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了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线索。1.革命文学的标志:1928年,太阳社,创造社后期成员***同倡导“革命文学”。
2.同年三月,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表明自己的态度,是维护“独立”、“将健康的原则”与“尊严的原则”。
二、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
1.“五四”所开启的思想自由的氛围消失了,文学主潮变得空前政治化。
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运用,决定了此后二三十年间文坛的面貌。
3.在左翼文学兴起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及其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竞争,***同丰富着30年代的文学创作。
三、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
1928年1月全部由***产党员作家组成的太阳社创办了《太阳》月刊,蒋光慈、钱杏邨主持;刚从日本回国的创造社新成员李初梨、冯乃超、彭康主持的《文化批判》创刊;创造社的《创造月刊》第一卷8号“突变”为宣传革命文学。创造社和太阳社的这些成员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
主张:强调文学的阶级性及工具性,作家要获得无产阶级意识。
革命文学:二十年代初,李大钊、邓中夏、萧楚女等首先提出有关“革命文学”的问题;1924年和1926年蒋光慈、郭沫若等又重新倡导。1928年初创造社和太阳社的成员在上海发起了革命文学运动,展开一次规模较大的论争,论争中提出了文学应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鼓舞了当时文艺工作针对对国民党的斗争。但他们对中国社会缺乏准确分析,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存在错误观点;夸大文学作用;宗派情绪浓厚。
2.革命文学的论争
论争双方:1928-1929年创造社与太阳社;鲁迅和茅盾。鲁迅批评他们忽视文艺的特征、夸大文艺的作用及宗派主义倾向,茅盾也批评他们题材过于狭窄和标语口号倾向。革命文学论争产生了积极的后果,扩大了革命文学的影响。
3.左联等左翼文艺组织的成立及工作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上海,简称左联。鲁迅、冯雪峰、沈端先、冯乃超、柔石等四十余人出席会议。主要刊物《北斗》、《萌芽》。1936年左联解散。“左联”成立标志着***产党在组织上自觉领导文艺的开始。
“左联”成立后的主要工作(左联主要贡献):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传播与运用;加强与世界文学特别是与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联系;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提倡“新现实主义”。
主要错误:
①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和机械论;
②组织上的关门关义、宗派主义。
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左联”的成立,形成了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左联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代表作家有:蒋光慈、柔石、殷夫、叶紫等。不足:理论上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组织工作方面存在比较重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许多作品存在严重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
1930年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1932年中国诗歌会成立。
(二)自由主义作家的文艺观及两大思潮的对立
与革命文学思潮相比,自由主义文艺思潮强调文艺的独立品格,文学脱离政治。
1.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代表人物: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等公开表示反对“为艺术而艺术”,较少颓废、享乐色彩,显示出某种严肃性:严肃的自我内省,严肃的表现、思考社会人生。重视文学再造民族灵魂的作用,这与“五四”时期的文学启蒙思想是有继承关系的。
①梁实秋强调文学要有“思想的骨干”和“道德性描写”。
②朱光潜强调文学“洗刷人心”、再造民族灵魂的作用。强调文学的超功利性、独立性与“超脱现实”的原则,重视艺术创作的规律。
③沈从文希望文学能给人以“勇气同信心”。
自由主义文艺理论家强调的“超脱现实”的原则,即所谓“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在美学上自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反映了艺术创作的某些规律;但作为一种文艺观,与强调现实批判和社会功利性的文学主潮相对立的。
2.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1)与“新月派”的论争:徐志摩、罗隆基、胡适、梁实秋。1928年至1930年,左联与新月展开了论战。1928年《新月》创刊号上刊出《新月的态度》,提出“健康”与“尊严”原则,对当时文坛列为功利派、攻击派、偏激派、主义派等13种派别予以否定。
①人性论以“永恒的人性的文学”否定“无产阶级的阶级的文学”,以人性的普遍存在论来反对阶级论,否定无产阶级文学存在的理论基础。
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与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在指出:“文学不借人,也无以表示‘性’,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无需加以束缚,实乃出于必然。”
②天才论文学与大多数人不发生关系。梁实秋《文学与革命》称左翼文学为“伤感的革命主义”或“浅薄的人道主义”。
从文学思潮的流脉看,梁实秋的这种批评和判断还是有眼光的,后来左翼文学也反省过“革命的罗曼蒂克”倾向。
2)与“论语派”关于“性灵文学”的论争
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该刊声言“不谈政治”,反对“涉及党派政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在《论语》等刊物上发表作品的作家群体包括林语堂、周作人、刘半农、俞平伯、老舍等。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鲁迅等左翼作家指责他们的创作是麻痹民族灵魂的“麻醉性的作品”
3)与“京派”的论争京派:是30年代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艺术风格较为一致。主要刊物有《骆驼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副刊。“京派”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原则,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蕴。京派作家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京派的理论特点:
①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
1935年,朱光潜《“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提出“和平静穆”的美是“诗的极境”,美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哲理的最高理想。
②沈从文指责文学创作中题材、内容、风格“差不多”的现象,“记着时代而忘了艺术”,号召作家脱离文学媚悦流俗。茅盾等众多左翼作家也展开了与沈从文的论争。
鲁迅对京派的批判。左翼对京派的批评,主要在政治层面,未能从“不合时宜”的论说中剥离出某些合理成分。
4)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与“自由人”与“第三种人”的论争)
民族主义文学———1930年到1931年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属于国民党的右翼文学组织,遭到鲁迅、瞿秋白等人的批判。
自由人和第三种人:论争发生在1931年至1932年间的胡秋原、苏汶与左翼作家之间。自由人指《文化评论》的胡秋原,第三种人指《现代》的苏汶。与左翼作家之间展开文艺论争。论争以文艺的阶级性、文艺性与政治的关系为中心。先是胡秋原发表《阿狗文艺论》,批判民族主义文学的法西斯主义实质,同时批评左翼文坛将艺术堕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以后,他又发表《勿侵略文艺》等文。左联批评胡秋原,苏汶发表文章声援胡秋原。鲁迅、瞿秋白、冯雪峰等分别发表文章,与胡苏二人展开论争。他们批评了胡苏有着文艺脱离政治脱离阶级而自由的错误倾向,同时也检讨了“左联”机械论的错误和左倾宗派主义错误,这是论争的重要收获。
四、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文学流派)
社会历史的巨大变动对这一时期的文学起着重大的影响:30年代的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以上海为中心的沿海城市加速了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进程,而农村封建宗法统治(及其生活方式)则在坚守中发生了动摇。“五四”时期的思想革命转向社会革命。
30年代中国社会的大变动,引发知识分子在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选择的矛盾与困惑,在文学上,便形成了“左翼”、“京派”、“海派”三大文学派别(潮流)之间的对峙与互渗。
1.三大文学派别
①海派 对都市文明既留恋又充满幻灭感的矛盾心境,较为自觉的先锋意识。
②京派 追求文学的独立与自由,反对政治性、商业化。
③左翼 要求文学自觉地成为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工具。
2.这一时期文学的***同特征
①文学创作的题材空前规模的开拓和表现角度的新开掘。出现了一大批表现个人走向社会历程的作品。随着文学从家族走向十字街头,“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成为作家关注的焦点。其中,作家写了关于中国城乡资本主义化的过程中社会各个阶层(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小市民、民族资本家等)的历史命运及心理、道德、情感变迁的题材与主题。
②文学形式:叙事的时代和中长篇小说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杰出的作品《子夜》《家》《骆驼祥子》《边城》《雷雨》《日出》。
③艺术表现: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的塑造
④作家们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世界。对心理刻画的重视社会结构剖析与心理结构剖析的统一,是这一时期心理刻画的重要特色。
⑤个人风格、民族风格和时代审美特征的形成。本时期文学的历史特点: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对民族灵魂开掘的历史深度、从历史潮流中所吸取的战斗激情与壮阔、厚实的力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