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上册一二单元的安排非常巧妙,一单元全是景物描写,第二单元就把景物描写蕴含在故事情节中来烘托作者情感,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
? 比如第一单元的《春》是单独的一个季节描写,《济南的冬天》是特定的地方的一个季节描写,而《雨的四季》写出了四季之雨的容貌有别,性情各异。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每首诗中都有景物描写,每首个景物描写都表现了一定的情感,作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衬情,非常巧妙形象地表现了诗歌的主旨。
在第二单元中,作者就把景物描写运用在写景抒情散文中,运用在叙事散文中,以烘托作者的情感。如《秋天的怀念》中作者为了衬托自己的脾气暴怒无常,在文中写道:“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这就是以景衬情。又比如“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这一段的景物描写虽然只有那么一句话,却非常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母亲对我的敏感的担心,希望我通过观花来激发内心的生存的意志,可怜天下父母心呀!一句简单的景物描写,就深刻地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作者在经历了母亲的去世的痛苦的经历之后,了解了母亲背后带病对自己的深深的爱之后,反而能够勇敢的面对生活了。在这里,如果是我们写作文,可能就用一段简短的抒情来抒发自己的悔恨之情,但是作者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用一段景物描写来写出了自己的心灵的进步,文中是这样写的,“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的烂漫。”任何一个读者读到这里的时候,看到作者描写的“开得烂漫的菊花”,都容易理解它象征着蓬勃的生命力,也正是母亲对我的希望,都应该明白作者已经能够勇敢的面对生活了。所以作者最后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有了这些恰如其分的景物描写,作者就用不着大段的抒情描写来写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进步了,使文章既生动形象,又含蓄隽永,这就是景物描写在抒情散文中的巨大作用。
第六课《散步》中,虽然只有两处景物描写,也用得非常巧妙。比如第四段中,“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水田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一一生命。”这一段生机勃勃的景物描写,就衬托了一家人散步的祥和欢乐的心情,为后文表现尊老爱幼的主题埋下了伏笔。
? 在第七段之中,也有几句景物描写“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里的景物描写给了母亲解决问题的家庭矛盾的灵感,写出了她对孙儿童心理解,对儿子尊老又爱幼两难心理的理解,同时也渲染了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这里写的岂只是春天景物的美丽,还有一家人相互理解的心灵之美,还有一家人团结和睦之美,而这种美的表现,用议论和抒情则显得外露而肤浅,只能用春天的美丽的景色来衬托,才显得含蓄而深沉。
我们在学习了第一单元的景物描写之后,以及第二单元的景物描写用在抒情叙事散文中的这种作用,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灵活运用在我们自己的作文之中,可以非常丰富的表现单纯议论抒情两种表达方式不能表现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