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优美散文 - 古代文言文左传

古代文言文左传

1. 出自《左传》的名篇古文

《古文观止》中收录的《左转》文章***18篇,这些都是《左传》中优秀的代表作,如《郑伯克段于鄢》、《周郑交质》、《臧僖伯谏观鱼》、《曹刿论战》、《介之推不言禄》、《烛之武退秦师 》等 。

一、《郑伯克段于鄢》

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全文语言生动简洁,人物形象饱满,情节丰富曲折,是一篇极富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二、《周郑交质》

讲述了在西周灭亡后,诸侯迎立天子东迁,郑国在周平王东迁以后,积极服侍周王室,东周初期和周天子建立了良好的君臣关系,但是由于后来周平王又宠信他人,周王室和郑国的关系开始恶化,以致后来发生了郑庄公与周平王交换人质的事情。这篇散文引经据典,辞采纵横而又风韵悠然。

三、《臧僖伯谏观鱼》

记叙了臧僖伯用当时社会的礼制去劝阻鲁隐公去棠地观看捕鱼一事,反映了当时的“礼”制思想,即国君不能把游玩逸乐看作小节。故臧僖伯认为国君的一举一动与国家的“政治”有关,所以极力劝阻鲁僖公去“观鱼”。这篇散文短小精悍,说理层层推进,直官不讳,不容辩驳。

四、《曹刿论战》

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五、《介之推不言禄》

文章讲介之推跟着晋文公在外流亡回国后,晋文公酬劳功臣,独独遗漏了他,他不夸功,不求赏,反而和老母隐居绵上深山,最后而死的故事。

六、《烛之武退秦师 》

讲述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

扩展资料:

左传的文学成就

从我国古代文学的演变过程来看,《左传》在史书领域同样有其独特而重要的历史地位。概略而言,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左传》显示了由单纯记史向注重剪裁史料、精于谋篇、善于敷演故事的重要跨越,空前而触目地增加了叙事的形象性、生动性(尤其一些战争的叙写最有特色),从而体现早期史书中文学成分的显著积累。在先秦文学史上,《左传》出现,预示着散文的发展已经面临更加广阔的天地。

二、《左传》在铺叙事件过程中,第一次展现了一批有着各自经历和不同性格的历史人物,虽非完全着意而为,却也时有渲染、夸饰之笔,客观上积累了形象塑造的宝贵经验,为此后传记文学、历史小说涌现提供了难得的启示、重要的借鉴。

三、《左传》语言简洁而准确,生动而富于表现力,注意细致描摹,长于运用比喻,达到了很高成就,常被后代视为某种规范;其特具的文学色彩与文学价值,也是此前记事文字中所罕见的。

四、从总体看,《左传》思想深邃、文风朴厚,叙事、状物精彩而富于多样性,留下了许多久经传诵的佳作,其中不少业已成为后世人们称文的典范。清初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历代堪称“观止”的优秀古文,所收《左传》各篇(节)竟达三十三则之多,可见一斑。

此外,《左传》丰富的内容,多姿多彩的历史故事,还作为一部分重要的创作素材为后代的小说、戏曲所利用和发挥,这在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也是并不多见的。

搜狗百科-春秋左氏传

2. 左传古文翻译,力求准确通顺,谢谢

韩厥手持拴马绳站在齐侯的马前,拜两拜,然后下跪低头至地。捧著一杯酒并加上一块玉璧向齐侯献上,说:“我们国君派我们这些臣下为鲁、卫两国求情,他说:‘不要让军队深入齐国的土地。’臣下不幸,正好在军队任职,没有地方逃避隐藏。而且怕由于我的逃避会给两国的国君带来耻辱。臣下不称职地处在战士地位,冒昧地向您报告,臣下不才,代理这个官职是由于人才缺乏充数而已。”

陈哀公派司马桓子把宗庙祭器献给郑国人,陈哀公自己则穿着丧服,怀抱着社神神主,让他手下的众人分男女排列捆绑起来,在朝廷上等待处分。郑子展拿着绳子入朝与他相见,再拜稽首,拿着酒杯向哀公敬酒。子美(郑子产)入朝,清点了俘虏的人数后了朝廷。郑国的祝史向社社神祝告祓除不祥,司徒归还释放人民,司马归还符节,司空归还土地,就班师加国了。

3. 左传隐公元年文言文答案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gōng)叔段。

庄公寤(wù)通.啎wǔ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wù)之。爱***(gōng)叔段,欲立之。

亟( qì )请于武公,公弗(fú)许。 及庄公即(jí)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guó)叔死焉。佗(tā )通.他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通.太叔。祭(zhài)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通 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通避bì害?”对曰:“姜氏何厌通餍yàn 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通毋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lǐn)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shèng),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yān)。五月辛丑,大叔出奔***旧读gōng。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通悌tì,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通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wèi)之。”公曰:“尔有母 遗,繄(yī)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在这里读yù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通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 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yì)。”

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曰:‘孝子不匮(kuì),永锡通赐尔类。’其是之谓乎?” 注释 ①选自《左传·隐公元年》。

郑伯,指郑庄公。郑属伯爵,所以称郑伯。

郑,春秋时国名,姬姓,在现在河南省新郑县一带。克,战胜。

段,郑庄公之弟。鄢(yān),郑地名,在现在河南省鄢陵县境内。

②〔初〕当初。《左传》追述以前的事情常用这个词,这里指郑伯克段于鄢以前。

③〔郑武公〕名掘突,郑桓公的儿子,郑国第二代君主。 ④〔娶于申〕从申国娶妻。

申,春秋时国名,姜姓,在现在河南省南阳市北。后为楚所灭。

⑤〔曰武姜〕叫武姜。武姜,郑武公之妻,“姜”是她娘家的姓,“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谥号。

⑥〔***(gōng)叔段〕郑庄公的弟弟,名段。他在兄弟之中年岁小,因此称“叔段”。

失败后出奔***,因此又称“***叔段”。***,春秋时国名,在现在河南省辉县。

叔,排行在末的兄弟。 ⑦〔寤生〕难产的一种,胎儿的脚先生出来。

寤,通“啎”,逆,倒着。 ⑧〔遂恶(wù)之〕因此厌恶他。

遂,连词,因而。恶,厌恶。

⑨〔亟(qì)请于武公〕屡次向武公请求。亟,屡次。

于,介词,向。 ⑩〔公弗许〕武公不答应她。

弗,不。 ⑾〔及庄公即位〕到了庄公做国君的时候。

及,介词,到。即位,君主登上君位。

⑿〔制〕地名,即虎牢,在现在河南省荥(xíng)阳县西北。 ⒀〔岩邑〕险要的城镇。

岩,险要。邑,人所聚居的地方。

⒁〔虢(guó)叔死焉〕东虢国的国君死在那里。虢,指东虢,古国名,为郑国所灭。

焉,相当于“于是”“于此”。 ⒂〔佗邑唯命〕别的地方,听从您的吩咐。

佗,同“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唯命,只听从您的命令。

⒃〔京〕地名,在现在河南省荥阳县东南。 ⒄(参国之一)国都的三分之一,参:同三。

⒅〔祭(zhài)仲〕郑国的大夫。 ⒆〔都城〕都邑的城墙。

⒇〔雉(zhì)〕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21〔国〕国家。

22〔制〕制度。 23〔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大的城不能超过国都城的三分之一。

参,同“三”(因繁体作“叁”)。国,国都。

24〔不度〕不合制度。 25〔非制〕不是(先王的)制度。

26〔不堪〕受不了,控制不住的意思,译文 从前,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名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从此就厌恶他。

武姜偏爱***叔段,想立***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

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 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

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不符合法制,您将要不能控制。”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