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是我们中华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深植于炎黄子孙骨髓里的东西。谁小时候没有背过几首唐诗?说起唐朝的诗人,谁不能随口说出几个?
不过,对这些诗人,大多数人都仅限于语文课上的介绍。我们不知道的是,在那些或气势磅礴,或婉约唯美,或素雅,或华丽的诗篇背后,可能藏着一个命运坎坷的诗人。
今天开始,我们就跟着《长安客》这本书,一起穿越时空,回到诗歌的殿堂——大唐时代,了解不一样的唐朝诗人。
要说唐朝诗人中,我们最耳熟能详的非李白莫属。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就是三岁小孩,也能脱口而出。
关于李白,我们语文课上的介绍是:诗仙,浪漫主义诗人。
在影视作品中,李白白衣飘飘,仗剑走天涯,是一个能文能武,豪气冲天的侠客。
诚然,在李白的诗中,我们处处可见其豪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读着这些诗句,我们会以为李白这一生过得肆意潇洒,超尘脱俗,不愧是贺知章口中的“谪仙人”。
然而,现实却是——这些都是假象,李白的人生其实根本不得意。
我们都知道李白好酒,杜甫有诗云:“李白斗酒诗百篇。”我们不知道的是,李白酗酒是借酒浇愁。
《长安客》里称李白为“赌徒”。一是指李白在郁郁不得志之时的喝酒赌钱,但更是指李白一生都在赌明天。
李白的先辈因犯罪被流放,只能改名换姓生活。到武则天时期李白一家才回到蜀地。
因为没有户籍,李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是他不能说出口的隐痛。他假装要特立独行,不走常人的科举之道。实则是为隐瞒身世不得以另辟蹊径。
李白一生都在求仕,为了能做上官,他去做道士,他不停地拜见能把他引荐给皇帝的各方人士。
有那么一段时间,他似乎要成功了。皇帝召见他,对他的诗大加赞赏,让他去翰林院工作,还允诺过几天会给他一个中书舍人。
李白欣喜若狂,他以为他就要飞黄腾达了。但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他每天的工作除了陪皇帝玩乐,就是念念书,写写诗。
翰林院的工作一般都是兼职,同行们都有“本官”,唯独李白在吏部没有登记,仅仅是一个“翰林”。所以在同行面前,只有才华没有官职的李白常遭到排挤。
皇帝曾经的允诺只是空头支票一张,迟迟不见兑现。也许他早已经忘记有这回事。
同行们的排挤和当官的遥遥无期,终于让李白心灰意冷,他向皇帝递上辞呈。
皇帝身边从来不缺文采出众者,根本没有挽留就赐李白一笔金子让他离开了。
李白利用这笔金子,四处游学,倒也过了一段逍遥快活的日子。但是,他仍心心念念要建功立业,梦想着有一天能重返长安。
安史之乱时,永王李璘请李白做参谋平定叛乱。李白做了永王的幕僚,他想太平年代自己不能一展才华,现在兵荒马乱之时也许正是自己施展拳脚的机会。
可是,命运又一次和李白开了个大玩笑。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肃宗怕永王威胁到自己的皇位,称李璘为逆臣,派兵剿灭了他。李白幸亏有朋友帮助逃脱死罪,被流放夜郎。
漂泊半生,李白仍然一无所有。
李白能文能武,无疑是一个人材。然而,却因为不能言说的出身让他终生不得志。他想方设法要挤进长安城,期望能够建功立业。最后却只能郁郁而终。
李白还是赌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