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优美散文 - 初中语文七年级《夏感》教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夏感》教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夏天的特点。

 2、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

 3、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品读文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贮满()澹澹()芊芊()

 磅礴()()黛色()匍匐()()

 2.解释下列词语。

 (1)芊芊:

 (2)主宰:

 (3)春华秋实:

 (4)闲情逸致:

 3.选词填空。

 (1)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的旋律。

 A.急切B.激烈C.急促D.急忙

 (2)火红的太阳()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

 A.照B.晒C.沐浴D.烘烤

 (3)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在天地间升腾。

 A.走动B.滚动C.劳动D.飘动

 4.细读这样的优美句子:“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句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发挥想像再仿写一两句吗?

 答:

 5.梁衡散文以思想性、议论性见长,其散文语言多叙述和议论,但本文有点特别,以描写居多。许多描写细致生动,富有韵致,如第二段描写乡野景物,诉诸人的各种感官,以形象性见长。请问: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这是第二段末尾的句子,应该怎样朗读?“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二、自主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夏感

 梁衡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拥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6.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一组词语,恰当的是()

 A.垂直顶着悄然生长B.长着结着默默前行

 C.挑着举着匍匐前进D.舞着摇着欢乐行进

 7.第一段划线的句子用了比喻:

 (1)比喻的本体是

 (2)作者用此比喻的意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最后一段写到“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最后一段写到夏季“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结尾处又“想大声赞美……黄金的夏季”

 (1)两者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夏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通观全文,选出不属于作者所体会到的“夏感”的两项:

 A.“充满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B.“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C.“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D.“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天地间升腾。”

 E、“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1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A.第二段从“你看”以下部分,作者用拟人手法描绘了夏日田野的磅礴气势。

 B.第二段作者明写绘画用色的道理,暗寓了对精力旺盛的中年人的赞美。

 C.第三段由景及人,通过写农民的勤劳忙碌来抒写夏感,表明人是夏天勃勃生机的真正力量源泉。

 D.第四段结束既再次揭示了本文的主旨,又与文章开头照应。

 E.这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主要通过田野景象和虚拟的场面描写并辅以议论来抒发情感。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学会思考,一起体验知识海洋中搏击的乐趣!)

 1.作者对夏天的感觉是什么?在文章中,描绘了哪些美丽的画面?

 2.默读课文,完成文章结构图解。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4)

 第三部分(5)

 3.文中第二段选择了哪些富有季节性特征的自然景观?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4.第二、三自然段写的是夏天的`自然景物,夏天还应该有人的活动,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派农忙景象。想一想,他们是怎么忙的?忙到什么程度?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5.在描写夏景的文段中我们发现了大量优美的句子,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说说理由。

  四、拓展延伸(走进来,一起收获成功的喜悦!)

 1.品味下面描写春之色、秋之色的语句,仿照这个句式,发挥想象,写一写“冬之色”和“夏之色”。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2.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国家正在大力提倡“阳光体育”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极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

 请你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为这次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

 ①

 ②

 假如你是体育委员,请为你们班拟一个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方案。

 活动主题:

 活动目的:

 活动方式(两项以上):

 3.如果你来写城市之夏,你将选取哪些景物?准备写出景物的哪些特点?(40字左右)

 你说:

  五、达标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鸟语

 黄明山

 向晚时分,我陪爱人到公园去散步。

 这是一座新修的穿越城市中心的公园,狭长,半自然,依水筑路,颇具水乡特色。

 突然听到鸟的叫声,清脆而婉转。我一惊,这是我今年也是近年以来听到的最真切的鸟语。如此近距离,不能不让我生出几分感动。

 “是什么鸟?”

 “黄鹂,两个黄鹂鸣翠柳。”爱人脱口而出,喜形于色,完全不像久病后的康复者。显然是鸟语的作用。

 鸟语如歌,一只鸟就是一个歌手,一个大彻大悟的歌手。鸟一生中都在歌唱,不管发生什么,即便在呻吟,也不放弃,直到翅膀化作泥土。

 有鸟语引路,我的面前打开了一片记忆的天空。

 最有乡土情结的要算俗称叫天子的云雀,也叫云燕。光名字就很光彩,很动感。灵如雀,形似燕,飞入云,叫满天。初夏时节,小麦抽穗,劳作后稍事休息的牛儿正摇着尾巴,悠闲地吃着农民从麦田里扯起的燕麦或从沟垄边割来的青草,这时就有云雀从草丛中“嗖”地射出,像鸣镝,直冲云霄。随着吱嘎吱嘎的叫声满天荡漾,大地上全是仰望的目光。许是云雀知道人们在看它,又怕因为速度太快看走了神,先是辽辽远远地叫,然后一动不动地定格在那儿,像依附着什么,只把一双翅膀扇动。云雀的叫声里,溢满了小麦灌浆的醇香。

 唧唧喳喳的麻雀,语言简短得像方言。麻雀小,尽往有粮食的地方钻,成群结伙,吵闹声不绝于耳。麻雀的叫声与赶秧雀的姑娘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成为稻草人的音乐天地,也是原野的一大景观。

 鸟语给我们幻想,让我们迷惑。鸟语的情感,鸟语的色彩,使我们始终无法穷尽其奥妙。

 对鸟语的模拟,大概是艺术家们激发创作灵感的一条通幽的曲径。刘天华是一个用手指抵达鸟语的高人。他创作的二胡曲《空山鸟语》是解读鸟语的一次尝试。两根弦,流淌出山与鸟的和谐之源,天籁之音。在鸟语的招引下,我们感受着乐曲音色的听辨和情绪布陈的风景。空山之空,乃是充盈万物的无穷之大。置身于鸟语的梦幻中,一切都变得纯粹、优雅、安宁。

 我到过武汉东湖边的鸟语林。那可真正称得上是鸟语天空。那些悦耳动听的鸟语无疑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鸟语斑斓,直让人顺利地完成了从听觉到视觉的过渡。你看,那么多鸟的花冠,鸟的羽毛,鸟的翅膀与它们个性迥异的叫声相得益彰,成为大自然天造的杰作。以鸣禽为亮色,组成了一个偌大规模的歌剧院。丹顶鹤、绿孔雀、白鹳、红腹锦鸡、金雕、乌雕,还有来自异国的金刚鹦鹉、黑天鹅、火烈鸟……全都云集于巨大的鸟类活动网之下,又不舍其飞翔的自由。我十分欣赏鸟语林的设计宗旨:既求鸟类生态环境,又求造园艺术精美。走进鸟语林,你不能不萌生与鸟们交流的意想与欲望。

 众多的鸟语,就像润物的细雨,构成了一套因地制宜的启蒙教材。鹧鸪喊雨,喜鹊报喜,布谷催耕,雁过留声……鸟语的涉及面和包容量之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人间四季,天下六合,鸟语,原来是会歌唱、会飞翔的星辰。

 或许生态是一个矛盾体。正是一些矛盾的自然消长,才构成了万物生灵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留住鸟声,让鸟语滋润或者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又成了我们别无选择的一种责任。

 我们行走着,月亮出来了,爱人说:“现在鸟的叫声好像多起来了。”

 月华如水,鸟语沐之。

 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射出”如果改为“飞出”好不好?为什么?

 初夏时节,小麦抽穗,劳作后稍事休息的牛儿正摇着尾巴,悠闲地吃着农民从麦田里扯起的燕麦或从沟垄边割来的青草,这时就有云雀从草丛中“嗖”地射出,像鸣镝,直冲云霄。

 答:

 2.文章语言优美,内涵丰富,请仔细品味下面句子,作点赏析。

 云雀的叫声里,溢满了小麦灌浆的醇香。

 答:

 3.“有鸟语引路,我的面前打开了一片记忆的天空。”在这片记忆的天空中,作者主要写了哪三件事?

 答:

 4.仿写句子。

 鸟语如歌,一只鸟就是一个歌手,一个大彻大悟的歌手。

 鸟语。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6.阅读下列链接材料,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一点感悟。

 相关链接

 材料一: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诗经小雅伐木》

 材料二:1962年,蕾切尔卡逊在其醒世之作《寂静的春天》中指出,人类滥用化学农药、毫无节制地破坏自然环境,必将危及地球其他生物乃至人类的生存,最终会导致“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的毫无生机的寂静的春天。

 ——选自周娜等《鸟类——农林业的绿色使者》

 材料三:1986年5月,23岁的徐秀娟大学毕业后,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事业的梦想,只身来到刚起步不久的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承担起丹项鹤的繁殖与驯化工作。1987年9月16日,为了寻找前一天迷失的天鹅,她消失在滔滔的流水中……

 ——选自《大自然黄海湿地》

 感悟:

 13.《夏感》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zhùdànqiānpángbodàipúfú

 2.(1)草木茂盛(2)统治

 (3)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4)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

 3.(1)C(2)D(3)B

 4.此题意在品味语言,又学以致用,训练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这两个句子,概括性强,又生动形象。它们句式相同,字数也差不多,语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仿句可以丰富多样,如:

 冬之色为冷的白,如冰雪,如天云,孕育着新的生命力。

 冬之色为死的灰,如草木,如泥土,宣告旧生命的终结。

 5.逐渐升调;悯农。

  二、自主探究

 6.C

 7.(1)比喻的本体是: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气体。

 (2)比喻的意图是:为了说明春天的灵秀之气在夏天已酿成了磅白礴之气

 8.作用:衬托以夏写的少,从而突出作者对夏的喜爱,赞美。

 9.(1)不矛盾。前者猜度历代文人的想法,后者表达自己的感情。

 (2)夏季是春华秋实之间,收获之已有希望还未尽的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10.BC

 11.ACD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1至4略5.示例分析:如“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句话中“挑”,似乎让人听到棉苗均匀有力的喘息,“举”似乎看到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匍匐”生动地表现了瓜秧的腰肢抖动,这三句都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同时三句又构成了排比,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夏天农作物迸发出的旺盛的生命力,表现了夏天的热烈。类似的句子还有没有,找出来,细细品味。

  四、拓展延伸

 1.略2.①示例:投身体育活动,做阳光少年。②练强键体魄,做未来雄鹰。

 活动主题:强身键体,人人参与。(必须从班级角度出发,对活动内容简要概括。分)

 活动目的:通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争做身心健康的中学生。

 活动方式:①晨跑②跳绳③登山④小组球类比赛⑤小组广播操比赛等。3.略。

  五、达标检测

 1.不好。“射出”写出了云雀的机灵、轻捷,突出了鸟儿飞出速度之快的特点。

 2.略。如:初夏时节,云雀的叫声满天荡漾,田野上小麦抽穗扬花,呈现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

 3.(1)听乡村云雀和麻雀的叫声。(2)赏刘天华的《空山鸟语》。(3)游武汉东湖边的鸟语林。

 4.略。如:鸟语如诗,一只鸟就是一个诗人,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

 5.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6.略。如:鸟语是大自然的天籁,曾经抚慰我们祖先的灵魂,滋养我们的心灵,美化我们的生活,如今鸟鸣声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有义务保护自然环境,让鸟声继续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