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优美散文 - 宿舍友情的散文

宿舍友情的散文

谈友谊 ---梁实秋---

朋友居五伦之末,其实朋友是极重要的一伦。所谓友谊实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赏、信任、容忍、牺牲……诸多美德。如果以友谊作基础,则其他的各种关系如父子夫妇兄弟之类均可圆满地建立起来。当然父子兄弟是无可选择的永久关系,夫妇虽有选择余地,但一经结合便以不再仳离为原则,而朋友则是有聚有散可合可分的。不过,说穿了,父子夫妇兄弟都是朋友关系,不过形式性质稍有不同罢了。严格地讲,凡是充分具备一个好朋友的人,他一定也是一个好父亲、好儿子、好丈夫、好妻子、好哥哥、好弟弟。反过来亦然。

我们的古圣先贤对于交友一端是甚为注重的。《论语》里面关于交友的话很多。在西方亦是如此。罗马的西塞罗有一篇著名的《论友谊》。法国的蒙田、英国的培根、美国的爱默生,都有论友谊的文章。我觉得近代的作家在这个题目上似乎不大肯费笔墨了。这是不是叔季之世友谊没落的象征呢?我不敢说。

古之所谓“刎颈交”,陈义过高,非常人所能企及。如Damon与Pythias,David与Jonathan,怕也只是传说中的美谈吧。就是把友谊的标准降低一些,真正能称得起朋友的还是很难得。试想一想,如有银钱经手的事,你信得过的朋友能有几人?在你蹭蹬失意或疾病患难之中还肯登门拜访乃至雪中送炭的朋友又有几人?你出门在外之际对于你的妻室弱媳肯加照顾而又不照顾得太多者又有几人?再退一步,平素投桃报李,莫逆于心,能维持长久于不坠者,又有几人?总角之交,如无特别利害关系以为维系,恐怕很难在若干年后不变成为路人。富兰克林说:“有三个朋友是最忠实可靠的——老妻,老狗和现款。”妙的是这三个朋友都不是朋友。倒是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最干脆:“我的朋友们啊!世界上根本没有朋友。”这句话近于愤世嫉俗,事实上世界上还是有朋友的,不过虽然无需打着灯笼去找,却是像沙里淘金而且还需要长时间地洗炼。一旦真铸成了友谊,便会金石同坚,永不退转。

大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为好。交朋友也讲究门当户对,纵不像九品中正那么严格,也自然有个界线。“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于“自轻肥”之余还能对着往日的旧游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边去么?汉光武容许严子陵把他的大腿压在自己的肚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风,但是严子陵之毅然决然地归隐于富春山,则尤为知趣。朱洪武写信给他的一位朋友说:“朱元璋作了皇帝,朱元璋还是朱元璋……”话自管说得很漂亮,看看他后来之诛戮功臣,也就不免令人心悸。人的身心构造原是一样的,但是一入宦途,可能发生突变。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我想一来只是指品学而言,二来只是说不要结交比自己坏的,并没有说一定要我们去高攀。友谊需要两造,假如双方都想结交比自己好的,那就永远交不起来。

好像是王尔德说过,“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是不可能有友谊存在的。”就一般而论,这话是对的,因为如有深厚的友谊,那友谊容易变质,如果不是心心相印,那又算不得是友谊。过犹不及,那分际是很难把握的。忘年交倒是可能的。弥衡年未二十,孔融年已五十,便相交友,这样的例子史不绝书。但似乎以同性为限。并且以我所知,忘年交之形成固有赖于兴趣之相近与互相之器赏,但年长的一方面多少需要保持一点童心,年幼的一方面多少需要显着几分老成。老气横秋则令人望而生畏,轻薄儇佻则人且避之若浼。单身的人容易交朋友,因为他的情感无所寄托,漂泊流离之中最需要一个一倾积愫的对象,可是等他有红袖添香稚子候门的时候,心境就不同了。

“君子之交淡若水”,因为淡所以不腻,才能持久。“与朋友交,久而敬之。”敬就是保持距离,也就是防止过分的亲昵。不过“狎而敬之”是很难的。最要注意的是,友谊不可透支,总要保留几分。Mark Twain说:“神圣的友谊之情,其性质是如此的甜蜜、稳定、忠实、持久。可以终身不渝,如果不开口向你借钱。”这真是慨而言之。朋友本有通财之谊,但这是何等微妙的一件事!世上最难望的事是借出去的钱,一般人为最倒霉的事幼莫过于还钱。一牵涉到钱,恩怨便很难清算得清楚,多少成长中的友谊都被这阿堵物所戕害!

规劝乃是朋友中间应有之义,但是谈何容易。名利场中,沆瀣一气,自己都难以明辨是非,哪有余力规劝别人?而在对方则又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谁又愿意别人批他的逆鳞?规劝不可当着第三者的面前行之,以免伤他的颜面,不可在他情绪不宁时行之,以免逢彼之怒。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我总以为劝善规过是友谊的消极的作用。友谊之乐是积极的。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喜欢孤独,人是要朋友的。“假如一个人独自升天,看见宇宙的大观,群星的美丽,他并不能感到快乐,他必要找到一个人向他述说他所见的奇景,他才能快乐。”***享快乐,比***受患难,应该是更正常的友谊中的趣味。

最美的距离

子娟

在奔向中年的时候,她偶尔翻阅自己的心灵史,回忆生命中结识过的异性朋友,悟出一个简朴的道理:男女之间最美好的一种距离,其实就是隔着一张餐桌的距离。这是她从自己与一位异性朋友的交往经历中总结出来的。

今年是她与他相识28周年。在岁月的长河中,28年也算得上漫长了,而在这28年当中,她与他有过同窗***读的青葱岁月,也有过鸿雁往来的纯真日子,更有过一起喝咖啡的浪漫时光。仅有大约5年时间是彼此交往的空白,而在那空白的5年里,他与她各自恋爱,各自成家。期间也曾有过几次偶遇,或在熙熙攘攘的书店门口,或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街头,但两人只是礼节式地点点头,任脸上平静的微笑掩藏内心翻滚的波澜。

那时候,两人还茫然于找不到一种最好的相处方式。直到那年的早春二月,在一场同学聚会中,他与她再度相遇。至此,她明白,生命中有些人注定用一辈子的时间也无法忘记。人脑不可能像电脑那样按一下“删除”键就霎时一片空白,刻意遗忘反而会加深记忆的烙印。既然彼此都还视对方为生命中不能错失的人,那么随遇而安,随缘而聚,便是最佳的选择。

就这样,在爱情悄然转身之后的若干年,两个人襟怀坦荡地重摆友情的筵席。男女之间的交往很玄妙,从友情跨越到爱情往往只是一步之遥,从爱情回归友情却仿佛远隔着千山万水,而他与她能够心照不宣地将千山万水的距离浓缩为咫尺,凭的就是对缘分的尊重与对友情的信仰。其实他与她的缘分源于学生时代的一场游戏。那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女同学集中在宿舍玩“拈名游戏”:临窗的书桌上散落着几十张折成飞鸟状的小纸条,每张小纸条都写有本班一名男同学的名字,而她在笑声中随意拈起的就是他的名字,但那时他的名字于她而言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名。不谙世事的她,并未察觉到这或许就是冥冥中注定的选择。直到若干年后他的名字在她的心海里掀起过惊涛骇浪,她才开始对少女时代所玩的那个“拈名游戏”怀有一种宿命的信仰。

回想那段携爱同行的日子,他几乎每一个星期都请她喝一次咖啡。那时候,她心里多么渴望成为他心目中最重要的女子啊,可他总是不懂得用甜言蜜语讨她欢心,在她面前反复强调母亲是最重要的人,却不知道这句话会粉碎一个逞强好胜的女孩子的自尊,将她推向痛苦与绝望的深渊。许多年之后,事过境迁,她才理解他的苦衷,一个从小失去父爱的男孩视母爱如生命也合情合理。

其实世间大多数男人都认为母亲是不可替代的,她就以这样的理由谅解了他,从此不再探究自己在他心中所占据的位置。

前年秋天,她在一次同学聚餐中得知他母亲因病住院,便悄悄地去医院探望。这是她第一次见他的母亲。面对那位朴素慈祥的老妇,她自我介绍:“我是你儿子的老同学兼好朋友。”他的母亲很快便醒悟过来:“哦,我知道了,你就是……我儿子以前经常提起你呢!”她坐在病床前,微笑着听他的母亲讲述他童年的故事。她忽然忆及自己当年曾经暗暗为屈居他母亲之后而吃醋的往事,顿时愧疚得无地自容。那一刻,她是多么敬重眼前的老妇人。正是这位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了一个品行优秀的儿子啊!同时她也感激上苍让她在纤尘不染的豆蔻年华结识她的儿子并且与他终生为友。

多年来,他和她见面的地点总是餐厅。城里城外的许多间餐厅都见证过他们的餐桌时光。有时候吃一顿饭就消磨几个小时,或谈工作的甜酸苦辣,或谈生活的起承转合,总是没有冷场。其实他和她的口味并不相同。在他们经常光顾的那间西餐厅,他最喜欢吃牛扒,而她最喜欢吃竹筒饭。咖啡是两人***同喜欢而且百喝不厌的。他常常在晚饭后点一壶咖啡,她一边搅动着咖啡一边想,也许眼前的咖啡不一定是世间最美味的咖啡,但眼前的朋友绝对是最合适的“咖啡伴侣”。在某个咖啡飘香的静美时刻,她忽然领悟:男女之间最美好的距离,不是耳鬓厮磨的零距离,也不是灵肉结合的负距离,而是一张餐桌的距离。她喜欢和他之间隔着一张餐桌的距离,这是一种可以嘘寒问暖又能避免意乱情迷的距离,这是一种可以交流心事又能避免缠绵之举的距离,这样的距离亲密而有间。

也正是这种恰当的“餐桌距离”,使他与她能够平稳地度过激情岁月,顺利踏入理智之年。外人目睹他们在吃饭时有说有笑的样子,也许会误以为他们关系暧昧,其实他们心里很明白,一张餐桌,就是彼此之间的楚河汉界,情感与理智泾渭分明。世间有些男女交往到最后落得惨淡的结局往往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握好彼此之间适度的距离。他与她之间,因为未曾被激情燃烧过也就没有被时间的灰烬掩埋,也因为交往的意犹未尽而在彼此生命中留下经久不散的余韵。她与他这样的相处已经达到禅宗所推崇的一种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境界,这是男女交往中最玄妙的境界,因为花一旦全开之后就会凋落,而月一旦全圆之后就会残缺,只有保持着“花未全开月未圆”的理想状态,才让人生的美好憧憬永远无尽无涯。

青年时代曾将“生不同衾死不同穴”视作两情相悦者的千古憾事,中年以后才明白,两个人能够常常同桌进餐,也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缘分。古人云:“百年修得同船渡,千载修来***枕眠”,而他与她之间的“同桌食”至少也是半生修来的结果,因此,她更加珍惜这位坐在餐桌对面的朋友以及眼前的饭菜,并怀着感恩的心情,将一杯盛满友情的咖啡喝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