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完认字,再学拼音
过去的教学都是学生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统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等,很传统,也很有趣。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留给孩子们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一上来就学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一个“下马威”,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我看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二、对刚上学的孩子而言,汉语拼音学习比较难,教学有何建议
老师们要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正音。拼音是认字的工具,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例如,发音是比较难学的。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的方法,但也不要过分要求。一年级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节。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记的,但不强求背诵默写。声母、韵母的音节能够书写即可,是否工整不必讲究。大致说来,就是一年级要求拼读准确,二年级要求再熟练一点儿,也就可以了,别为学生增加额外的负担。有许多学校一年级还学英语,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混淆在一起,老师教学的压力是很大的。还有就是南方方言区的老师,为了训练一个发音,可费老劲了,效果还不好。如果认识到汉语拼音就是一个认字的“拐杖”,普通话正音无非是为了沟通,那老师的压力会小一点,辐射到学生那里的负担也会轻一点,教学效果不见得就差。
其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降低了难度,有些学校可能不注意。说到普通话的学习,也要实事求是,方言区的学生会用普通话沟通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说得多么标准、漂亮。如果方言区的老师能结合所在地区学习普通话时的发音难点,来补充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那就更好了。总之,学拼音就是帮助认字,不能代替认字。拼音对学普通话有正音作用,但不要把读拼音当作学普通话的办法。
另外,“统编本”语文教材的拼音教学内容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将拼音教学与认字教学结合起来,学拼音结合认字,彼此融通。对此,老师们也要重视。
三、《和大人一起读》是什么栏目?要列入教学计划吗
《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大人指父母、老师或其他家庭成员与亲友。一般而言,一年级刚上学的学生自己还不会读书,所以需要大人和他们一起读。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这也是幼小衔接的学习方式。幼儿园主要是无纸化教学,听故事多,到了小学就开始使用纸质的阅读材料包括书本了。让孩子先和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读,这个过程需要大人的引导。因为以前的教材中没有这个栏目,所以大家不知道在教学中如何处理。我建议教师把这个栏目纳入教学计划,但不要处理成一般的课,要把它看作课堂教学的延伸,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让家长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少上微信,多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也等于创造了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教师可以适当给家长布置“作业”,让他们配合做好“和大人一起读”。现在许多家长没有和孩子一起读书的习惯,教师可以先在教室里和学生一起读,然后,通过家长会、家长课堂等形式,示范怎么实施一起读。
“一起读”可以是朗读,也可以是讲读,或者是对话式阅读,形式不拘,但要注意都是在读书,是书面语言的阅读。“一起读”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也不必布置作业,因为附加的任务多了,压力大了,兴趣就少了。应当让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自由轻松的阅读。教师如果觉得教材中的一起读的课文比较浅,也可以换,另外找一些作品来读。《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目标,就是激发学生读书和学语文的兴趣。
四、“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有哪些变化
一个变化就是课文数量减少了,教学类型增加了。如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原来有41课,现在减少为32课,汉语拼音的课量也减少了,识字课却增加了;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原有39课,现在也减少了,减少为29课。
将课文数量减少,对此,教师不要简单地理解为“减负”(孩子们负担重,往往不是教材、老师加重的,而是社会、家长加重的),而是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调整,使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如重视口语、读书等方面的内容,也更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新教材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格外重视,这方面选文的比重大大增加,一年级就选了许多古诗。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整个课文的变化很大。课文的选篇标准强调了以下四点,即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同时要适当兼顾时代性。
大家会发现,有些经典的老课文又回来啦,没经过沉淀的“时文”少了。
五、识字、写字教学如何做到更有科学性
首先是实行“认写分流,多认少写”。这是“统编本”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尽快过渡到独立阅读阶段创造条件。认识字和学会写,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小学要求低年级认识常用字1600个左右(以前是要求1800个),其中800字左右会写,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不要加码。不要回到过去那种“四会”的要求,因为认、讲、用、写是很难齐头并进的,那样做效果可能欲速则不达。
新教材在识字教学的安排上是有讲究的,大家在教学中要认真体会。一般而言,只要按现教材设定的各个阶段目标推进,学生到二年级下学期大致可以实现独立阅读。大家要注意,一年级上册后面附了一个《识字表》和《写字表》,这是一个“识字写字基本字表”,要求会认300个字(这300个宇应当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lOO个会写的字;一年级下册附400个会认的字,200个会写的字。有的老师会问:这些字是怎么来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读课文,才安排学的吗?不是的,它们是依据对小学生阅读的字频调查来确定的。先认这些字,才可能尽快过渡到独立的阅读。而且从字理、字结构来看,先认识这些字,也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认识更多的字。
新教材有意安排了“多元认字”内容,就是说,不完全依赖拼音认字,还要多通过字形、结构、偏旁等去认字。如果单纯依赖拼音识字,可能会拖累识字的效率,不利于尽快进入无拼音的实际阅读阶段。在教学中,老师们要重视范读、熟字带生字、尽量勾连口语词等。在教第二、三单元时,要巩固和复现之前认识的汉字,避免回生。一年级要尽量照顾到多元识字,到二年级下学期,一般就掌握多元认字方法了。那时,学生不仅会拼音识字,还会根据上下文猜读、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猜读等方法了。新教材“多元认字”的教学思路,老师们应当多加关注,加强研究。
六、如何上好古诗词的课
“统编本”语文教材的古诗文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选有古诗文129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比原人教版教材增加很多,增幅达80%左右。初中6册教材中用古诗文的分量也加重了。
怎样教好古诗文的课?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不用进行过多的阐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多读几篇。比如,给一年级学生讲《春晓》,讲春天到来的感觉以及那种发现,让孩子大致懂得写了什么,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就可以了,不要让孩子去记什么“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心情”之类,因为“珍惜春天的美好心情”之类,不是一年级孩子能理解的。
讲王维的山水诗,也不一定非得往“热爱大自然”上面靠,让小学生安静下来,体会一下诗中表达的那种“静”,我看就可以了,不必添加许多成年人理解的内容。
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学生一时说不清美在哪里,总之是积淀下来,有所感觉了。现在有些古诗词教学过于烦琐,像做外科手术,把那种“美”都给弄跑了。比如,有一些老师教《静夜思》,教案设计的程序就很烦琐。首先放一个视频,视频中有月亮,老师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呀?”有的还让学生发表一个感慨,说:“月儿圆啦,人团聚了,多美好啊!可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却无法回家。他只身离家在外,看到圆圆的月亮,想起他的故乡,想起他的亲人。在深深的思念中,他通过写诗排走心中的寂寞。”这就有点“绕”,还有点“酸”,小学生怎么会有兴趣?有的老师还逐字逐句地讲解,安排各种活动.什么李白的诗中有几个动作呀,分解一下,让孩子们演示一下什么叫举头望明月。这多累赘呀,于是静夜思中的“静”跑了。
小学生学古诗文,是比较难的,要求别过高,不必在所谓主题思想、意义价值、艺术手法等方面讲太多。有的教案总喜欢来个三段论——“知作者,解诗意,想画面”,未免太死板,也不得要领。
要不要把“国学”当作课程?我在这里非常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必要。“国学”这个概念很复杂,在晚清是为了抵御“西学”、拯救国粹而提出的,当时是“国将不国”之学,带有保守主义的意味。这些年有些人张扬“国学”,也许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什么是“国学”?我们会发现范围太大,很笼统,而且精华与糟粕纠缠,又很复杂。我看还是提“优秀传统文化”为好,这是中央的提法。至于“国学”不“国学”,学界都还弄不清楚、有争议,我们中小学不要去套用。
社会上有人开设了读“三百千”的班,说那是“读经”。这就夸张了。“三百千”是古代开蒙的读物,主要是认字用的,小学生读一读也无妨,但要注意“三百千”并不是“经”,里边也有许多不适合现代人格发展的糟粕。小学不要开设什么“读经”班,多读点优秀的古诗文就挺好。
七、“统编本”语文为何要强调课型的区分
课型的区分在一年级还不太能看出来,到了三年级,课文就分为两种类型,或者两种课型,一是精读课,二是略读课。初中教材将“精读”干脆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加上课外阅读,就建构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精读课主要是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就是举例子、给方法、激发读书的兴味;而略读课主要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课型不同,功能也不同,彼此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那么小学怎么上好精读课?一是要安排好预习,不要布置太多作业,主要就是提一些有趣的问题作铺垫和引导,激发阅读的兴趣。教读的重点是教阅读的方法,同时也适时教一些写作方法,两者结合起来。略读课是把教读课的方法沉淀运用。老师不要多讲,就让学生自己去读。有些老师可能不放心,还要为略读课安排讨论或者作业,这是不必要的。
我特别要说说另一种课型的混淆,那就是不管教学什么文体,无论小说、散文、诗歌、童话、议论文、科技文,全都用差不多的教学程序和讲法。有的上诗词课,也要分析主题意义;上童话课,就和教学小说差不多,还是人物性格、艺术手法分析;等等。不同的文体课型应当有变化。何况课型不变化,没有节奏,老是那一套,学生能不腻味?
“统编本”教材在课型问题上有许多探索,比如对文体特点的提示,以及对不同文体阅读方法的要求,等等,都是有用意的,老师们要重视。
八、为何要提倡阅读教学的“1+X”
现在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学生读书少、不读书。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如果光是教课文、读课文,不拓展阅读量,那么无论怎么用力,语文素养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统编本”语文教材比起以往的教材,更加注意往课外阅读延伸了,但阅读量还是不够。所以我主张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鼓励学生读一些“闲书”,也就是和考试甚至和写作并不一定“挂钩”的书,鼓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可以“似懂非懂”地读,“连滚带爬”地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读书的兴趣。当然,我们的语文课要改一改,不能满足于精读精讲,不能要求阅读全都围绕写作,还要在精读精讲之外,交给学生各种实用的读书方法,比如快读、浏览、跳读、猜读、群读,还有非连续文本阅读、检索阅读,等等。“统编本”语文教材在不同文体的阅读以及多种读书方法的教学方面,开始做一些尝试。这是新课题,希望老师们也支持。
所谓“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读不懂也没关系,慢慢就弄懂了。这就是为了增加阅读量,改变全是精读精讲而且处处指向写作的那种教学习惯。
一、二年级的新教材就有延伸阅读,高年级会更多些。小学中高年级以及初中教材,几乎每个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新教材实际上已经把“延伸阅读”部分纳入教学体制,并尝试设置一些检测评价。一线老师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去探索、研究适合自己教学的可行的办法。这肯定是一个教学的创新点。
老师们也想实施“1+X”,可是拓展阅读的课文到哪里去找?这里介绍一种,那就是由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人教社出版的《语文素养读本》。其选文的经典性、可读性都比较好,能大致配合新教材各个年级、学段的教学目标,从小学到高中***24册,每学年2册,大家可以参考选用。
九、怎么设计“快乐读书吧”课
“快乐读书吧”课,每学期一两次,每次安排某种阅读类型,比如,儿童故事、童话、寓言、民间传说、科普读物,等等。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类型,有基本的文体知识,激发他们阅读各种类型读物的兴趣,有意识地让他们去掌握一些读书方法。不要将这种课处理成一般的课文学习,老师可以举一反三,讲一点相关的读书常识,包括书的类型和阅读方法,主要是引发兴趣,让学生自己找书来读。
十、如何在教学中处理语文知识的讲授?新教材有无语文知识体系
为了防止应试式的反复操练,这些年的课改提出语法修辞和语文知识的教学不要体系化,要“随文学习”。这个出发点是好的。问题是,如今的语文教学又出现另一趋向,就是知识体系被弱化。很多老师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结果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实。有时课上得满天飞,可就是没有把得住的“干货”。
针对这种偏向,“统编本”语文教材做了一些改进。一是每个年级和各个单元的课程内容目标力图更清晰,教学的要点也更清晰,要让一线老师备课时了解应当有哪些“干货”,做到“一课一得”。
“统编本”语文教材已经在努力重建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系,这是“隐在”的体系,不是“显在”的。不刻意强调体系化,还是要防止过度的操练。老师们了解这一点,教学中就要胸有成竹,知道每个年级的语文学习大致达到什么要求,通过哪些线索去逐步实现,每单元甚至每课的知识点、能力点在哪里,等等。在教学实施中不去追求“体系化”,但还是要有体系的。怎么去掌握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又怎么在教学中落实那些知识点和能力点呢?我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也许备课时用得上。
一是参照教师用书。教师用书会有知识点、训练点的提示。
二是看单元导语。每个单元都会提出教学的要点。
三是研究思考题和各个栏目的要求。思考题往往体现对知识点或语文能力训练的要求。语文知识的教学必须加强,但还是以“随文学习”为主,不要从概念到概念地讲解。
十一、不要滥用多媒体,祛除语文的烦琐病
老师上语文课时,在低年级可以用一点多媒体,但越往高年级走,越要减少。滥用多媒体,是一种流行的“烦琐病”,是一种灾难。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各种画面、音响与文字,目迷五色,课堂好像是活跃了,可是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被挤压了,对文字的感受与想象被干扰了,语文课非常看重的语感也被放逐了。大家想想看,在讲王维的诗时,老师还没有讲,先把一个山水画在PPT上放出来……如果是让孩子们自己读、自己想该多好啊!因为每个人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要定格学生的思维。建议老师们的语文课不用或少用多媒体,让语文课重新回到朴素本真的状态中来。少用多媒体,祛除烦琐病,这也是在新教材使用中给大家的建议。
有些老师过多依赖多媒体,有的老师得了“百度依赖症”,整个备课教学离不开百度,什么都依赖网上给结论,可是网上往往只有结论,没有过程,容易让人的思想碎片化、拼贴化。如果老师不读书,只读一点备课用的简单材料,日子久了,专业能力就会曰渐退化。
现在许多老师都不会用笔记笔记,也不会板书啦,真是可惜!其实板书的过程多美呀,那感觉和放果是PPT代替不了的。奇怪的是,一方面我们的老师不板书了,另一方面又要增加书法课。我主张语文老师还是要把字写好一点,要有板书。
还有就是读书问题,如果老师不怎么读书,那怎么能让你的学生多读书呀!有的家长在那里打麻将,打得天昏地暗,却不断地回过头来吆喝他的孩子好好做作业。这可能吗?老师们很忙,抱怨没有时间读书,可是每天看手机、微信的时间有多少呢?语文老师要博雅一点,给学生做个榜样——少看微信,多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