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禁城干青宫广场的西侧,靠近龙宗门的地方,有一排简陋的平房。与金碧辉煌的宫殿相比,它显得相当寒酸,大多数游客都会忽略它。然而,虽然不起眼,却是——军部,180多年来大清帝国的决策中枢。军部的建立是由一场战争引起的,是清朝独有的,发起者是雍正帝。雍正为什么要设立这样的机构?根本原因是我们要发挥君主集权的优势,而这个动机是帝国西北边境的一场战争造成的。始于雍正二年,青海和硕蒙古首领罗布藏丹金叛乱,被年羹尧、岳钟琪推翻。罗臧丹津逃往准噶尔。准噶尔是清廷的老对手。康熙帝全副披挂上阵,亲自三次视察准噶尔。雍正四年,内政被整肃后,皇帝准备攻打准噶尔。
雍正七年,战争爆发。一旦发生火灾,需要立即处理,并且必须保密。但当时的政治制度并不尽如人意。清程明制度,以内阁为国家行政中心。内阁位于紫禁城太和门外的文远阁附近,雍正帝在养心殿处理政务和睡觉。两者之间的距离超过一千米。宫禁森严,手续繁多的办理流程容易贻误时机;军队进京报到,首先经过内阁,也容易泄密。于是雍正以需要一个严密的处理机关为借口,在龙宗门一带的墙根处修建了一排平房。最早叫军需室,后来改名军事室,再后来改名军事部。他的心腹云翔,张和蒋廷锡被选为秘密处理军事事务。打开故宫地图可以发现,龙宗门位于干庆门广场的西面,北面是雍正皇帝的寝宫养心殿,相距不到50米。从1000米到50米,从内阁到军部,距离的缩短意味着政务处理的迅速,也意味着权力集中在天皇手中。
军部的房子和宫墙之间有两米的缝隙。据说这里曾经有一条通往养心殿的专用通道。这条路穿过宫墙,穿过御厨,到达养心殿。今天,皇家厨房的宫墙上仍然有通道的痕迹。不耐烦的雍正帝把军务处理中心搬到自己小区还不够,还要开辟一条便捷通道。雍正求治心切,独断专行的欲望表露无遗。如何在军事部门高效工作?西北战争结束后,雍正并没有撤销军部,而是在第二年,增加了张静“小军机”号,以处理文书事务。雍正九年,又铸兵部印章,存放于大内。一个临时机构为什么能存在这么久,影响力这么大?因为皇帝通过军事部门,掌握了“独断专行”的技术,解决了中央集权统治的问题。兵部成立后,名存实亡的王会更早成为虚衔无事,名而不实,最终在乾隆年间被废止。南书房虽仍是翰林办公之地,但已不参与政务,主要负责书写、书法、绘画。
养心殿西暖阁是雍正帝处理政务和审查皇位的地方。墙上挂着一幅雍正书法的对联,十分醒目:如果只有一个人统治世界,我们能为世界服务一个人吗?皇帝公开表达了对中央集权的渴望。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秘密就在于军部的三个字:“勤”、“快”、“密”。雍正追求高效率。军部一成立,雍正帝就规定不管有多少公文,都必须当天完成。即使一天有几百份奏章,也必须连夜处理。在皇帝的严格要求下,军务大臣非常努力。凌晨3点,故宫一片漆黑,只有军部宝室灯火通明。然而,最辛苦的人不是军务尚书,而是负责撰写圣旨和管理档案的武官张静。军部成立后,权责日益繁重。所有的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事务都要经过军事部门,不是几个军事部长一个人能处理的。所以在人武部成立的第二年,又增加了一架张静军用飞机。起初,军用飞机张静没有名额,它是从内阁中的书和笔等官员中挑选的。从嘉庆四年开始,张静和满清***有16架军机,分为满汉两个档次。每个阶层的领袖被称为“达摩”,他带领张静人在军事部门值勤。通常,满族人和张静人轮流值班,每班值两天。即使在元旦,军事部门也会值班。
军部强调效率和速度。军部尚书的工作流程生动地描绘了这里的“速度与激情”:军部尚书上任后,大约五六点钟,天刚蒙蒙亮,就要去养心殿拜见皇帝,听取皇帝对政务处理的意见,这就是所谓的“接旨”。皇帝向军务大臣征求对政务的意见后,下达了指示。军务大臣会赶回50米外的军部,把皇帝的意思“申明旨”交给军机张静,后者写下“拟旨”。
大臣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谕旨,赶回养心殿呈报皇上批准。一个接一个,不过一个小时,很多政务就办完了。军部大臣正跪着“发号施令”。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大臣们总结出了一些窍门。比如他们会在膝盖处垫一圈布的药棉,这样跪着就不疼了。为了避免整天跪着,军政大臣们还练就了言简意赅的本事:再复杂的事情,也要三句话说完,免得皇帝再问。经皇帝批准盖章后,加盖兵部印章,写明驿送每日里程,交由兵部派驿马送,或加急每日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奔马将载着皇帝的首肯,流淌在帝国的驿道上。有了这个交通系统,中央集权的触角延伸到了帝国的四面八方。
“秘密”是军事部门的最大特点。军部成立后,雍正多次告诫部下“不守秘密,则失身”,并规定军部外部由禁卫军把守,严禁从王公大臣到太监宫女私自进入。即使是服务人员,也规定必须是十五岁以下的文盲太监,被称为“小童”。15岁以后,马上换人。然而,占军部文件大头的“官职”和由文武大臣呈上皇帝的“奏折”改变了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公文习俗。今天,“上朝批折子”是对皇帝工作的主要印象。谁知道,清朝以前,皇帝不批准折子。奏折放在皇帝的案头,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以明朝为例。当时地方各省、中央各部的上行公文,如果与公务有关,则称为“题书”;对于个人的事情,叫做“打本”。这些“书”应该首先被概括为一般事务
明朝中期以后,皇帝懒于政务,经常把“批红”的权力交给司仪,让总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愿“批红”。明朝的这一套政务流程,虽然为宦官参政开了后门,但也制约了皇权。因为内阁先念奏章,皇帝念之前,先拟意见。即使天皇否决了内阁的“草案”,他也会努力补救。慢慢地,内阁记录成了事实上的首相。如果他和首席太监关系密切,皇帝又年轻,那么决定权就在内阁首辅手里。如万历年间的张,下属官员“奏书”,内阁按张的意思“投其所好”,政治盟友控制的司礼监再次“批红”。于是,万历新政被大力推行。为了避免被内阁蒙蔽,康熙在康熙中期,——年发明了奏折制度。皇帝的亲信直接秘密提交报告,皇帝通过秘密报告控制大局。皇位绕过内阁,保证皇帝不受干涉地执行自己的意志,实现权力集中于君主。
雍正完善了奏折制度。他不仅把有权写折的人扩大到了大学生、各省督抚、诸侯、乡镇、城市,而且在保密措施上也下了很大功夫。首先,秘密折叠直接到指挥部,中间没有任何人转手;而且密折只有皇帝一个人能看,连军务大臣都看不到。大臣和皇帝之间的密折和朱批,是用特制的箱子送来的。除了有皇帝钥匙的秘书,没有人能打开盒子。即便如此,雍正也苦口婆心地告诫臣下不要泄露秘密内容。鄂尔泰是雍正最信任的宠臣之一。雍正在朱批的奏折中告诫鄂尔泰的侄子常娥,“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就是你舅舅鄂尔泰也不必知道”。即使朱批了奏章,雍正仍不放松,要求执行者在一定期限内归还宫中保存,不能临摹,否则地狱交钱。
那么,朱的奏折又是如何到达表演者手中的呢?妈的,军事部门。军机张静从军部收到朱批奏章后,将奏章与朱批一起抄录下来保存。然后原件被密封并直接寄给部长。有的折子,那天皇帝没考虑周全,“留在中间”不发;还有的极其保密,只记录“其他用途”,甚至不保留复印件。
雍正:清朝皇帝勤政的典范。雍正通过军部,“一人治天下”,也把重担放在了他的肩上。清朝皇帝普遍勤政,雍正是最突出的一个。雍正四年五月,皇帝在上谕中感慨地说,科举是勤政的典范。另一方面,我每天从清晨工作到深夜。白天,雍正帝会见大小官员,阅章;晚上,在蓝光下,你要看多达二三十本来自全国各地的秘密折页。据统计,雍正执政十三年,批阅奏折至少两万两千件,封号十九万个,撰写批语一千多万字。与康熙、乾隆皇帝不同,雍正从未南巡狩猎锦绣江南的木兰围场。除了生日那天休息一天,他是一台工作机器。集权的背后是放弃休息,勤于政事。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皇帝在圆明园突然驾崩,新皇帝的年号是乾隆。乾隆年间,兵部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军务大臣成为皇帝的高级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