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可以说是鲁迅笔下最暖的一篇文章,长期以来一直被选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深受师生们的喜爱。
这篇文章不仅暖,而且暖得非常有水准。它不是一上来就写阿长有多好,而是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文章先是写童年时代的自己心目中的阿长并不好,她有“喜欢打小报告”、“睡相不好”、“太多古板的规矩”、“谋害隐鼠”等缺点,这是非常真实的儿童视角。
但到了后半部分,笔锋忽然一转,通过阿长给自己买《山海经》这件事,呈现出了一个“伟大”的阿长。此外,文章还通过“长毛”的故事,在中间过程中制造了一个小起伏——对阿长有了敬意,但敬意又消失了。
学生写叙事类文章,普遍存在平铺直叙、缺乏起伏的问题。《阿长与<山海经>》这种波澜起伏、先抑后扬的整体结构,对学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这其实不完全是散文笔法,还掺入了一些小说笔法。
除了结构之外,《阿长与<山海经>》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也颇有小说意味。我们知道,小说是非常讲究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一部小说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塑造出能给人深刻印象的人物;散文的话,一般很难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阿长与<山海经>》则塑造出了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的形象,有血有肉格外真实。因此,无论是从写人还是记事的角度来看,《阿长与<山海经>》都可以说是一篇优秀的范文。
但就是这样一篇近乎完美的文章,却也被一些专家找到了“致命缺陷”,进而呼吁将文章踢出课本。比如韩石山就指出,《阿长与<山海经>》太过污秽了,毒害青少年心灵,应该踢出课本。
韩石山是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专家,出版过很多专著,是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文学》主编,有“文坛刀客”、徐志摩研究第一人、新文化运动以来对鲁迅最不认同的专家等响亮名头。
韩石山不仅批评鲁迅的作品,还专门针对教科书中的鲁迅文章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演讲进行批评。对于《阿长与<山海经>》,韩石山认为这篇文章不过是写一个丑妇人的与仁慈,毫无美感可言。不仅如此,韩石山还指出这篇文章中有一段话是对妇女是人格的慢侮,对少年是心灵的戕害:
颟
顸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韩石山指出:这样污秽的文字,让教员在课堂上当着那些少男少女怎么讲?勉强讲了,又让那些少男们对他们的少女同学发生怎样感想?古人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仅仅因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将此篇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人,其无儿女乎?
韩石山发出这番高论之后,不少拥趸为他送上了鲜花了掌声。比如有人这样评价道:从一些小的地方,最能看出韩石山的犀利。所谓“小的地方”,指的自然是“脱裤子”这处细节。还有人专门发表了一篇《壮哉!韩石山》称赞道:(韩石山)为什么会有这种严峻的批判精神?在回答中文系学生提问时,他回答了六个字,有智慧,有担当!
在小新看来,韩石山确实有小聪明,不过远称不上智慧。他对《阿长与<山海经>》的批评,更没有体现出担当精神,只不过是为了批而批、为了黑而黑。毕竟,韩石山一直是抬胡适、贬鲁迅的。他的代表作《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看似公道,其实目的是抬胡贬鲁。
小新认为,脱离历史背景去看待的话,“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确实会显得污秽。但文学评论或文学欣赏从来就讲究知人论世,讲究结合历史背景。义和团用“阴门阵”御敌,赤手空拳刀枪不入的作战方式,这些都是历史事实。
阿长将自己曾经御敌作为一种光荣,这其实不是对她的耻笑,而是对她的同情。阿长的愚昧,难道是她个人的问题吗?如果当时的环境不是那样,如果她能接受科学的教育,她还会如此愚昧吗?
这其实恰恰显出了鲁迅的深刻,通过一个平凡的小细节,流露出极致的悲哀。这种悲哀,是最能警醒世人、发人深省的。初中学生可能理解不了这些,但随着年岁的增长,这些道理自然会慢慢懂。
小新认为,《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几乎没有任何槽点、近乎完美的写人记事散文,它应该继续留在教科书中。事实上,除了这篇文章之外,《朝花夕拾》中的每篇散文都写得很好,对中小学生来说就是一篇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