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色香味俱佳诗句

色香味俱佳诗句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

《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三牲五鼎

词义:

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词音:

sān

shēng

dǐng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shí

yàn

jīng,kuài

yàn

成语典故:

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成语出处:

《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例句:

“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

哀梨蒸食

āi

zhēng

shí

成语典故:

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八珍玉食

zhēn

shí

成语典故:

泛指精美的肴馔。

伴食宰相

bàn

shí

zǎi

xiàng

成语典故:

伴食:陪着人家一道吃饭。用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

成语出处:

《旧唐书·卢怀慎传》:“开元三年,迁黄门监。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饱食暖衣

bǎo

shí

nuǎn

成语典故:

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成语出处:

《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酒足饭饱

jiǔ

fàn

bǎo

成语典故:

酒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成语出处: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我着他酒醉抉饭饱,走不动。”

饱食终日

bǎo

shí

zhōng

成语典故:

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成语出处:

《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例句:

人如果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

津津有味

朝齑暮盐

囫囵吞枣

大快朵颐

香飘四溢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侈衣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