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新家,收拾屋子,在一堆杂乱丢弃的物品里翻着看,挑拣些认为还能用的东西,放进编织袋里,临走的时候又仔细打量了一番,生怕把什么遗忘,我的眼睛跟随着手电射出的强光巡视着昏暗的仓房,突然光线打到墙壁的角落里,一盏马灯挂在那里,落满了灰尘,我用破布掸了掸灰尘,提着它走了出来,这是我拿出的最后一件东西。
母亲一脸惊讶的看着它说:“没想到它还在,以为早弄丢了?现在没有人用了,这是你姥爷留下来的,人不在了,留个念想吧。”
我小心翼翼地把上端的两个铁盖都拆了下来,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用细软的棉布擦得干干净净。它是那样苍老,岁月消磨掉了漆色,上面那些深深的划痕,让我想起了姥爷消瘦的脸上布满的皱纹。
它的煤油已经干涸,灯芯也燃烧殆尽,外面罩着的玻璃破碎了,再也挡不住风的侵袭,在那曾经的岁月里,这是夜里的家唯一的光。
姥姥在这昏暗的灯影里,一根一根搓着麻线,一针一针纳着鞋底,做完了鞋还有棉衣,永远有做不完的针线活,日子虽然苦累,却平淡踏实,衣服合身,鞋随脚,身子正,路才能走得远。
孩子们更是离不开灯的,大人们在灯下忙着手里的活,我和妹妹躲在被子里看着小人书入了迷,或者把白天里捡来的糖纸片铺开、抹平,叠好,喜爱得不得了,怎么也看不够,沉醉其中,和我们喊话也听不见,突然等灭了,我们才吵着要去厕所,一边呵斥着,一边又重新点燃灯芯,提着那等,拉着我们到屋子外面去,火苗跳动,忽明忽暗,光影在周围朦朦胧胧地散开,风起树影摇曳,婆娑的叶子扯开哑嗓“莎莎莎”地乱嚷,妹妹吓得哭闹起来,我在后面扮鬼脸,她哪里还敢回头看,一溜烟跑进屋里,姥爷插好门闩,吹灭马灯,摆在桌子上,说了句:“变天了,赶明儿下场雨,庄稼要疯长才好。”躺在热炕上,都睡熟了。
马灯,必有马鞍。那鞍是铁的筒架,下端有一油皿,螺丝盖,全封闭,油不滴漏。
姥爷闲暇时坐在谷场里,回想起那年,母亲还不记事,解放军从这里赶赴战场,大部队潮水般流向远方。
一日清早,有伤员晕倒在路旁,被姥爷背回家中疗养,他身上有一封机密信件,需要赶紧送过去,姥爷执意接过信件,把它藏在了马灯的两层空隙中,紧紧挂在马背上,连夜赶路,在途中强行闯过关卡,背后有人放冷枪,打碎了马灯的'玻璃罩,姥爷被子弹打中,鲜血染红了马的鬃毛,趴在马身上晕了过去,不省人事,马受了惊吓一路狂奔,在不知道跑了多久之后,姥爷被解放军战士救下来保住了命,姥爷让把马背上的马灯拿过来,取出藏在里面的信件,又晕死过去。
在硝烟四起,战火连天的岁月里,姥爷不懂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只知道谁让老百姓翻了身,谁就是天大的好人。
小时候,母亲把我寄养在姥爷家,一个人背井离乡在外地工作。我是村子里所有孩子中最不听话的,不让做什么偏去做,什么爬上树掏鸟窝,拆邻居的草垛,偷吃地里还未长成的瓜果蔬菜,对我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姥爷从不过多的说我,觉得我怪可怜的,不像别的孩子父母都在身边。而有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姥爷打了我两巴掌,虽然不疼,却像烧红的烙铁一样烫在心上,不是记恨,而是愧疚。那年夏天,酷热烦躁,夜里偷偷跑出去到野外里寻萤火虫,姥爷起夜看我不见了,提着马灯四处寻找,我却躲藏在草丛里,看着姥爷一遍遍喊着我的名字,而我却不应声,姥爷走不动了,喊累了,蹲在地上抓着头发,我就溜达到他的背后,大喊一声:我在这呢!姥爷起身拽着我,在屁股上打了两巴掌,看我哭了,摸着我的头,握紧我的手往回走,马灯油耗尽了,渐渐地熄灭了。这时,看到在不远处隐隐约约亮着一道绿色的荧光,刚走近,就飞走了,落在树枝上,我小心的靠近,然后用双手迅速把绿色的光盖住,小小的萤火虫在手心里乱撞,手心痒痒的,把手摊开,绿光倾泻到灌木丛中,分散开来,在无边的黑暗里努力散发着光亮,成了银河里的星星。
后来,母亲把我接到身边,从此离开了我童年的故乡。
走的那天夜里,姥爷提着和他一样年老的马灯,护送着我们走了好远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