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协会的文学创作始於1985年,主要学习小说创作。1985年11月在《江南雨》发表小说《瓜棚小记》,在读者中产生一定影响,受到陆文夫等前辈作家的好评,青年诗人车前子为之作评。1987年进入创作小高峰,当年5月起在《扬州文艺》、《扬州文学》、《扬州日报》、《雨花》、《中国青年》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数十篇。其中:小说《故里人物三记》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一定反响,不少读者在来信来访时赞叹,认为小说用极短的文字,表现极为重大的时代变迁等很是难得。著名文艺评论家冯立三认为:“《故里人物三记》单纯、朴素,以传统的白描,不枝不蔓的叙述和随手点染地方风情取胜。格局虽小,但也可折射中国农村的沧桑之变。”又说:“祥大少(小说人物)的败落很值得我们高兴,他的历史由盛而衰,倒过来正好是农民的历史由衰而盛。”“仅凭对一个人‘三好’这些区区小事的描写,其长度又不足2500字,便活泼泼地勾画出中国农村的历史性进步,这成绩,值得祝贺。”著名作家陈建功在他的《读后信笔》中写道:“读了《故里人物三记》,很有点儿兴奋。新的表现手法固然可喜,传统的“招数”亦不可轻弃也。”
1988年因《故里人物三记》在《中国青年》征文中获全国青年文学二等奖(江苏省唯一)而赴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颁奖大会。同年由南京出版社出版小说集《香河风情》,陈建功作序。《故里人物三记》被收入《香河风情》一书。1949年至1998年江苏短篇小说史亦对《故里人物三记》作专题记载。
1990年以后,文学创作体裁由小说转向散文,在《钟山》、《雨花》、《安徽文学》、《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新民晚报》、《文学报》、《西部文学报》等发表了大量小说、散文作品,引起当地文坛的关注,尤其是对地域文化的思考更是引起了读者较为广泛的兴趣。这个时期的作品,分别收入1993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楚水风物》,著名作家汪曾琪老先生题写书名,青年文学评论家王干作序;1997年辽宁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乡恋》,由时任《雨花》主编的周桐淦先生作序。其中本人的小说散文集《眷恋故土》面世后,得到著名文艺理论家吴泰昌先生的高度评价,先后有多位作家发表评论文章,给予肯定。2003年6月,由香港教育研究中心出版游记散文集《屐痕心影》。2003年12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散文集《苏中婚俗风情散记》。小说《香河人家》1988年在《兴化报》分16次连载,散文《楚水风物》系列2003年在《泰州日报》辟专栏刊发。散文《爱上远方》在2006年10月26日《文学报》刊发后,被《中华文学选刊》选载。
2006年2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香河》,列入同年度江苏作家文丛,赵本夫先生作序。同年6月在兴化举办《香河》作品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作家、评论家、电影导演30多人对作者的创作努力以及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给予积极评价。认为小说以细腻抒情的散文笔法,生动地描述了苏北水乡的民情民俗和生活故事,是一幅具有浓郁地域文化色彩的风俗画卷。小说先后在《泰州晚报》、《泰州新闻网》等媒体连载,引起了《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艺报》、《文学报》、《中华文学选刊》、《江苏作家》、《人民网》、《中国文学网》、《文新传媒网》、《东北网》等众多报刊、网站、电台、电视台的关注,同年6月泰州人民广播电台《汤泓访谈》栏目就《香河》对作家进行了两档专题访谈,6月29日《文学报》更以整版对作家及《香河》进行了推介。《香河》在2009年第三期《安徽文学·长篇小说》刊发。本人写《香河》的体会文章:“穿行于三四十年前的故乡”发表于2009年5月7日《文艺报》第三版。2009年12月21日起广播版《香河》以兴化方言的形式在泰州电台首播,开创了泰州电台录播本土作家作品之先河。2010年5月,《香河》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小说《谭驼子》收入2007年11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英对照本《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精选(中国卷)》。2008年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瓜棚漫笔》,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著名散文家王宗仁先生为之作序,同年4月10日上海《文学报》在“名家推荐”栏目对该书作推介。并于2010年3月荣获“感动中华·全国大型征文活动优秀文学作品特等奖”。
2008年10月24日至28日,中国散文年会在北京召开,年会由中国散文年会组委会、《安徽文学》杂志社、《长篇小说》杂志社联合主办,本人应邀参加。散文《和母亲一起跳舞》在“2008年散文年会”评选活动中荣获“2008年度散文一等奖”,并在《安徽文学》2008年第十一期刊发,并获同年度《安徽文学》奖。
由著名作家、评论家江曾培主编,胡永其、凌鼎年特约选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微型小说卷》2008年11月在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国新文学大系》被认为是直接进入文学史的权威选本,由王蒙、王元化出任总主编,该大系收录新时期以来,即1976—2000年的文学作品。本人小说《谭驼子》被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微型小说卷》。
短篇小说《香河女》在2009年第四期《西湖》刊发,入选2009年第七期《中华文学选刊》。散文《家的感觉在洛城》发表于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主办的《洛城文苑》(2009年7月第二十一期),散文《水做的威尼斯》发表于2009年11月28日的《国际日报》。中篇小说《冤家》发表于2010年第三期《长城》,并于同年荣获《小说选刊》首届全国小说笔会二等奖。中篇小说《谎媒》发表于2010年第四期《钟山》。
2009年5月22日至6月4日,本人应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之邀,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二届美中华文文学论坛”,并在论坛上宣读了题为“细腻而广博的情感世界——刍议琦君自传体散文创作”的论文(该文发表于2009年6月号《市场周刊》),参加了该协会的“文学沙龙”活动,访问了洛杉矶、波士顿、华盛顿、纽约等城市。本人被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吸收为荣誉会员。此次文学交流活动引起了当地媒体普遍关注,《世界日报》、《国际日报》、《中国日报》、《星岛日报》等华文报纸,以及凤凰卫视、当地电台等均对活动作了报道。
2010年10月19日,由江苏省作家协会、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泰州市文联主办的刘仁前作品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江苏作协党组书记、主席范小青,江苏作协书记处书记张王飞,江苏作协党组成员汪政等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评论家、作家和诗人朱小如、黄发有、张光芒、仲华、姜广平、何平、张宗刚、马永波、黄梵、江雪、张叔宁等20余人与会。与会者认为,《香河》以个人化的方式,全景式反映了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浓郁风土人情,生动再现了那样一片交织着温馨与惆怅的特殊区域文化,显示出良好质地和诗性品格,出版后引起较大反响。与会专家学者从《香河》的语言、结构、故事情节等要素入手,充分肯定了作品的审美内涵、文化意义和民俗价值。
研讨会上,范小青指出,刘仁前是近年涌现出的“兴化作家群”中的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香河》以细腻抒情的笔法,描述苏中水乡的民情民俗和生活故事,如同一幅具有浓郁地域文化色彩的清明上河图,虽属业余创作,却显示出高手本色。张王飞论述了刘仁前作品鲜明的水乡特色和乡土气息,并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兴化文学现象”予以盛赞。汪政认为,没有语言就没有《香河》,方言对于写作,不仅仅意味着修辞,而是具有本体性的意义。《香河》大胆运用方言写作,表现了正在流逝的社会、村庄等等,呈现出鲜明的人性美和风俗美,而当下的种种所谓风俗,往往被艺术化和观念化了,已然离死亡不远。黄发有认为,《香河》画面感强,如一幅慢慢展开的风俗长卷。小说具有某种超越时代性,投放着作者独特的思考,但尚缺乏福克纳、马尔克斯那样更深层次的观照。张光芒指出,有别于沈从文《边城》的唯美和萧红《生死场》的悲惨,《香河》更接近于讲究民间逻辑和独特叙述方式的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刘仁前的叙述平静自然,娓娓道来,不过还缺乏应有的批判性和期待性。姜广平指出,刘仁前是乡土世界的传承者与守望者,几十年来,“香河”已经成为刘仁前的重要标志,他是香河的书写者,更是香河的记忆者和收藏者。刘仁前非常耐心地书写着香河人的人性的挣扎与命运的躁动,呈现了最佳的文学品质。
张宗刚指出,刘仁前的小说展示了蓬勃的、野生的、自在的生命力,发散着“思无邪”式的烂漫情致和原生态美感,彰显一种可喜的混沌性、自足性、圆融性。刘仁前的散文如《瓜棚漫笔》等,运用的仍是大众化语言,总体感觉较平;到了长篇《香河》,刘仁前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气和语感,放手使用“小众语言”,大胆以方言写作,反而显出阔大的气象和格局,给人“一出手就是巅峰”的惊艳,其跨度之大,超越性之强,仿佛陈忠实的《白鹿原》之于他本人在《白鹿原》以前的作品,显示了质的提升,这是长期积淀的结果。马永波认为,刘仁前的写作是一种“有根性的写作”,《香河》没有曲折的情节、激烈的动作和所谓核心人物,作者以客观化视角,将乡间诸般事物一一呈现,许多情节的转折与推动,是靠风俗描写来实现的,让读者从中领略到自然与田园的淳朴之美,以及一种万物皆流的淡淡伤感。黄梵认为从文学分类的角度,可以把《香河》划入南方的“农派小说”,该类小说致力于书写地方志、方言、乡风乡俗、地理与自然史等,不注重探究具有普适性的人性,只以美学和文献方式凸现地域个性。《香河》所描绘的那些不一定存在的美好情怀,成为作者致力于让家乡通向永恒的善意虚构。江雪重点分析了刘仁前小说《香河》的语言特色及其诗意呈现,指出《香河》通篇使用了原生态的兴化方言,它所承载的是其背后强大的地域文化。张叔宁则认真考察了刘仁前作品与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的传承关系,引起与会专家的***鸣。《文艺报》、《文学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泰州日报》、中国作家网、江苏作家网等众多媒体对此次研讨会作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