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情丝
每年这个时节,我总会买些丝瓜,或清炒,或凉拌,或煲汤,感受季节的馈赠,也能品味出故乡熟悉的泥土的气息,一个小小的丝瓜,有时也牵扯出游子丝丝缕缕的思乡情怀。
在中原地区,丝瓜,是乡间农舍,夏秋时节最平常,最广泛的家常菜了。春日里,在庭院墙角,寻一处干净的泥土,或移栽,或点种,用不了几日,视线中便充盈着惊喜。你会在不经意间发现,有几枝新绿扯出细丝的藤蔓来,先是插上一根竹竿,或树枝,让昂起的丝蔓,顺势向上攀岩,或者用铁丝,麻绳将丝瓜引上墙头,房顶,树梢,经历风雨,沐浴阳光,丝瓜在小院里编织出满满的葱笼来。
古往今来,吟咏丝瓜的诗句,像丝瓜一样鲜活生动。宋代诗人杜汝能在诗中这样描述,“寂寥篱户入泉声,不见山客亦自清,数日雨晴秋草长,丝瓜沿上瓦墙生”。明代诗人苏仲有诗句,“角豆穿篱石,丝瓜绕屋檐”。明代诗人顾青在诗中这样写来,“丝瓜生而蔓,蔓绿棚着花,棚成蔓斯衍,蔓远实转加”
不仅仅在平仄韵律中感受丝瓜的美好,也时常为丝瓜的顽强而赞叹。即使贫瘠而荒凉的角落,丝瓜也能不屈的顽强茁壮起来。从最初的如绳般细小,到满院满墙的浓密,茂盛,丝瓜用她的倔强,让每一处农家院落,生机无限,收获满满。
用不了几棵,偌大的庭院便会让丝瓜肆意的占领,漫延。炎炎夏日,在密密的丝瓜架下,摆一条方桌,搬一张藤椅,沏一壶大碗茶,爽爽的清凉和惬意。
抬头看时,藤架上打着卷儿的秧丝,在枝架上蔓延缠绵,先是伸出铅笔粗细的小瓜,顶上开着黄花,虽然没有香味儿,但仍然在绿叶间点缀,用不了两日,枝
蔓上便垂下一条条油条般粗细的丝瓜来。
故乡的亲人们大都喜欢丝瓜,不仅仅是丝瓜,便于管理,还在于丝瓜捧出的丰硕,能满足一家人一个季节的餐桌。从小暑入伏到秋后霜降,特别是秋风渐起的时节,丝瓜更是结果,累累,一个枝条上能采来满满的欢喜和收获。
趁着黎明,随手都能摘下几个鲜嫩的丝瓜,去皮后或切片,或切段,蒜片,葱段用油爆香,倒入丝瓜翻炒,再以艳红的辣椒丝点缀,片刻便能上桌,红绿相间,香气诱人的清炒丝瓜,令人胃口大开。
选两只嫩丝瓜,泡一勺鲜海米,在锅中清水煲汤,黄土的气息与大海的鲜香,便立刻交融在一起了。
这两年在城里的大酒店,嫩嫩的丝瓜尖儿成了时令佳肴。用水氽烫后的丝瓜尖儿,细细的藤蔓和鲜鲜的嫩叶,透出水灵。当然,故乡的亲人们有时会舍不得去掐丝瓜嫩尖儿享用的。
丝瓜,不仅具有清热凉血,化痰解毒,催奶补肾的功效,还是爱美人士的最爱。常吃丝瓜,细嫩皮肤,保水补湿。宋代诗人赵梅隐,在《咏丝瓜》中赞美,“黄花褪束绿身长,白结丝包困晓霜,虚瘦得来成一捻,刚偎人面染脂香”。有一年家里庭院中种了几棵丝瓜,待到霜降以后,从丝瓜根部30厘米处剪断,将枝条放入一只矿泉水瓶中,只两天工夫,便从剪断的丝瓜枝条中,接下来一瓶丝瓜水,妻子放在冰箱中,常用来洗面,净肤,爽净细腻,是地道的天然的洗面奶。
丝瓜水,也叫天萝水,是一剂良药。饮用能解毒,擦洗能补水,功效奇异。去年夏天,去一处休闲农庄采访,经营者专门种植了两大棚丝瓜,免费让游客采摘。事后才知道,这两大棚丝瓜,是专门用来采取丝瓜水,能卖个不错的价钱。
待到北风渐起,瓜秧残败,那些长在高处的老丝瓜也有好用处。每年家里的父母,总会送来十几只丝瓜络,让我们兄妹清洗餐具,十分耐用。有一年妻子用干透的丝瓜络,缝制了几双鞋垫,松软透气,妙趣无限。
一架小小的丝瓜,让我感受到故土的亲情和岁月的静好,那丝丝缕缕的情愫,定会在故乡亲切的黄土地上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2021年7月17日七时于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