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正文一***有627字,标题3字,***计630字。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
《出师表》创作背景:蜀汉公元223年(建兴元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于公元227年(建兴五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
扩展资料:
《出师表》赏析:
两段文字叙述了三件事:三顾茅庐;临危受命;白帝城托孤。这三件事,无论对于诸葛亮本人还是对于西蜀国内抑或对于整个中国历史都是浓墨重彩的篇章,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举重若轻,一百多字叙述三件大事,这样词约义丰的处理,反而使读者慢下来缓下来,一点点沉浸在文字中。
诸葛亮自称“布衣”乃一介平民,生平无大志“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释义: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甚至说自己“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幸得先帝三顾草庐才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
为蜀汉奔走效劳助刘备登上大位如此显赫的功绩,他只字未提,仅用“二十有一年矣”,释义:以来二十一年了一语匆匆带过。
白帝城刘备病逝,江东北魏虎视眈眈,诸葛亮蜀汉大任系于一肩,他只言“夙夜忧叹”。“布衣”“苟全”“卑鄙”“草庐”“驱驰”“谨慎”“恐”这些用词,极度谦逊,如诸葛亮其人,低调内敛不事张扬,读来让人情动于衷而形之于外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