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韩城状元王杰曾为同州府题写过一幅对联:二华关大水,三城朝合阳,熟悉东府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关(潼关)朝(朝邑)之间,黄河滔滔,渭水泱泱,洛水悠悠,三河汇聚,风光旖旎。
而今,悠悠洛水岸边,昔“三省通衢”“三辅重镇”之地——大荔,静卧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同州湖,构筑起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为人们休闲观光锻炼的一个好去处。
同州湖是一个年轻的人工湖,虽然年轻,但芳名远播,慕名而至者,络绎不绝。我曾随朋友以锻炼之名,偶有拜访,均系晚饭后所为,夜景倒也迷人,只因脚步匆忙,未及细赏,略有遗憾。
乙未重阳,阳光和煦,微风拂柳,遂约好友,漫步湖边。
从大华公路至同州湖东边入口,缓缓步入湖岸,但见湖水清澈,波光潋滟,游舫汽艇游乐船,密布于东码头间,宛如置身于江南水乡。沿湖东行,弱柳扶风,花草萦绕,小径洁净如洗,阳光如温润的水乡女子,如影随形,信步湖边,清雅的带有湖水气息的味道,不时在衣领发梢妩媚,周身一下子舒坦起来。游乐园内,摩天轮、海盗船,蹦蹦床、碰碰车……一应俱全,各具特色,欢笑声惊呼声尖叫声,不绝于耳。我们边走边聊,抬眼间,湖面上,船只游曳,自由自在,细浪欢腾,无拘无束,一幅幅江南画卷,映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
东湖最南角,一簇修竹,正挺拔地起劲,你正在“一节复一节”的诗句里遐想,微风过处,“千枝攒万叶”已恰到好处地接续描绘出苍劲的配饰。竹叶细微,竹竿稍有鹅黄色,好似发育不良的少女,身姿有弱不禁风之虞,但一杆杆竹子,都尽力地奋起,好似争夺阳光雨露一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分明铆足了劲,一根筋地竞相挺拔着;每一枚叶子,都极力地舒展着,即便相互交错,也是各自展现风采,丝毫不受压抑与打压,北国竹园这样的景致,劲挺中让人对宁折不弯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以前康有为“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的诗句更多了一层感怀与喟叹。
沿湖继续西行,平坦的路面两侧,恰到好处的花花草草,让整个漫步小道迤逦多姿。抬头北望,湖心一个别致的亭子和走廊,一下子把人的思绪拉到了青岛的栈桥画面里。难道这是青岛栈桥的浓缩版不成?你正在思绪中徜徉,脚步已近栈桥的廊柱。栈桥一串串月牙型的桥孔,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投射出一串串美丽的倒影,在清澈的湖水里恰似梳妆打扮的婉约女子,婀娜多姿,清秀迷人。及至徐徐踏上栈桥,人游画中的感觉分外强烈,这是水乡的周庄吗?还是北方的威尼斯?徘徊间,一种兴奋感不由人不举起相机持续按下快门。北岸的特色建筑,与清秀的湖水正相得益彰地耳鬓厮磨,我真的有些嫉妒这秀丽的一汪碧水了!汉白玉的栏杆与平整的汉白玉隔离板,逶迤在湖心亭的身旁;二十四孝图文并茂的隔离板犹如一幅幅生动的传统文化的普及屏风,让人不由放慢了脚步,甚至时不时地驻足下来,边陶醉,边品赏,因了孝道文化的映衬,这个湖心亭才如画龙点睛一样,让人肃然心生万分留恋。
款款沿堤岸西行,一派秋光大好之势,让人忘记了是在人造湖边散步,而好像走在了燎原的秋色里。丰富的层次和色彩,变幻的布局和造型,一样样都没有憋足的园林败笔,你似走在斑斓的秋天里,与一位脱胎换骨的北国少妇领略着江南的韵致;你似轻挽着北国的小妹,置身在芦花飞扬的芦苇荡,心驰神往;你如和一个采莲的江南女子,在池塘旁窃窃私语。心先欣赏了,脚步便蹒跚不前,而此时你的心头,好似与一个温润的故人不期而遇,游离的目光,定定地瞅着,瞅着那匆匆而去的背影,忘记了身在何方,心在何处……
突然,一方枯萎的莲池映入眼帘,心,不由一沉。缓缓地近前,我不愿惊扰了她们的静谧。她们好似困乏后睡着了似地,但是没有关闭亭亭复婷婷时参观的大门;她们即便贡献出碧翠的整个生命,也不会在即将消亡的`退出中过分地萎缩;你看,她们失去绿色的躯干,依旧挺拔出昔日的风采,倒映在清澈的浅水里沐浴打扮;你看,她们仍有驻颜有术的姐妹,依旧铿锵地展现着夏日的少许风姿,给人以强烈的存在意识和惨淡的骨感。那些枯萎而零散的荷叶,独自飘零在光可鉴人的水墨画里,聚拢而不完全萎缩,萎缩而毫无猥琐的样子,各自零落,各自坚韧,各具风骨。
面对一池残荷,我深深地沉思着,这难道也是自古至今人们喜欢荷花的理由吗?她们在生命的最后一息,气韵不倒,神采令人回味无穷,此时此刻,我突然明白,什么是生命的壮美和尊严了!我为“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找到了最好的诠释和注解,我对“纸上得来终觉浅”,有了更进一步的明晰和彻悟。
走过残荷栖身的池塘,我和朋友再没有逗留,我们的脚下不时有风声弥漫开来,很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