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常一样我轻推办公室门,同事突然受了惊吓,说是没听到我以往熟悉的脚步声。原因是,我换上了轻便的春鞋,脚步变得越来越轻,几乎没有,难怪同事有这么大的反应。她说,周边的世界好像一下子变得寂静了,感觉有点无聊。说是听不到我的脚步声,工作也没了精神。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七情六欲,感官都比较敏感和细微。声音又是人发出的情感信号,触角当然就特别敏感了。
我认识一位喜欢文学的姑娘,她告诉我每一次创作都会打开音乐,一边欣赏一边写作,源源不断的文思也就随着美妙的音乐一起流淌开来了。
当初,我还笑她,怎么会有这么特殊的写作习惯?并告诉她,我看过一部韩剧,剧情介绍一位女作家,她要穿着婚纱才有灵感写作呢,比她更夸张。她笑说,是啊,我妈每次都觉得吵,不过我就喜欢,把它称之为“背景音乐”。我想她每次播放音乐,不在于听歌的内容,而在于它赋予她创作的源泉吧。
还有一位苏州老作家,我很喜欢她的文章。近几年来,她对我指点良多,寄送了不少好文给我阅读,其中就有一篇她写“听鼾”的文章。
她说她和现在的老伴是黄昏恋。还说她现在的老伴呀,每天睡觉都会打鼾,声音轻重缓急,表情一颦一笑,如同在听一曲高山流水之声,不觉烦,倒是一种享受。她说每天尽情在旁边久久地、深情地凝视着他,并欣赏着他那种只有经历过大苦、大痛、大悲、复有大乐的人才会发出的鼾声!它浑如久已在空中漂泊的身心正在稳笃笃地软着落了!百味杂陈,夕阳无限好呵!
而声音对于我来说,虽没有他们那种特殊的雅兴,但仍有几种声音,让我久久地难以抒怀。
好念想小时候在河边听到的'“吱呀、吱呀”的摇橹声,在石板弄堂或大街上穿行时,听到的叫卖声“鲜鲜红菱哎,光头菱哎”、“斩白糖哎,换破烂哎”、“生炒热白果,越加香来,越加糯来”、“阿要棒冰,赤豆棒冰、绿豆棒冰哎”。
更念想儿时,我和父母一起到苏州城里玩,每每都会看见一位位姑娘,袅袅娜娜地飘然而来,唱起甜糯的、如同山歌一样的曲调:“栀子花哎,白兰花哎”,声声不绝于耳啊!
它一阵阵的花香呀,四处弥散,熏醒了姑苏城,人们便忙乎着开始梳洗打扮起来。心生羡慕的我缠着父母,也讨得了一个铜板,欢喜地带回了一朵朵的花香,驻扎在我这天真烂漫的童心里了。
声音,大自然生命的精灵,经历史长河的沉淀,已留存给我们太多美好的回忆。那么,就让我们慢慢地咀嚼和回味吧!等有了自己的儿孙,再絮叨给他们听,一直到老!
在人生的路上,寻找一种属于自己心灵的呼声,不失为我们人生的一种追求。
从一唱雄鸡天下白开始,到傍晚时分人们还不忘停留在广场上,随着音乐的节奏尽情地跳呀、跳呀……世界,因此而充满着激情和活力,将“声声”不息,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