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作品:
上世纪80年代坚持业余文学写作,并加入湖北省作家协会。期间发表(出版)文学作品主要有:
《告别绿巢》(短篇小说,见广州《花地》杂志,获花地银质奖);
《一个散步的女人》(短篇小说,见湖北《长江文艺》);
《女贼讲给县长听的故事》(短篇小说,见湖北《长江文艺》);
《我不忏悔》(长篇小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作是刘诗伟创作并发表的第一篇长篇小说,属于1980年代爱情伦理题材的探索之作,显示出作者“诗意哲思”的早期风格);
《种田的祖父》(散文,见天津《散文》,获年度散文奖,二十篇之一);
《拒绝起诉书的被告》(报告文学,见上海《民主与法制》);
《惊心动魄的黄昏》(报告文学,见《湖北法制报》,获湖北法制文学一等奖);
《法的意象》(组诗,见《湖北法制报》;
《悦人情感 启人心智》(评论,见湖北《长江文艺》)等等。
此外,在1980年代还写过大量新闻评论、新闻报道、司法实践短论和犯罪学论文;其中《试论青少年
性犯罪人格形成》被收入1986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曾加入湖北省法学会和社会学学会。
1990年底放弃“国家干部”职位,“下海”从商,期间写过“诗伟看海”散文专栏;出版诗集《小心走过冬天的边境》(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小心走过冬天的边境》收集的诗作大多是作者从商时“见缝插针”的玩票,仅有少数几首发表过。著名评论家谢冕先生在《亲切感人的诗》中写道:“这位写诗的朋友我没有见过面,是朋友的朋友介绍我读他的诗。但他的诗使我接近他,这种接近是情感的,也是心灵的。......他只是在他的现实世界之中感到了某种匮乏,他为寻觅那种在豪华和宣腾中的缺失而找到了诗。”
近期作品:
2006年,刘诗伟重新开始文学写作。2007年出版长篇小
说《在时光之外》(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作“以清澄诗意追问和缠绵终极哲理,发掘、表现并洋溢着人类的元精神,在生命、性爱、生死、时光以及宇宙的题义上具有抵达极限的阅读感受;于当下普泛的阅读中,别具安静、超然、诗意、哲理兼溶的美学品格,以其艺术睿力奉献了一部新启蒙的惊艳之曲!”(据出版介绍)。著名评论家李敬泽指出:“诗伟是文坛之外的人,写这个小说的时候,我倒觉得他真心进入了文学创作的状态,他是真正面对自己的心……从我们的视野之外走出一个人来,他是真正对文学抱有信念、对文学抱有一份热爱的,他也就是真正能带给我们惊喜的作家。诗伟是一个。我相信这样的作家会越来越多,这很好,至少可以治一治我们贼头贼脑和东张西望的毛病。”评论家们称该作为“忧天与此在之证”,“心灵的驱遣与诉求”、“哲思的诗意表达”、“诗性之作”。
2011年7月,刘诗伟长篇小说新作《拯救》出版(作家出版社出版)。《拯救》是一部以改革开放后的现实生活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新作,是作家在现实的风口浪尖上生活和拼搏30年后思考沉淀的产物,是作者放弃了费额不菲的咨询业务而完成写作的。评论家们认为,该作“拿在手里有看头,看完之后有说头,说过之后还有想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媒体发表和报道了诸多文学评论家关于《拯救》的评论。综述如下:
盛世反思的探索。《拯救》是一部直面现实主要问题与人的精神危机的文学作品。
评论家认为,《拯救》从整体看,是一部新的反思小说,它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初对前30年的反思,是盛世中的后反思。在当今社会正面临道德拯救的严峻时刻,《拯救》的作者与时俱进,慧眼独具,将笔锋触及当今社会的这一根敏感的神经,揭示了时代的一个重大主题,开启了文学的又一轮反思。《拯救》是中国农村、都市社会变迁与精神蜕变的双重交响,是近30年社会道德嬗变的诗性反思。《拯救》中最有思想价值的,是描写主人公自省、同时忧时的段落和篇章,这使全书散发出浓浓的“1980年代”气息(那是一个“新启蒙”的时代),试图为中国文学找到新的精神航向。《拯救》正是一部这样的反思之作,它渗透着作者的生命体验,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理想主义的情怀,其反思深远而深刻。作家梁必文分析:小说的故事因主人公刘浪在娱乐城遇上似曾相识的“小姐”柳叶而引发,逐步展现其30年来的奋斗史和心灵画卷,伴随其间的思考与拷问递进式深入,抒发出对于“畅达、饱满、快乐人生”的向往,汇成了不是一两句话可以概括的具有多重启示意义的复合主题。也有论者认为针对《拯救》提出“后反思文学”或“新反思文学”概念尚需进一步探讨,同时还需要等待更多作家的同类创作。
伦理切入的突破。评论家指出,纵观世界文学史,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都是对处于社会重大转型、生活急剧变化、各种秩序混乱时期的社会生活的书写和反映,而这些作品书写社会生活又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切入方向:一是伦理,一是政治。19世纪的巴尔扎克是如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托尔斯泰也是如此。巴尔扎克不满现实社会,向往庄园生活;托尔斯泰批判现实丑恶,希望回到泛爱的人道主义。而在中国,以伦理和政治切入生活的写作是罕见的,一般的作品都缺乏担当,或者只是现象展示。《拯救》有一个伦理切入,尽管少了政治角度的切入(隐约有一点),但的确可以称为近30年来的好小说之一。评论家肯定《拯救》是一部兼有经典写作和经验写作品格的文本,而贯穿于作品中的“反思”、“迷思”、“辨思”是丰富而厚重的,作品人物如刘浪、柳青、安娜等显然都是具有象征性的。《拯救》着力刻画了几个主要人物的“坚硬”的精神追求,整个作品呈现的是一种对终极价值的探寻,其反思严肃而理性,它是在整合中确认和建构新的道德观与伦理价值。主人公刘浪不断利用自己的身份、工作和可以操控的能力发挥善的作用,使其形象本身就具有善和担当的道德价值。此外,在《拯救》中,随着故事的演进,先后出现刘浪对柳叶的拯救,刘浪对黑牛的拯救,柳叶对柳青的拯救,文良对安娜的拯救,以及被拯救者柳叶等人对拯救者刘浪的拯救;而这些拯救既有对生命和生活的拯救,也有对于灵魂和智思的拯救;这一切既是关于当下的拯救,又包含了对人类永恒的拯救……如此思来探去,《拯救》这部小说不仅思想力是出色的,其想象和构思也是有突破的。
叙事模式的创新。《拯救》的叙事模式创新也是热议话题。小说的叙事以两个时态交替进行,一是当下进行时(“去年”春夏),一是过去时(嵌入过去30年的生活);而这种“嵌”的支配者则是主人公“我”的“悬意识”,整个作品由“悬意识”结构,可谓“悬意识”叙事。同时,作品又采用了一、二、三人称不时变换的手法。显然,在这样一部40万字的长篇小说中,操作如此繁复的叙事方式,没有对世事的潜沉、对人物的把握及高超的统筹力,是难以达成的。评论家指出,这种叙事方法在过去的中国小说中几乎是没有的,作者依据小说事件的推进和人物心理的变化,自然(或必然)地将不同时态、不同人称进行交替转换,使情感的抒发和反思的表达在对比和冲突中凸显张力,从而实现了作品艺术表现的最优效果。文本中始终暗含着缺席的“我”与在场的“你”之间的心灵对话或者自我审视,使这部作品的反思变得真挚而富有感染力。《拯救》之所以能实现对当下物质社会精神病象的深刻反思,其创新的叙事策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总之,《拯救》的叙事模式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