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中词的每个字都有实意,而今语中组成的词只用其固定的意思。如:
“鲜美”,古代汉语中意为“鲜艳美丽”,现代汉语中意为“食物好味道”;
“交通”,古代汉语中意为“交叉贯通”,现代汉语中意为“出行或运输方式”;
“妻子”,古代汉语中意为“老婆和儿子”,现代汉语中意为“老婆”;
“无论”,古代汉语中意为“不要说”,现代汉语“不管”;
由上可以推知,现代汉语中很多词的意思,是由古代汉语的词意延伸而来,在翻译古文时,应该对平时出现的现代汉语词组采取谨慎态度,最重要的是掌握中国文字的本义,这无论是对纯粹的翻译古文、理解古文,还是更好的应用现代文,都有积极意义。
扩展资料: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古代汉族的群众语言。广义的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其后人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言;另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白话。狭义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就是指文言。
汉语分为书面语和口头语两种,由于古代人民的口头语言,现在已经无法听到,我们常说的古代汉语只指书面语言。
古代的汉语的书面形式从有文字记载到五四运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一般可以把古汉语分为远古、上古、中古、近古四个时期。
远古指从殷商时期,上古指的是周秦两汉时期,中古指的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近古指的是元明清时期。
我们通常学习和研究的古代汉语指的是文言文。文言文的范围很广,先秦两汉的典籍,是正统的文言文。
而六朝以后模仿先秦两汉的作品写成的古文也是文言文,如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文章,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龚自珍的《病梅馆记》等都是文言文,都是古代汉语学习、研究的内容。至于古白话,它不是我们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因为它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不大。
如佛经、唐宋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白话小说等,它们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渊源,与现代汉语的区别很小。即使其中保留着一些文言的词语和语法规则,只要我们学会文言,古白话也能理解。因而古白话不是我们学习的重点。而学习文言文这一部分,又偏重于散文而不重学诗。
百度百科-古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