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优美散文 - 原创散文山行

原创散文山行

山行

---致青春

文/浮生

? 谷雨,取雨生百谷,谷养万物之意。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雨水至此愈加丰沛,愈加绵润。看满目的鹅黄渐变葱茏,万物以蓬勃的姿态步入初夏,如此盎然春意不拮取片风束雨,岂不辜负了春光?

周末,恰逢谷雨,结伴登山。作为一个久居广州的新客家人,对白云山始终有种移情的别恋。当湘水边的岳麓山廓渐渐消隐在记忆的彼岸,白云山以其独韵填补了倦鸟的乡愁与思慕。花城幸得白云山,为都市带来降解的绿意。我们亦幸得白云山,为生活带来减压的呼吸。当人类向自然的索取愈演愈烈之时,天地并未责难,反之以无为的姿态静候人类的自我觉醒。而这种自省只有当你从鳞次栉比的高楼穿越至峰峦叠嶂的深山幽谷时才觉悟自己的来处。

择西门而入,风拂丝绦,雾霭迷蒙。两丈开外的登山之路有些许熙攘,三两成群的人们或健步如飞,或闲庭信步,或雀跃自娱,或窃窃私语,老少出动阖家春游的不在少数,成双入对执子之手的也比比皆是,不一而足。

步行不足一刻,一个岔口出现在我们面前,选择直径登顶还是迂回曲折?有时选择之难不因对比,而因不可兼得。人生的拐角是风景还是平庸,往往不因你是否有一份睿智的前瞻,而看你是否有一份勇敢的单纯。刚刚还是浓荫蔽日的山路,忽的豁然开朗,一汪碧水,深不可测。盘山之路至此渐变坦途,放眼望去,垂钓之人罗列成行,孩童嬉戏于堤。简易的钓鱼之地竟成乐土,人与自然的亲近源自本能。堤边有一栋砖土小屋,静立水边,名曰“钓鱼台”,我与同行者对视窃笑,自感哪怕是风淡云轻世外清幽处,只要有人出没,便会有不期的喧嚣与弄物的尘迹。

眼前的景观便是白云垂钓之佳所“黄婆洞水库”。往日只顾闷头登顶的我竟不知这样一处别有洞天,自感惭愧。回首看看不起眼的路标,它依旧默默地站立在拐角,以无言的姿态格尽职守。看懂它与看不懂它的人,利用它与不利用它的人都不屑再顾。“错过我,便错过风景。”路标如是说。

离开黄婆洞水库,登山的时间已超一个钟,临近晌午,我们打算直奔山顶公园,不再周折。途中经过双溪和九龙泉,因游人众多,未作逗留,继续前行。爬至山腰,山路的坡度渐陡,山路的宽度渐窄,登山的人群渐稀,周遭的景致渐寂。我与同伴开始沉默不语,忽闻有人在不远处高声阔论,“这花,生在路边,竟没人采摘,真难得。”顺声望去,只见护栏旁一棵高人一丈的花树错落有致,枝柯扶疏。枝头一朵朵喇叭形的白花素面清新。有的含苞低垂纤柔娇羞,有的舒瓣微阔落落大方。这世上本就没有两朵一样的花,无论是纤弱还是大方,抓拍下这一刻,瞬间或成永恒。且不要问他们的芳名,”青春”是它们***同的名字。

花树旁有一座四角石亭,古朴的风格,简洁的线条,不失雅韵。一副楹联吸引我的眼光。“亭上闲来倚白云,山中信步随芳草。”横批,“惠风”二字。且不论书法的高低,单品这字里行间的意境,就耐人寻味。没有浮华的辞藻,没有高雅的典故。一山一亭,一人一景,信步闲来携一份洒脱,倚云寻芳留一页诗情。

山行,从仰慕到俯瞰。山行,从不识真面目到阔目天宇。行随山动,动添行趣。一路行来,思念的叶,觉悟的花,逐梦的枝,淡定的干,它们彼此在惠风中呼应。随缘的水,包容的山,闲逸的云,缄默的亭,它们彼此在春意中守望。

叶花枝干,它们有一个***同的记录者,山行。

山水云亭,它们有一个***同的见证人,时光。

记于甲午年羊城谷雨

? 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