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海沧在宋朝建制为漳州府海澄县三都。三都呈半岛形状,东、北两面临海,南面是九龙江,只有西面背靠文浦山,与深青是隔海相望。宋元时期,海盗经常从九龙江登陆,到三都一带烧杀抢掠,使得三都人烟稀少,群众纷纷迁居江东桥以西的安全地带定居。
元世祖至元(1264)年间,武将出身的漳州人林天福被元世祖忽必烈特封为沿海招讨使,负责在三都组织乡勇清理海盗。在林天福及乡勇的猛烈追击下,沿海海盗大多都被赶跑,部分被招安,三都一带又恢复了平静与安宁,原先居住在江东桥以西的三都群众又搬回来居住。
海盗侵占三都时,修建了很多土围子,三都人回来之后大多住在土围子里面。为了防止海盗再来侵犯,大家又在土围子的外侧修建了城墙。
明朝郑和下西洋后,开辟了沿海到南洋的航线,一些三都人陆续到南洋去探索经商之路。明末清初,三都人开始有组织的外出到台湾、东南亚等地,原先放在家中的房子都空着,也没有人管理。在风雨的长期侵蚀下,原先建好的土围子重新归于黄土,石城墙也大部分坍塌了。
据研究海沧历史20多年的海沧镇锦里村林千根老先生介绍,目前在东南亚一带的海沧人多达十几万,比在海沧居住的人要多一倍,足见当时下南洋的人数之多。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海沧现存的古民居大多在清中叶之后,而埋在地下的坟墓最早有宋朝的现象了。
一城一庙护村民
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员白玉盛老先生发现,由石条、干打垒建造的城墙就是一种比土围屋防御功能更加完善的保护屏障。白玉盛发现,在闽南地区,要找古城并不难:只要找到了城隍庙,这附近就必定有古城。并且在一般情况下,城隍庙的“寿命”往往比古城要长,当古城只能找到一些残垣断壁的时候,古城旁边的城隍庙却是修葺一新,依然香火不断。
白玉盛考证后认为,只有修建了城墙的地方,才有资格建城隍庙。从如今遗存的城隍庙也证实了这一点。
目前,灌口镇一***有5座城隍庙,而每座城隍庙附近都有一座古城的遗址。以前居住在灌口一带村民,经常遭到海盗、土匪的骚扰,人们便自发出人出力,修筑围墙,俗称土围子;再组建民兵,装备武器。如果海盗、土匪来犯,土围子里的人们就会拿起武器自卫。土围子规模很小,人们亦兵亦民。而古城的防御等级就高了,不但用石条修建了高大、坚固的城墙,设置了易守难攻的城门,还有一支专门的护村队伍。
这些古城一般有几个特点:人们都群居在城里面,城墙基本上都是用石条堆砌的,城内的民居很多都是干打垒的泥土建筑。古城都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城门设置了炮楼、哨所、了望台等军事设施。城里面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社会,人们衣食住行都在里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