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其言之不怍(zuo?),则为之也难。”
“怍”,惭愧。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说起话来不惭愧,那做起来就困难了。
朱熹注说:“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岂不难哉?”如果说话很轻易,就是心里没有一定要照说的那么做的心志,没有自己量度一下,说的话做不做得到。
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就是张嘴就来的假话、大话、空话、门面话,这已经快成了深入骨髓的民族性习惯。而且越是领导,越容易说假、大、空、虚的话,为什么呀?因为没人敢问他落实呀!他说话, 没有考虑自己会不会照自己说的去做的习惯,因为没有那个必要。漂亮话一说,把自己都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二天报纸也一阵吹捧,他更加飘飘然了。大家浸淫在这样的话语环境里,上上下下,从小到大, 就都不知不觉养成了说假大空虚应付门面话的习惯。于是《人民日报》要年年发社论,要转变文风话风。我随手搜一篇《人民日报》社论:
? “文风折射的是党风政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事业成败。
“我们党对改进文风问题历来高度重视。中央反复强调,一定要下决心改进文风,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这看似形式上的革新,实则是党风政风的转变,体现了我们党求真务实的执政理念。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识,文风一定要改、下决心改,不改就没有出路。
“不良的文风助长形式主义、影响工作效率,降低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成效。如果对这种沉疴痼(kē gù)疾不下猛药、不动手术,就会危害党的肌体。”
好了,我们学《论语》是为了批评自己,切己体察,事上琢磨。这个毛病,我自己有没有?
有!每个人都有!
“不要说自己都不信的话。”如果有人跟你这样说,你的反应一 定是——当然!当然!我自己都不信的话,我怎么会说呢?
其实不然,你每天都在说。不信你试试,从今天开始,认真对待自己说的每一句话,不管是写在文案上跟客户说的,还是在公司跟领导、跟同事、跟下属说的,在家里跟父母丈夫妻子说的,跟孩子说 的,每说一句话,先问自己信不信、能不能做到。你会吓一大跳。然后话就少了,就讷于言而敏于行了。
说自己都不信的话,这个《人民日报》说的“沉疴痼疾”,是重病,得治。不是别人要治,是我自己要意识到,我也被传染了这病, 得治!这就是知行合一,之后才能言行一致。
刘澔觉
上学的时候读书学习是任务,要考出好的成绩。不上学了,读书学习很多人就荒废了,有些人成了兴趣爱好。读书学习是自己的知识体系,是自己研究的内容范围。同时也是照镜子,你看如果是你,你看他是如何做呢?日常照见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给自己开药。说实话做实事,假大空最终终究破灭,你做一分就有一分的变化,你不做,一分都没有。
《论语》我理解它是一本做人做事的字典,书中讲了很多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人,不同的语境,对很多人事物的解读。读论语更能帮助自己照见自己。
一切问题都是自己内心的问题,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发生的事情,第二就是不停的学习,做这件事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学习力是做事最基础的能力。不会可以学呀,就看你愿不愿意了。
坚持日日不断,读书学习,每日自省,锻炼的就是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持续改善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