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1985年 2月13日,计正山于《光明日报》发表学术论文《项羽究竟死于何地?》提出 项羽并非自刎乌江,而是战死东城(距离乌江还有约300华里),即今安徽定远县境内。计正山观点得到 冯其庸 韩兆琦 卞孝萱等文史大家肯定和支持。这是国内最早、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人提出 项羽不死乌江 的观点;引起史学界一阵喧动,《新华文摘 》《羊城晚报》《 文汇报 》《文摘周刊》等几十家报纸刊物以及广播电台电视台予以转载或报道。

附:计正山 1985年2月13日《光明日报 》原文:

《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有两千年了。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关于项羽身死东城的史实,《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更为明确:“汉五年……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斩项籍,皆赐爵列侯。”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我认为“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一段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从事件本身来看,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自己已“自度不得脱。”那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也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过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记》的通篇结构,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由于司马迁曾游历名山大川,所以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且看项王垓下兵败后的行踪:壁垓下,兵少食尽(夜歌慷慨))——溃围南出驰走(直夜)——渡淮,属者百余人(平明)——至阴陵,迷失道(晨雾)——陷大泽,汉追及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那么,东城之后呢?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驰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欲”字将发生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故址犹存……羽溃围南山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相传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相传为汉军追及项羽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