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马家窑文化与彩陶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马家窑文化与彩陶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马家窑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晚期的一种文化,出现于距今57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了3000多年的发展,因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

马家窑文化以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向世人展示了图案精美、内涵丰富、数量众多,达到世界巅峰的彩陶文化。

在我国甘肃省临洮马家窑村远古文化遗址,存在着大量的上古时代代表华夏文化的彩陶器皿。

马家窑文化包括马家窑、半山、马厂3个文化类型,从已经发现的有关地层叠压情况看,马家窑类型早于半山类型,半山类型又早于马厂类型。

马家窑文化的重要遗址有东乡林家、临洮马家窑、广河地巴坪,以及兰州的青岗岔、花寨子、土谷台、白道沟坪与永昌鸳鸯池和青海乐都柳湾等20多处。

马家窑文化的村落遗址一般位于黄河及其支流两岸的台地上,接近水源、土壤发育良好。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建筑、也有在平地上起建的,房屋的平面形状有方形、圆形和分间三大类,以方形房屋最为普遍。

当时虽然农业经济比较进步,采集和狩猎活动仍是经济生活的重要方面。各遗址中大多发现了石镞、骨镞、石球等。发现的野生动物骨骼较多的是鹿、野猪等。

马家窑文化发现有墓葬2000多座,墓地一般和住地相邻,流行公***墓地,墓葬排列不太规则,多数为东或东南方向。盛行土坑墓,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等。

葬式因时期和地区不同而有变化,一般有仰身直肢、侧身屈肢和二次葬。墓葬内一般都有随葬品,主要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等,少数随葬粮食和猪、狗、羊等家畜。

有的墓地的随葬品,男性多石斧、石锛和石凿等工具,女性多纺轮和日用陶器,反映出男女间的分工。随葬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着差别,而且越到晚期差别越大,这种贫富差别的增大,标志着原始社会逐步走向解体和中华文明曙光的来临。

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它不仅是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的源头,同时它源远流长地孕育了我国文化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

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

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

彩陶是我国文化的根,绘画的源,马家窑文化创造了中国画最早的形式。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绘制中以毛笔作为绘画工具、以线条作为造型手段、以黑色为主要基调,奠定了中国画发展的历史基础与以线描为特征的基本形式。

马家窑蛙纹彩陶也向人们揭示了蛙纹出现、变化,最终发展成雏形龙图案的演绎过程,而整个演绎过程与先民避免和战胜水患的愿望有着直接的联系。马家窑文化彩陶画可以证明,中华龙的形成起源于蛙纹。

还有一件彩陶盆,最上层有10个亮圆,代表了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中间有9个,代表被后羿射掉了9个,最中间一个,代表了还剩一个太阳,每个太阳的中间都有一只鸟头,代表了太阳鸟也就是金鸟,证明了后羿射日的传说确实很早就有了。

传说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尧时候的人,那时天上有10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

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命令善于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掉人民的苦难。后羿带着天帝赐给他的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还带着他的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来到人间。

后羿从肩上拿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向骄横的太阳射去。“嗖”的一箭射出,只见天空中流火乱飞,火球无声爆裂。接着,一团红亮亮的东西坠落在地面上。

人们纷纷跑的近前去探看,原来是一只乌鸦,颜色金黄,硕大无比,想来就是太阳精魂的化身。再一看天上,太阳少了一个,空气也似乎凉爽了一些,人们不由得齐声喝彩。这使后羿受到鼓舞,他不顾别的,连连发箭,只见天空中火球一个个的破裂,满天是流火。

顷刻间,10个太阳被射去了9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马家窑文化将史前文化的发展推向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创造了绘画表现的许多新的形式,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画,就是神奇丰富的史前“中国画”。1944年和1945年,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先生到甘肃进行考古工作,发掘了临洮寺洼山遗址,认识到所谓甘肃仰韶文化与河南仰韶文化有颇多不同,认为应将临洮的马家窑遗址作为代表,称之为“马家窑文化”。

1988年,临洮马家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2006年,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制作了六集电视专题片《神秘的中国彩陶》,该片由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王志安会长担任顾问和彩陶文饰解读的主讲。播出后在全国引起对马家窑文化的很大兴趣和关注。