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赏析
本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不着一个“秋”字。 本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至此,读者眼前的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本曲仅二十八字,但语言简练优美,意义深刻。刘禹锡曾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本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真是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啊!
本曲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将十二个意向自然地黏合到一起,仿佛信手拈来。开首的两个分句“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渲染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衬托出人们悲凉的心境。“一点飞鸿影下”这一幕极富动感,打破了先前画面的沉寂。而后两个分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则以多种颜色+名词的组合渲染了一种明朗清丽、色彩绚丽的画面,以写秋天极其美好的事物与先前的宁静、寂寥形成对比,更突出了主旨。
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白朴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为写作的题材,我们从其中的修辞可以看出,他的文学涵养是极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丽的自然图景构成,而白朴本人,就好像是拿著这些自然拼图的艺术家,拼出一幅美丽中带著和谐的人生图画。
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沉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於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有多么高明了。
第一幅是前二句所描绘的。作者撷取了六种自然景物:村、日、霞、烟、树、鸦,再用孤、落、残、轻、老、寒等六个感情色彩一致的词加以点染。六个意象并置在一起,使得整幅画面笼罩着一派萧瑟的气氛,令人感到浓浓的秋意,照应了题目“秋”。“落日残霞”不仅点明了是傍晚时分,更传递出一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无奈惆怅之感。孤零零的小村庄,树木枯老,乌鸦出没,一点生气都没有,又缭绕着飘渺迷蒙的“轻烟”,这样的画面使人不由得会产生一种凄凉、扑朔迷离的情思。在这里,作者正是运用了写实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暗淡、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图。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的萧瑟、冷清,看那“一点飞鸿影下”的景象,“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幅画面色彩斑斓,鲜艳明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与前一幅画面在环境气氛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同样是秋天之景,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反差?作者到底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光比较这两幅画面是找不到明确的答案的,如果联系白朴不愿在元朝做官的态度,答案就不难明白了。画面中的“一点飞鸿”,与李白的《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二》其一:“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原。”中的“飞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暗喻作者本人。白朴不愿在朝廷中谋职,却希望自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种萧瑟、冷清、没有生气的地方,寻找到自己感到满意,有生机的乐土。因此“影下”的这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之地,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作者的归隐之地,是作者的心中之景。情调开朗平和,没有一点消极之感,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应属于虚写。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迹地把“心中之景”与当时真实的环境放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爱憎之情。
2. 太阳渐渐西沉,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那么的孤寂,那么的落寞,拖出长长的影子。炊烟淡淡飘起,几点乌鸦栖止在偻佝的老树上,时不时发出几声令人心寒的啼叫。忽然,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顺着它远远望去,远山青翠、溪水清澈;再往近处看,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花,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冶,正是一派浓浓的的秋景啊!
3.愁肠岂异丁香结。--五代 李珣《河传》词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宋 范仲淹《御街行》词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唐 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诗
愁痕倚赖秋风扫。被西风,翻吹鬓鬒,与秋***老。--宋 蒋捷《贺新郎》词
愁来天不管。--宋 朱淑真《谒金门》词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复生阳春。--唐 李白《江夏赠书南陵冰》诗
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宋 史达祖《双双燕》词
愁无际,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宋 周邦彦《点绛唇》词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宋 李甲《帝台春》词
愁与西风有约,年年同赴清秋。--宋 史达祖《临江仙》词
长乐坡送人赋得愁字
唐白居易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
终日坡前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其一愁
唐曹邺
远梦如水急,白发如草新。
归期待春至,春至还送人。
其二愁
唐曹邺
涧草短短青,山月朗朗明。
此夜目不掩,屋头乌啼声。
其三愁
唐曹邺
别家鬓未生,到城鬓似发。
朝朝临川望,灞水不入越。
江上愁思二首
唐陈羽
江上翁开门,开门向衰草。
只知愁子孙,不觉生涯老。
江上草茎枯,茎枯叶复焦。
那堪芳意尽,夜夜没寒潮。
边愁
唐崔湜
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
风尘马变色,霜雪剑生衣。
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
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
愁
唐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见否,人经罢病虎纵横。
愁坐
唐杜甫
高斋常见野,愁坐更临门。
十月山寒重,孤城月水昏。
葭萌氐种迥,左担犬戎存。
终日忧奔走,归期未敢论。
愁
唐杜牧
聚散竟无形,回肠自结成。
古今留不得,离别又潜生。
降虏将军思,穷秋远客情。
何人更憔悴,落第泣秦京?
遣愁
唐杜甫
养拙蓬为户,茫茫何所开。
江通神女馆,地隔望乡台。
渐惜容颜老,无由弟妹来。
兵戈与人事,回首一悲哀。
春愁
唐韩琮
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
秦娥十六语如弦,未解贪花惜杨柳。
吴鱼岭雁无消息,水誓兰情别来久。
劝君年少莫游春,暖风迟日浓于酒。
长沙紫极宫雨夜愁坐
唐李群玉
独坐高斋寒拥衾,洞宫台殿窅沉沉。
春灯含思静相伴,夜雨滴愁更向深。
穷达未知他日事,是非皆到此时心。
羁栖摧剪平生志,抱膝时为梁甫吟。
独愁
唐李崇嗣
闻道成都酒,无钱亦可求。
不知将几斗,销得此来愁。
客愁二首
唐李群玉
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深。
荡漾春风起,谁知历乱心。
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长。
凭送湘流水,绵绵入帝乡。
愁诗
唐李廷璧
到来难遣去难留,著骨黏心万事休。
潘岳愁丝生鬓里,婕妤悲色上眉头。
长途诗尽空骑马,远雁声初独倚楼。
更有相思不相见,酒醒灯背月如钩。
对雨愁闷,寄钱大郎中
唐刘湾
积雨细纷纷,饥寒命不分。
揽衣愁见肘,窥镜觅从文。
九陌成泥海,千山尽湿云。
龙钟驱款段,到处倍思君。
春愁
唐孟郊
春物与愁客,遇时各有违。
故花辞新枝,新泪落故衣。
日暮两寂寞,飘然亦同归。
独愁
唐孟郊
前日远别离,昨日生白发。
欲知万里情,晓卧半床月。
常恐百虫鸣,使我芳草歇。
夜愁曲
唐施肩吾
歌者歌未绝,愁人愁转增。
空把琅玕枝,强挑无心灯。
愁
唐韦庄
避愁愁又至,愁至事难忘。
夜坐心中火,朝为鬓上霜。
不经公子梦,偏入旅人肠。
借问高轩客,何乡是醉乡?
春愁
唐韦庄
寓思本多伤,逢春恨更长。
露沾湘竹泪,花堕越梅妆。
睡怯交加梦,闲倾潋滟觞。
后庭人不到,斜月上松篁。
春愁
唐韦庄
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
落花寂寂黄昏雨,深院无人独倚门。
黄州暮愁
唐项斯
凌澌冲泪眼,重叠自西来。
即夜寒应合,非春暖不开。
岂无登陆计,宜弃济川材。
愿寄浮天外,高风万里回。
愁
唐徐夤
夜长偏觉漏声迟,往往随歌惨翠眉。
黄叶落催砧杵日,子规啼破梦魂时。
明妃去泣千行泪,蔡琰归梳两鬓丝。
四皓入山招不得,无家归客最堪欺。
遣愁
唐雍陶
抛掷泥中一听沈,不能三叹引愁深。
莫言客子无愁易,须识愁多暗损心。
愁思
唐鱼玄机
落叶纷纷暮雨和,朱丝独抚自清歌。
放情休恨无心友,养性空抛苦海波。
长者车音门外有,道家书卷枕前多。
布衣终作云霄客,绿水青山时一过。
江陵愁望寄子安
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