中毒。

 “有办法防治么?”

 “没有,严重时只得赶快转移。”

 小叶师傅戴着护罩,一边从蜂箱下层取出一叶叶巢板,并将蜂抖落,一边自语:“这个在产卵这个还没有封盖,”这是在检查产卵以及幼虫生长情况。巢框边上有一些腊,他说蜜蜂有时也乱做腊巢,上面的蜡过厚要削下来,堵塞了通道,蜜蜂不好工作。他用一种小铲很小心地,把巢框边上的腊,铲刮下来。一百多组蜂箱,检查,铲刮框边腊,取蜜,还真不容易。看到小桶内有许多铲下的黄腊,我问,

 “蜂蜡用途广么?”

 “蜡的用途广呀,工业、医药、国防都要用上它……子弹、炮弹,要用蜡封口防潮。”小叶一边工作一边搭话。

 我指着地上约三十平方米的塑料布上晒的黄色颗粒,

 “这是什么?”

 “花粉,是幼蜂吃的。”

 “花粉是怎么弄下来的?”

 “把蜂箱口安装一个卡子,蜜蜂经过时,脚上的花粉就会刮下来。”

 我知道黄蜂是蜜蜂的天敌,就问怎么防止黄蜂来袭?

 “有一种药水,抓住一只黄蜂,涂上药水再放飞,附近的黄蜂就会染病死掉好多。”啊 ,有这种妙药。我真的感到很稀奇。

 一会儿,他又拿了一只小指头大的东西放进产卵巢里,他说这是培植蜂王,蜂群大了要给它分家,蜂群弱小,就不让它分家。分出来的子蜂,一时还不能生产蜜,这些子蜂,老是往原来的蜂箱里钻,影响老蜂工作。必须要把子蜂箱放得远远的地方,还得天天喂糖水,直到来年春季。在徐港养蜂,把分的子蜂一部分放到三里外的土目,一部分放在马鞍桥头。每晚用摩托车带大桶糖水去喂子蜂(白天要伺候大蜂)?,子蜂放在远处,因为没人看管,黄蜂老是袭击咬死子蜂,成活率很低。

 我牵着孙子走进帐篷,立刻感到一股闷热袭向全身。几平方米的空间,一张床,好几只大塑料桶(装蜜),还有工具、生活用具等,剩下的过道也就很窄了。

 他的妻子漂亮、热情,也很爱说话。向我介绍了许多养蜂知识,内中也不乏苦衷。原来蜂蜜有多种 ,一种花一种蜜。益母草蜜,丹参蜜……味不同,档次不同。她还介绍了养蜂人头疼的事,他们最怕连着下几天大雨,雨水打在蜂的翅翼上,就飞不动了。蜂儿不能出去,就得饿肚子,还得买大量的糠来喂蜂。百来箱蜜蜂,还真要好多糖呢。养蜂必须随全国各地的花期来搬迁,不迁,蜂儿会因饿而抢食打架,最后会全部跑光。每年光运费就要一大笔钱。

 “能抽空回家么?”

 “不行啊!只有过年才回家一次。”小叶说,蜂儿不能丢下,也要运回去,而且家在农村,交通不好,运送蜂箱那是要大货车,往往距家十多里路扎营。吃顿年饭,又匆匆赶去看守蜜蜂,正月初几又匆匆出发。

 “想孩子么?”我问他的妻子,

 “怎么不想?我们只会养蜂,为了生计,没办法。”停了一会她又说:“现在好些,有手机、电话,想念时,打个电话问问老人,叫叫孩子,也就好些。”

 离开养蜂地时,孙子满足地说:“我看到了好多好多的蜜蜂呀!”而我的思绪也随着电动车的嗡嗡声涌出万千……

 养蜂人,四海漂泊,诸多艰辛,绵绵牵挂,他们是可敬的;

 养蜂人,默默地工作,奉献着甜蜜,他们的工作是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