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文叙(1466-1513),字伯畴,号迁冈。广东省南海县黎涌村人。自幼家贫失学,靠父母以种菜、卖菜为生。他的父亲伦显,小时候也读过书,只因生活贫困,未能走科举之路,于是便把希望全部希望寄托在小文叙身上。伦文叙两三岁时,父亲便在劳动之余,用心地教他写字、读书,背唐诗、宋词,年把时间,他就能流利地背出数十首词,并练得一手好字,还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伦文叙人穷不志短,在坎坷中成长。七岁时附近何塾师见怜,免费收为学生,因性聪敏而又十分克苦勤学,两年之后便能文能诗了,每试必列前茅,才气横溢,名噪一时,有“神童”、“急才”、“鬼才”之称,而且又调皮诙谐。其后,何塾师年老病逝,伦文叙因而缀学,但仍一面卖菜操持湖口,一面专心钻研经典。三宝佛前妙对联语,命官梁储赞他是个饱学之士。金銮殿上应试,皇帝称他是天资聪明。弘治二年(1489年)23岁时以儒士身份到省城就试,中高等肄业入太学,弘治十二年(1499年)33岁时在京考试,列第一(会元),跟着参加殿试,瘵击几对手柳先开等,又名列第一(状元)。遂衣锦还乡祭祖,做了状元,亦要招为驸马。伦文叙没有忘记香山县(今中山市)小榄镇乡间那位纯情的何小姐,真是状元虽好,驸马难当,不幸遭受奸臣陷害而入狱。后来平反昭雪,官复翰林院编撰职。正德元年(1506年)任安南充正使,因丁外忧没有上任。正德五年(1510年)恢复翰林院原职,充经筵讲学官,还有右谕德、翰林院侍讲等职。曾参与修玉牒(皇帝族谱)。正德八年(1513年)出任顺天府主考。是年卒于京师,享年47岁。
-------------------------------------------------------
附录一:〖小榄女婿伦文叙〗
明朝弘治状元伦文叙,是广东南海县人,他是怎样成为香山县(今中山市)小榄镇的女婿呢?小榄镇流传着一段民间故事。伦文叙家里很穷,靠租种小榄镇大财主何月溪的田地为生。有一年秋收后,伦文叙父亲带着十岁左右的伦文叙撑船运谷米来小榄交租。来到小榄时天色已晚,不便起运,只好将船停在梅花洞河边过夜。当晚月色皎洁,何月溪登上自家的小楼上赏月,远远望见河边停泊的载谷船上放出耀眼的光芒。何月溪觉得很奇怪,立即下楼走近去看,当他走近那只船时时候,光就不见了,只见一个头大如斗的小孩睡在船头。他便转身返回楼上,再望那船,又见放出光芒。一连几次都是这样,何月溪心想这个大头仔定是个非凡人物,日后必有大富大贵。第二天,何月溪对伦文叙的父亲提出把伦文叙留下,陪他的小孙儿读书。伦文叙在何家读书果然记性很好,过目不忘,出口成章,甚得何月溪的喜爱。于是,把自己的孙女许配给伦文叙。后来,伦文叙高中状元,奉旨回乡祭祖,来小榄迎亲,从此,伦文叙做了小榄女婿。伦何两姓成了姻亲,在供奉何月溪的旌义祠堂内,祠堂的前座至今仍一直悬挂着伦文叙的次子伦以训题的“光裕堂”的匾额。
-------------------------------------------------------
附录二:〖广州传统坊间美食之“状元及第粥”〗
及第粥是用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等生滚的荤粥,外加紧新鲜的姜葱煮成的。因为味道鲜美,故广东珠三角一带及港澳人都很喜欢吃。这种粥为什么叫“状元及第粥”呢?原来这里面有段明代广东状元伦文叙有关的故事呢。伦文叙孩童时已表现出颇高的才气,但由于家贫,故是不得不以种菜卖菜维持生计,因而常顾顾不了午饭。一家粥店的老板怜其年幼,惜其才,于是就天天都帮伦文叙买一担菜,并要他送到粥铺。在伦文叙关菜到粥铺时,老板就会把用剩的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生滚白粥,然后再放些姜葱等免费请他吃,权作午餐。几年过去了,伦文叙天天在粥铺吃粥,因此对老板十分感激。后来,伦文叙的才气在一次的偶然机会中惊动了当时的广东巡抚,并得到了巡抚的资助,得以安心读书。十年寒窗,在一番苦读下,伦文伦终于不负众望,力压湖北才子柳先天,得中状元。在衣锦还乡之时,伦文叙特别再次到了粥铺,感谢老板对自己幼时的帮助,并请老板再煮他以前常吃的那种粥。由于此粥无名,故老板请伦文叙作命名,伦氏略加思索后,认为自己能高中状元都是由于这种粥的帮助,于是就为此粥取名为“状元及第粥”,并亲笔为粥铺写下牌匾,从此,粥铺名声大振,顾客盈门,而“状元及第粥”也在羊城、珠三角地区及港澳地区流传开了。
=======================================================
伦文叙撰题联
君恩臣必报;
父业子当承。
——伦文叙妙改胡员外门联
广州一带,自古流传神童伦文叙的许多故事,其中一个发生在西关多宝街。话说伦文叙在父亲死后,生活越来越困难,没有钱读书。14岁那年,得到西禅寺普照和尚的帮助,把寺中所种的部分蔬菜出卖以求生计。有一天,他担着菜沿西关多宝街叫卖,忽见一建筑堂皇的古老大屋,正面横额写着“内翰第”,两旁贴着“子当承父业;臣必报君恩”的对联,不禁嘻嘻笑起来。这时,宅主胡员外的师爷包作壬窜出门来,一把捉住伦文叙,恶狠狠地骂道:“你这小杂种乳臭未干,竟敢讥笑我这幅名联?”两人正在纠缠间,胡员外出来了,喝问缘由。伦文叙冷笑一声,指着对联不慌不忙地说道:“你们可知道什么叫作五伦?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先君而后臣,先父而后子,尊卑有序,这副对联却先子后父,先臣而后君,完全是颠倒人伦,不忠不孝,目无君父。”话未说完,包师爷已被吓得目瞪口呆,刚才的嚣张气焰一扫而光。胡员外也十分紧张,忙请伦文叙入内细谈。细问之下,才知这个卖菜的小孩就是西关一带传诵的神童伦文叙,越发对他敬重。“伦公子,既然你认为这副对联不妥,怎么写才行?可否替我另写一联?我必重重谢你。”伦文叙笑着说:“不必重写,这副对联本来就很工整,只要把它调整一下,就‘君恩臣必报;父业子当承’就行了。”胡员外大喜连称赞:“好!只字未改,更换上下联,调动一个词序,一副坏联就变成一副好联,真不愧为神童!”随后让管家取出十两银奖赏伦文叙,并令家丁购买柚木,聘请良工重刻新联。
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伦文叙为舅父马老二撰写的春联
除夕前的一天,11岁的伦文叙来到舅父马老地家里。马老二一见小文叙,便笑着说:“你来得真巧,我正愁没人写春联哩。”小文叙开玩笑地说:“这是小事一件,包在我身上。不过,年初一的压岁钱得赏重一点,我写得一定合你的口味。”马老二连声答应。小文叙心中大喜,执笔一望,见对面薛举人门前种的数十棵观音竹长得十分优雅,便灵机一动,挥笔写了这副对联。马老二看罢,高兴地说:“阿叙,你真聪明!”当天,马老二便把春联贴在大门上。刚贴不久,就被将要出门的薛举人看到了。他知道马老二是写不出这样好的春联的,可这是谁写的呢?就在这时,他想到了他的外甥。嗨,肯定是伦文叙写的。他竟敢将你我家门前的竹子写进了春联,我可要叫他名不符实。想罢,他回家吩咐家人,将门口的观音竹削去半截。不一会儿,观音竹便削去了半截。薛举人望着削短了的观音竹,哈哈一笑说:“这回我叫你无竹可对了!”(转下联)
门对千竿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伦文叙为舅父马老二改写的春联
(接上联)第二天是春节,小文叙跟母亲到马老二家拜年,无意中看到薛举人家门前的竹被砍得七零八落,心想,这一定是因为自己把他家的竹子写进春联的缘故。好,你有来,我有往。于是,他立即拿出一张大红纸,写了一个“短”字,又写了一个“长”字,分别加贴在了春联的上下联尾,这样一改,便又切景切情地成了此联。薛举人一见,气得直骂道:“好一个大头仔,竟敢与老夫作对!”急忙命家人,务必将门外所种的观音竹全部砍掉,还连根拔去,看他还有什么长短之分。(转下联)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伦文叙再为舅父马老二改写的春联
(接上联)小文叙见了,微微一笑,又在大红纸上挥笔写了两个字,然后在上下联的最后字下面分别又再贴上一个字。这样,那副春联顿时又成了这副样子。这副对联变来变去,只是在上下联的最后字的下面再加字,而薛举人家门外的千竿竹,却连根拔了。薛举人看了,只得自叹不如。他一时好胜,却反为小文叙所难,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二女同行,横竖四张肉口;
三僧并列,上下六个光头。
——伦文叙讽题妓女、和尚
(先声明:此为荤联,儿章不宜。看官若是卫道士,骂句“晦气”好了,可别骂陆君云不正经,不然,怒气伤身啊!不过,民间文化,确是来自民间的,嘻嘻,哈哈!)伦文叙是一代鬼才,年青时家贫,穿着粗布麻衣,在外常被人看不起。有一天,他经过一座青楼时,遇到两个嘲笑他的妓女。于是他便出了上联反唇相讥。妓女听了一时哑口无言。伦文叙正侍转身离开,又看见有三个和尚并排着走了过来,便又吟出了下联,妓女、和尚听了,顿时莫名其妙,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心里直暗骂:“晦气!”
(附注:小时候家住农村,离伦氏公祠不远,那时农村还没有电。晚饭后就围坐在榕树下乘凉,常常缠着伦氏老大爷、老太婆讲鬼才伦文叙的故事,大多数都是伦文叙的联对故事,其中有不少是带荤的。但那时年纪小,还没读书,故似懂非懂。至今,当初讲故事的人早已作古,那些荤联也让他们带走了。可惜呀,当初如能记录下来该多好,可惜今天都记不起来了。晕!荤联还是乘法技巧呢,这可能也算是一种民间文化吧?——本联若有违反网络管理规定,请跟帖反映。属犯规的,将在最快的时间内予以删除。谢谢!)
杏坛七十二贤,贤贤希圣;
云台二十八将,将将封侯。
——伦文叙卖菜题联西禅寺
伦文叙少年时,因家境难支,不到十岁时就被迫停学,回家帮父母种菜、卖菜。他白天参加劳动,晚上苦读诗书。一天,伦文叙挑菜到西禅寺去卖,寺里的两个做饭的和尚素知伦文叙会吟诗作对,便故意说:“菜我们是想要的,但有个条件,我们寺里的面贤殿尚缺一副对联,这副对联要恰合一百的数目。你对好了给高价,对不好这生意就不做了。”伦文叙请和尚取来纸笔,沉思片刻即写就了此联。联中的72+28刚好等于100,数目相符,内容妥贴。两个和尚连声赞好,便出高价买了伦文叙的那担菜。
=======================================================
伦文叙应对、合撰联
顽童无心读诗书;(私塾先生)
先生有意赏冰雹。(伦 文 叙)
——伦文叙对私塾先生
伦文叙五岁时,私塾先生教他郎读《木兰辞》:“唧唧复唧唧……”伦文叙读一遍就记住了,所以他停口不读了,心想:咋不快点放学,好去捉蟋蟀去。突然间天下起雨来。先生走出课堂观赏,伦文叙也从窗口伸出头观看。先生回首见了责备道:“顽童无心读诗书。”从文叙随口应道:“先生有意观冰雹。”
大蝴蝶遍体锦绣;(主考官)
小蜘蛛满腹经纶。(伦文叙)
——伦文叙对主考官
伦文叙九岁时还未读完蒙馆便去报考县级书院。主考官见他人小很是奇怪,决定亲自面试。主考官于是出出了上联。伦文叙继机一动对上了下联。主考官见他才华出众,当场点名取他为本年的“冠首童生”。
映月井里映月影;(伦文叙)
阅江楼中阅江流。(莫宣卿)
——伦文叙属对广东第一状元莫宣卿题广东省肇庆阅江楼悬联
阅江楼在肇庆市端州区正东路东侧的石头岗上,始建于明宣德年间,原为平房,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改建为两层楼房,高15米,是典型的南方园林庭院式古建筑,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院内有假山和鱼池,楼四周宽敞的平台上遍植树木;南楼前面是石阶,拾级而下可到达广场,该广场延伸至西江河畔。南楼檐下悬挂木匾额,上有楷书“阅江楼”巨字。阅江楼是肇庆八景之一,名曰“江楼晚眺”,历代有不少文人雅士曾在此吟咏酬唱,留下了一些著名的诗文。该楼1962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叶挺独立团纪念馆所在地。阅江楼在古时曾经有过一些文化的逸事。唐代广东第一状元莫宣卿曾经出过一个绝对:“阅江楼上阅江流”,当场没有人能对应下联。直到600多年之后明朝的广东才子伦文叙,听到这一段故事,边回应一联:“映月井里映月影”,这边成了千古佳话。
南雄梅岭乌猿洞;(周翰林)
东莞茶山青鹤湾。(伦文叙)
——伦文叙属对周翰林
伦叙小时候随父亲伦老八前去湖广等地做生意。伦老八(伦显)以为这样可赚些钱供儿子求学之用。谁料到了那里,生意也很难做。为此,父子俩一连跑了两天。看看接近粤省了,八字还没一撇哩!伦老八懊恼地说:“我儿,看来这一次要白跑一趟了。”小文叙懂事地说:“父亲,你不必伤心。钱财乃身外之物,暂时得不到又何发妨?我们在外做不到生意,回家以后,仍可像以前那样。我白天去卖菜,晚上在灯下读书。保证不误事。”伦老八见儿子小小年纪,说话有纹有路,心中十分高兴。父子俩一边说一边走,走到一个小山丘,已是挥汗如雨了。见关山腰有一茶亭,亭内有几个人正坐着聊天,父子俩便加快步伐,来到亭内,准备稍作休息。伦文叙还没坐下,就见亭中的墙上写着这上联。再往下看,却没有下联。伦文叙看着、看着,忍不住问农民打扮的中年人:“请问老伯,此联是什么人写的,为何有头无尾?”中年农民说:“小官人有所不知,此联乃是同乡周翰林所出。他日前由京返家,路过南雄时,即兴写成这上联。回家后虽苦思却不能续出下联,为此忧郁成病。他听说广东有一才子伦文叙,善作对联,本想前去请他对出,又恐有失本省文人面子,故特将此联写在这里,谁对出就重奖一百两银子。”小文叙听罢笑着说:“相请不如偶遇,在下便是伦文叙。要对此联在何难,只不知这一百两银子是否兑现?”说罢,又对着上联细细一想,不觉心中一惊。这是为什么?原来此联是七个字,前二字是县名,中二字是地名,末三字便是当地景点。要对得工整、贴切,不容易。我不能在这里出丑,还是走为上策。正想转步,只见凉亭里走出一个仆人装束的人,双手一拦说:“小哥慢走,我家老爷有请!”说着,便把伦老八父子俩请到周翰林的府上。周翰林一见伦文叙,笑着说:“老夫对汝神往已久,请坐!”说罢,便吩咐仆人暖酒,以壮文胆。小文叙连声地说:“小子不会喝酒。”他见台上纸笔都有,说了声:“献丑了!”便提起笔,在纸上写了下联。上面说伦文叙对下联不容易,为何现在能一挥而就呢?因为小文叙应变能力强,他见主人相请,知道不对答已不可能。为此,他在仆人领他上周府的途中,早就想好了。周翰林一看这下联,见字字工整,且平仄协调,堪称绝对。此联已对出,但酒还没热,周翰林不禁哈哈大笑说:“昔日关云长三通鼓响,已斩华容。如今小哥酒未暖已对出下联,真了不起!”伦老八听了,连声地说:“周大人过奖了,犬子只是逢场作戏罢了。”小文叙也接上说:“若周大人如此说,岂不折煞小子也?”南翰林见小文叙如此谦虚,从而对小文叙越发敬佩了。当即去里室取出一百两奖金,交给伦老八,又相约后会,这才珍重而别。
梁上鳌鱼,难炒难煎难供客;(柳先开)
门中将军,不饮不食不求人。(伦文叙)
——伦文叙应对柳先开
有一天众秀才游览广州陈家祠。广西才子柳先开见大鳌木雕,便口占一上联,请广东秀才作对。这上联难度较大,广东秀才都不作声。伦文叙即以门上贴的关羽、张飞像为题,对了下联。不久,伦文叙就考中了状元。
岭顶鹰鸣,酩酊兵丁停仃听;(柳先开)
山间雁返,懒散番蛮挽掸弹。(伦文叙)
——伦文叙应对柳先开
传为伦文叙应对柳先开之谐音联。
东鸟西飞,遍地凤凰难插足;(柳先开)
南麟北跃,满山禽兽尽低头。(伦文叙)
——伦文叙应对柳先开
伦文叙等20多位广东举子赴京会试,终于顺利抵达京城。伦文叙不敢怠慢,寄居在广东会馆中潜心研习诗文,准备拼力一搏。邻近的湖广会馆里,住着一位举子柳先开。此人出身书香世家,颇有文采,加之有在京做官的姨父赵士德为依靠,很是自负,公然写了“新科状元柳”贴在湖广会馆门口。有人将此事告诉了伦文叙。伦文叙对柳先开早有所闻,但不知他竟如此狂妄,便当即用笔在“新科状元柳”下面添了“未必”二字。照说这也无所谓,未经殿试谁中状元本来是未知数。但这么一来,却惹恼了柳先开。他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要与伦文叙斗诗比对。伦文叙也不示弱,答应比试,并让柳先开先说。柳出此上联。伦文叙随口对此下联。柳先开见伦文叙占了上风,便又吟出两句诗来:“广东花未发;湖广柳先开。”伦文叙回答两句:“湖广柳开未得中;广东花发状元来。”伦文叙的诗句又压过了柳先天。一帮为柳先开摇旗呐喊的人都有些丧气,纷纷散去。柳先开吃了败仗,恼羞成怒,便雇来一群无赖之徒,气势汹汹地包围了广东会馆。他声言,如果伦文叙不向柳先开认错,就将广东会馆烧成灰烬。有人将此事告知了广东籍的吏部侍郎梁储,经他多方斡旋,总算平息了这场风波。(转下联)
鸦扑丫枝,丫折鸦飞丫落地;(梁 储)
豹经炮口,炮响豹走炮冲天。(柳先开)
鹄掠谷穗,谷垂秸去谷朝天。(伦文叙)
——柳先开、伦文叙殿试应对梁储
(接上联)不久,考试开始了。经过会试,伦文叙当了会元,柳先开第二名。文化文才各有千秋,再经过殿试,两人仍然不差上下。梁侍郎奏请弘治帝当场口试,从而确定状元人选。弘治帝准奏,召伦文叙、柳先天面试。梁储首先出了一联[上联],让两人分别入对。这句上联“鸦”、“丫”同音,而且构成了一幅有生气的画面,难度很大,若不是才思敏捷,很难当面应对。上联刚念完,柳先开就抢先对出。这下联中的“豹”、“炮”音不同,却也相近,而且也勾画出了一幅场景,皇上点了点头。站在一边的赵士德趁机奏道:“柳先开此联可称绝唱,谅伦文叙搜索枯肠也难超出,请圣上就此赐柳先开为新科状元。”不等皇帝开口,梁储也奏道:“既然皇上面试,应让两人都对完,方可定夺。”话音刚落,伦文叙也对了上来。伦文叙此对“鹄”、“谷”也只是音相近,但后面的“谷朝天”语带双关,有应试举子朝拜天子之意,比柳先开“炮冲天”似乎要胜一筹。柳先开一听自惭不如,面有愧色。弘治皇帝暂不表态,让梁、赵二人评议。当然是赵说柳的好,梁说伦的妙,双方争执不下。恰好此时皇叔朱尚德来到试场,弘治帝又请他评议。朱尚德一向为人正直,而且与柳、伦二人都无瓜葛。他仔细品过两人的对句之后,说:“伦文叙的对句似乎更佳,因为鹄掠谷穗,乃是田野常见之景,近情近理;而‘豹经炮口’是野兽与兵器相遇,近于荒诞——试想兵器哪能无士兵看守而放置深山,让野兽走近炮口?”弘治帝听了连连点头称是。赵士德见情况不妙,立即想出一招,赶紧奏道:“今日‘鸦、丫’之联为梁侍郎所出。虽然伦优于柳,但难保其中没有别的因素。微臣恳请圣上亲自命题再试,方可令天下人心服。”弘治帝准奏,决定次日晚间在偏殿亲自出题面试。(转下《伦文叙妙诗赏识·柳先开、伦文叙殿试诗》)
岭顶鹰鸣,酩酊兵丁停儜听;(佚 名)
山间雁返,懒散番蛮挽惮谈。(伦文叙)
——伦文叙应对某
胆瓶斜插四枝花,杏桃梨李;(巡 抚)
案头横挂一轴画,松竹梅兰。(伦文叙)
——伦文叙应对巡抚
伦文叙23岁时以儒生身份到广州参加乡试,撞见巡抚不及回避。巡抚说:“我出联,若能对出,恕你无罪。”伦文叙点头同意。巡抚大人指着神台供瓶出了上联。伦文叙也指着神台边的画对出了下联。巡抚听了,连连称好,便恕他无罪。
竹寺等僧归,双手拜四维罗汉;(某寺悬联)
木门闲客至,两山出大小尖峰。(伦 文 叙)
——伦文叙属对某寺悬联
相传,有座山寺只有上联而没有下联,伦文叙倒要去试对试对。于是就上门谒对,只见上联是半比析字连环对,“竹寺”合成“等”字,“四维”合成“罗”字,(现简体“罗”字),伦文叙略、加思索后便挥笔写出了下联。“木门”合成“闲”字,“大小”合成“尖”字,恰好符合要求。游客和僧人们见了,无不赞他对得好。
一介寒儒,攀龙、攀凤、攀丹桂;(吴 琛)
三尊宝佛,坐鳌、坐象、坐莲花。(伦文叙)
——伦文叙应对两广总督吴琛
伦文叙一次在西禅寺卖完菜,收了菜款,正待回家,忽然锣鼓喧天。原来两广总督吴琛要来寺进香,西禅寺法师便率领僧众吹吹打打出寺门迎侯。伦文叙早听说这个总督大人是个才子,今天有了见面的机会岂能错过?便趁大家专心张罗迎候之机,悄悄地钻进大雄宝殿的神台下藏了起来。不一会,总督大人果然来了。正当他向佛像参拜、上香、祝祷之时,忽见神台下有个黑影在蠕动,不禁大惊失色,忙叫卫兵拿刺客。卫兵迅速把“剌客”捉到,原来是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法师怕小文叙吃亏,忙向吴琛施礼道:“此乃本寺附近的神童伦文叙,贫僧常与他吟诗作对。这孩子才思敏捷,应对如流。今日冒犯虎威,实是出于无知,还望大人恕罪。”吴琛听说是神童,心下有几分欢喜,便对小文叙说:“本官今日出一上联试你,如果对得好则恕你无罪。若对不通,可要重重处罚。小孩你敢对吗?”伦文叙点了点头。吴琛也是贫贱出身,靠勤学苦读中的进士,以后才逐步升任要职的。于是他信口就科举之事,组成了此上联。吴琛语音刚落,伦文叙的下联就出来了。小文叙念罢,众人皆惊,吴琛更是赞不绝口。又听说他少年失学,深感惋惜,立即赏白银五十两资助他继续完成学业。(转下《伦文叙妙诗赏识·伦文叙买酒吟藏头诗》)
竹宅竹园,嘱咐书童点烛,捉鸡煲夜粥;(伦文叙)
□□□□,□□□□□□,□□□□□。(悬 联)
——伦文叙出句至今未有属对
注:此为粤语古声对,联中的“竹”、“嘱”、“烛”、“捉”和“粥”五字皆为同音。
图画中,龙不吟,虎不啸,看见童子,可笑可笑;(王天禄)
棋盘内,车无轮,马无辔,说声将军,提防提防。(伦文叙)
——伦文叙应对王天禄
伦文叙小时候很喜欢踢球。有一天,他跟邻居家的小伙伴在村口踢球,一来一往地踢得多么欢。就在这时,对方猛地一脚,球便呼地一下来到他跟前。小文叙说了声:“来得好!”便飞起一脚,哪知抬脚过高,球一下子飞到广州镇守使王天禄的内园里。这怎么办?其他孩童不敢进去取球。可伦文叙不怕。他不从侧门进去,却要从正门进去。守门人不让进,伦文叙便与他争了起来。恰巧王天禄在里面正与人下象棋,听到了争吵声,便问家丁出了什么事,家丁便将原委告之。王天禄早知伦文叙的名字,今天不期而遇,便立即传见。王天禄一见伦文叙,便微笑着说:“我听说你擅长作对联,现在我出个对子,你若对得出我就把球还你。”小文叙爽快地说:“将军有命令,小的怎敢不从。”王天禄抬头思索,正好望见墙上的一幅《龙吟虎啸图》,便脱口而出吟出了上联。小文叙面对棋局,略一转念,立即笑咪咪地对答出下联。这个下联,不但工整,而且语带双关,既可解作下棋的“催将”,又可解作呼喝王天禄将军。王天禄听罢,赞叹不已,连连地说:“对得好!对得好!”便下令家丁把球还给了伦文叙。
=======================================================
伦文叙故居、胜迹联
〖佛山市澜石镇黎涌乡下村南伦世祠〗
“中原第一家”石匾在广东省佛山市澜石镇黎涌乡下村(旧称伦地街)。伦地街为伦姓村落,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年),伦文叙会试、殿试第一,高中会元和状元,他的儿子伦以谅乡试第一(解元),伦以训会试第一(会元),另一子伦以诜也考上了进士,真正满门科第,一家四元。因此,伦地街又称为“四元坊”。伦文叙中状元后,族人在村中盖“南伦世祠”,在祠前建石牌坊,牌坊匾额书“中原第一家”,祠堂大门边有石刻对联(见下)。现祠堂及牌坊已毁,只剩下石匾额。
文章四海无双士;
翰苑中原第一家。
——佚名撰广东省佛山市澜石镇黎涌乡下村南伦世祠联
祠祀明朝弘治状元伦文叙。
=======================================================
附录:伦文叙妙诗赏识
天生一只又一只,二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伦文叙题苏画《百鸟归巢图》诗
有一天,小文叙为了孝敬胡员外,特地在西禅寺摘了几斤鲜嫩的花椰菜,并乘上街之便送给胡员外。胡员外一见小文叙乐哈哈地说:“你有什么事需要我去做的?你尽管说。”胡员外说:“先祖在京时,曾买到一件苏东坡的真迹《百鸟归巢图》。上面没有一首好诗,未免美中不足。不久前,我曾叫包师爷题过几首,但是题来题去,总是不合意。听说你很喜欢诗,意欲请你来题,不料你自己来了。这是我的造化。小文叙听了,一时手痒,便兴高采烈地说:“员外有令,小子敢不献丑?”胡员外大喜,便把他请进书房,然后叫家人拿出那幅《百鸟归巢图》,并摊放到桌子上,让小文叙看。小文叙一边欣赏一边赞不绝口地说:“我只道坡翁文章有神字格,你却还是个丹青能手哩!”这时家人已放上文房四宝。小文叙顿时诗兴大发,当即拿起笔,正要题上,却被刚从外面回来的包师爷喝住了:“东家,你叫卖菜仔来做什么?”原来这包师爷文才平平,却很会嫉妒人。他先前因卖弄文才,被小文叙挫败了几次。如今,仇人相见,岂能容得小文叙在这里一显身手?胡员外平心静气地说:“我请他在这幅名画上题诗。”包师爷一听,不禁醋劲大发,也不顾座上有多少人,也不顾这些人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